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女生的上醫學院故事:申醫隻要不是“一根筋”,真的沒那麽“難”。
女生A: 比較聰明的亞裔女生(AIME數次)。當年考大學,不幸 EA/RD T20團滅。準備好去T50旗艦了。宿舍都選好了。7月突收到一所T20電話:“如答應一定入學,將被WL撈出!” 喜極而泣,愉快入學 (讚一把雙職父母明明可以pay in-state旗艦,卻願意出全費上私大)。大學裏應該幹得不錯。三年畢業,考入一所前20醫學院。更厲害的是,(劃重點) 醫學院畢業,住院醫之前走入了婚姻殿堂。啥也沒拉下。
A聰明,但不一定屬於T5, T10競爭力的高中生。學習還算努力,但不會去苦讀。很會玩,很chill的一個漂亮女生。很知道自己要什麽。走得很順很好,比很多T5/T10娃出路一點不差。
女生B:這個是學業絕對中等的ABC。怎麽個中等呢?高中排名前25-30% (成績一堆B)。認識的華人孩子中可以說中偏下了吧。旗艦州大沒進去。進了州內另一所州大,和外州T50左右的一所私大(大學城市位置很好)。這個時候家長的決定很關鍵,每年多花$40K,送孩子去外州上私大。在大學裏情況俺就不怎麽了解了。幾年後,很吃驚地聽說,B本科畢業就考上了某T10大學的醫學院。真心是吃了一大驚,因為我知道這個孩子的資質,如果看直到高中的表現,真的隻能說平平。
女生C: 相比A和B,這個ABC女生沒那麽熟。住一個小區,C是娃初中同學。成績怎麽說呢,名次不會比B好。大學上了一所T120州大。畢業考取了T100的醫學院。
這三個女生都是沒GAP入醫學院的。
--------
上子壇,看不少人說上醫學院之難,真的會覺得難於上青天,必須是頂級聰明的學霸才有機會。如果我不知這些身邊的例子,也會覺得如此。
但事實是各個層次孩子都有機會。孩子隻要知道自己“賽道”在哪兒,而非拘泥於某些ranking的執念, 就有可能走出一片天。
畢竟,每年申醫學院的所有學生中,40%最後都能如願以償。
另一方麵來說,學醫對孩子和家庭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commitment,很大的付出。能下定決心學醫的孩子都是不凡的。希望更多的小中實現學醫,從醫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