對於高中生的科研項目,有第三方幫助的項目確實有不少,而且往往是存在於兩個極端區間,即表現平平的項目和極端優秀的兩個區間中。表現平平的在各類科技競賽中會被自然淘汰,而那些表現優秀的有第三方力量介入的項目,往往它的事主在科技競賽中無法通過層層專業評審的當麵考核,所以說,真正能夠在有分量的科技競賽中獲獎的項目,可以說絕大多數的項目都應該是學生獨立完成的。特別是各類的大獎,首先要經過不同的專業裁判的十來輪答辯,還要經過各個級別的資深專業裁判討論研究,能得獎特別是特等,一等獎而又有第三方介入的情況應該是極少的。所以不要把有第三方介入的科研和能在有影響力的科技競賽中得獎的項目混為一談。
其次,有關論文,如果要在有影響力的雜誌上發表論文,甚至是單獨發表的,基本上這些論文都是有獲獎的科研為基礎的。所以說你找個熟人帶發表論文,但是你的論文基礎並沒有那些獲獎經曆,那麽這篇論文在AO眼裏的分量可能就有問題了。如果說是各種升學機構,夏令營節目出的論文,雖然能發表的都可以稱作“論文”,但是如果發表的雜誌分量不夠,那樣的論文也不是太有含金量。其實這也就像在學術機構評職稱類似。AO,特別是名校的AO,見得多了,自己是有一把尺子的。所以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說論文沒用,科研沒用,其實這是因為分量不夠。
去年還看到一個被H錄取的,本人確實條件不錯,高中在某個IEEE雜誌上發了論文,是最後一位作者。對高中生來說題目有點高大上,研究單位是個三流大學,前麵一排大學研究者署名中,排第二位的是他爹。所以說各種情況都有,但是對行家來說,很容易識別出論文到底是自己的還是別人寫的。
總的說來, 家長幫忙做科研,寫論文的有,還不少。升學機構也能幫你安排科研和論文,甚至舍得花錢,幫你出本書在亞馬遜上賣也不是辦不到的事,但是,家長,升學機構並不是神學機構,他們無法保證你的研究能獲獎更無法把論文推到有影響力的雜誌上。所以這些人中能獲有影響力科技獎的,能發表有影響力的論文的幾乎沒有。畢竟,做為裁判的雖然隻要求是各專業的PhD, 但是那些資深裁判,基本都來自著名研究機構的有聲望人士。所以紫檀家長要區分兩者的不同。如果硬要混為一談,那就沒法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