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小娃家庭推薦一個華裔孩子比較容易出頭的個人體育項目--速度滑冰(和速度輪滑)

來源: Lishumit-黎叔 2023-03-25 17:12:0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100 bytes)
過去十幾年,在mitbbs和微信各個群裏,經常發些有關速滑的科普。現在給總結一下。

1、有關我自己
在國內時是速度滑冰的愛好者;現在是一個普通速滑娃家長。
在北方軍隊大院長大的孩子都知道,師級或以上單位,都會有一個遊泳池,一般夏天遊泳,秋天曬大白菜,冬天就潑上水變成冰場了。我從4、5歲開始每次2分錢租鞋滑冰,到初中時終於有了一雙正經速滑鞋,記得是天津市第六皮鞋廠生產的速滑鞋、配齊齊哈爾冰刀廠生產的仿荷蘭海盜viking的“黑龍江”牌速滑刀。高中時曾經獲得過北京市冬季運動會(在北大未名湖辦的)高中組速滑第二名。後來在大學每到冬天,也經常在未名湖、圓明園、頤和園、紫竹院裏滑;大學後兩年搬到城裏實習,每天在北海、什刹海等室外冰場滑夜場,還結實了一大幫社會頑主,天天滑完冰要cei(4)瓶兒啤酒,吃碗鹵煮。
後來工作後,有點兒錢了,時常去首體訓練館滑。那是國家隊的室內訓練基地,冰好得不行,但是90年代滑一次2小時40人刀,也算很貴了。
工作單位在阜成門外的北禮士路,離單位一站地的月壇體育場,1993年新開了一個“滾軸溜冰大世界”,就是大高鞋幫的入門級輪滑,沿著體育場橢圓形觀眾看台下麵的休息區滑,一圈大概800多米。經常下了班一群年輕人去那裏玩兒,因為有滑冰的基礎,輪滑相對很容易就入門了。
再後來,考博、來美國做博後,好多年不穩定,也就沒有了滑冰和輪滑的念想。2008年初,兒子2歲半,經常感冒繼發中耳炎,半年內發生了6次;當時我們住在明州的一個小鎮,單位為了鼓勵家有病娃的員工安心工作,專門有個“sick children care”,每個月兒子在那裏待7-9天,那裏的護士都認識我了。後來兒醫約了鼓膜打孔置管,我突然想起來帶他去滑冰吧,看能不能把他這個體弱多病的毛病給治治;於是開始去室內冰球場公眾時間滑冰open skating (public skating)。當時兒子腳太小,隻有J24,而市麵上能買到的最小的速滑冰鞋是J28的,我就用一團餐巾紙頂在他的腳前麵,他在第一雙冰鞋上一滑就是三年。夏天的時候,冰場開放時間減少,我就從他3歲半起,開始帶著輪滑。然後,從他4歲起,開始參加輪滑比賽,5歲滑完第一個半馬;從他5歲起,帶著他參加了幾次本州的短道速滑和大道速滑的比賽,竟然都是最小那個年齡組的第一名;從他6歲起,逐漸開始有幾個中國孩子開始跟我們一起在公眾滑冰時間一起練速滑了。
2013年初,兒子7歲半,我在明州當地小鎮組建了一個速滑隊,我自己義務教練;小中為主、當時都是7-10歲,經常有小美、小印、甚至小韓來參加訓練,但是都沒有堅持下來。最終堅持下來的是不到10個小中。我們每周三次在室內冰球場練短道速滑,夏天的時候,在社區大學的巨大停車場裏練速度輪滑的技術、或者去trail上長距離輪滑(一般是半馬)練耐力。
我們這個速滑隊,最早的初衷是水冰上麵的速滑,夏天兼顧速度輪滑。最後,有三個孩子在美國速滑協會(USS)的水冰全國年齡組錦標賽上拿到過前三;有7個孩子,在美國輪滑馬拉鬆比賽中,拿到過各自年齡組的全馬和半馬的前三名。

2、速度滑冰(ice speed skating)簡介
速度滑冰的曆史有上千年。最早是在北歐國家,冬天時人們把動物的骨骼(一般是比較平直的後腿脛骨)綁在鞋底,就是冰刀的雛形,在封凍的河湖上麵滑行。演變到1850年代,冰刀變為鋼製,並在很多國家形成了速度滑冰的俱樂部。這個時候,速度滑冰都是在室外的冬季運動,多數是在標準周長400米跑道上進行競速賽,少數是在比較長距離(10-20公裏)河湖上進行的越野賽,屬於靠天吃飯的。
1890年代,隨著特斯拉的交流電在發達國家的普及,可以在夏季,通過電力製冰,維持室內冰球場(ice rink)的運行。就有一部分速度滑冰的選手,在夏天進入室內冰球場繼續訓練。但是,冰球場的麵積有限,現代的olympic size的冰球場長寬為60x30米,速滑選手的速度剛一上去就要進入彎道,原來的速滑鞋和速滑刀已經不能適應這麽短又這麽窄的冰球場,慢慢就發展出一項新興的速度滑冰項目--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選手們的比賽場地為冰球場,每一圈周長111.12米,速滑鞋和刀也都進行了相應的改進:(1)加高鞋幫(2)左右腳的刀都要左偏(3)增加刀刃底部的弧度(4)加高刀刃,幫助選手更容易在彎道傾倒(5)從1970年代開始,給冰刀壓彎。與短道速滑相對應,原來那種在室外的400米跑道速度滑冰,則命名為大道速滑(long track speed skating),那種400米的長距離冰場則稱之為 ice oval。
1924年,速度滑冰(就是現代的大道速滑,在8年前,又被國際冰聯ISU改回最原始的名稱速度滑冰)被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
1992年,短道速滑被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
至2022年北京冬奧會,金牌總數109枚。大道速滑(正式名稱速度滑冰)共產生14枚金牌,是整個冬奧會金牌和獎牌總數最多的項目;短道速滑共產生9枚金牌。其它冰上項目,花樣滑冰產生5枚金牌,冰球2枚金牌,冰壺3枚金牌。
目前,全美國有1500多個室內冰球場(基本每個小鎮都會有),還有500多個室外冰球場(要等到冬季潑水製冰),可以進行短道速滑的訓練。隻有2個室內大道速滑館,分別在Salt Lake City和Milwaukee;和3個室外大道速滑場,分別在Minneapolis、Lake Placid、Butte MT。一般參加速度滑冰訓練的孩子,都是以短道速滑為基礎,到了10多歲才開始分短道和大道;多數孩子限於當地冰場的條件,就隻專注於短道了。所以,在美國,短道速滑的競爭要比大道速滑激烈得多。

3、速度輪滑(inline speed skating)簡介
2014年,我在mitbbs上發過一個有關輪滑的科普長文,可惜買買提永久宕掉了,我那篇文章也找不到了。
最早的輪式滑冰,就是旱冰(roller skating),是雙排輪子固定在鞋下麵,有接近1000年的曆史了。到了1970年代,在明尼阿波利斯的一對冰球運動員 Olsen兄弟,把4個輪子呈單排固定在冰球鞋底,就形成了現代形式的輪滑;他們成立了一個公司售賣這種單排輪滑鞋。後來這個公司幾經轉手,演變為現在世界上最大的輪滑鞋製造商 RollerBlade。
為了與以前的雙排旱冰區別,他們把這種單排輪滑形式官方命名為inline skating,但是很多媒體還是習慣於稱之為Roller Blading。輪滑在1990年代初期傳入中國,我上麵說的那個月壇體育場的“滾軸溜冰大世界”,就是在國內第一批輪滑運動的普及基地之一。
當代輪滑運動,已經發展出5個比較固定的項目:速度輪滑、花樣輪滑、輪滑球、自由式輪滑(國內多數叫平地花式輪滑)、極限輪滑。
輪滑運動起源於滑冰,所以,速度滑冰在速度輪滑上也有各自對應的項目。比如,短道速滑對應室內速度輪滑(indoor inline speed skating),一般在裝備木地板的室內輪滑館舉行;大道速滑對應室外場地速度輪滑(track inline speed skating),一般在室外300-400米細磨水泥場地舉行;越野速度滑冰則對應室外輪滑馬拉鬆(inline skating marathon),26.2邁,一般在室外柏油大馬路上舉行。
輪滑運動目前不是奧運會正式項目,因為全世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特別官方的正式協會能代表輪滑運動去申請進入奧運會。但是最近幾年,輪滑進入奧運會的呼聲越來越高,因為奧運會新增項目的原則是:(1)不昂貴(2)容易普及(3)適合各個年齡段(4)已有長期成熟的比賽規則。輪滑運動符合以上所有要求,很多方麵呼籲取消馬術,增設輪滑為奧運會正式項目。
好消息是:2010年,速度輪滑和花樣輪滑成為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2017年,速度輪滑和自由式輪滑成為世大運正式比賽項目;2018年,速度輪滑成為青奧會正式比賽項目。

4、為什麽鼓勵華裔孩子練速滑
1)容易出頭,因為美國和加拿大(魁省法語區除外)民眾對速度滑冰天然癡呆。
多數當地人,從小受到的環境影響就是男孩要以冰球刀起步,女孩要以花滑刀起步。然後男孩最終的目標是進入一個好的冰球隊,一級一級往上打;女孩在花滑俱樂部,先是learn to skate大課,然後半私教、私教,再參加Regional賽、State賽、sectional賽(幾個州的聯賽)、National賽。美國US Hockey會員五百多萬人,US Fifure Skating會員接近2百萬人,而US Speedskating會員僅有2000來人。
2)亞裔體質適合速滑運動。
中國建國初期,1950年代國家曾經大力投入要在兩個運動項目上實現世界級突破,一個是乒乓球、另一個就是速度滑冰。乒乓球因為無需高經濟投入,在1960年代即打到世界級水平,1970年代還為中美外交搭建了橋梁,一直維持到現在的壟斷地位;把這個起源於英國的運動生生變成了中國國球,還導致在美國的華人家庭很多在買了第一個房子以後都添置一張乒乓球桌。
而速度滑冰,則因為建國初期低下的經濟條件,隻能是靠天吃飯,冬季在室外訓練,春夏秋季無冰可滑,一直成績上不去。直到1988年,在北京首體後麵,落成了第一個室內的國家速滑館(後來還是因為維護費用太高,外包出去改為天成小商品市場,90年代在白頤路332公交沿線上過學的大學生都知道那兒),才在1990年代初期成就了葉喬波在冬奧會上奪牌。這個先天不足的經濟條件,也導致直到現在國家隊成員全部是東北銀,就連到中國訓練的外國隊員最後也是練了一嘴大碴子味兒。
好在,突破了以後,中國人就發現自己在速度滑冰這個項目、尤其是短道速滑裏,非但不比歐美白人差,反倒有著極強的優勢。從1992年的李琰開始,湧現出李佳軍、楊楊、楊陽、武大靖、王濛、周洋、範可新等一大批世界級頂尖好手;同時發現,韓國日本的速滑運動也是有著很大的優勢。
再放眼美國國家隊,不世出的好手裏,阿波羅(Apolo Ohno)、JR Celski等也是有著一半亞裔血統,他們的隊友趙西蒙則幹脆就是韓國移民。目前,美國短道速滑國家隊和國青隊裏,亞裔占到一多半。
反觀冰球,NHL幾十年裏,球員好幾萬,目前為止大概僅有不到10個亞裔。花滑倒是有過不少亞裔,包括去年奧運會爆火的小陳和以前的小周等;但是女孩競爭太激烈,接近二百萬人競爭4-5個國家隊位置;男孩滑花滑,除了吃苦以外,還要有極強的心理素質以抵抗社會歧視,因為美國民眾從曆史上認為練花滑、體操、芭蕾舞這三項的男孩都是gay(隨著近年來左派推動對LGBTQ的認同,一般人嘴上不說了,心裏照樣)。
3)費用相對較低。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一般是以俱樂部形式包場訓練,一個俱樂部幾十人,分擔包場(每次訓練90-120分鍾,冰場收費200-600刀不等)和教練費用。各地訓練費用差異較大,一般中西部州便宜些,每次訓練15-30刀,兩岸州貴些,每次訓練30-50刀。出去比賽的報名費75-125刀不等,一般是每年10月到次年3月為賽季,大概每月一次,就是家長帶孩子的吃住行費用了。一般每周正規訓練3-5次的選手,年花費在6000-1萬刀左右。
家有冰球娃的都知道,打到AAA以後的費用是多少,一般一個球員的年花銷在2-6萬刀之間;普通中產家庭已經比較吃力了。初中後有誌於進入NHL的球員,除了費用翻兩三倍以外,都不能在學校上學了,因為半專業球隊需要上下午訓練,隻能home schooling。
花滑則更為昂貴。Sectional級別以後,除了全部訓練都是私教以外,每個選手還要要配備滑冰教練、形體教練、音樂和舞蹈教練,出去比賽除了自家費用以外,所有教練的吃住行也要cover;雙人滑和冰舞的女孩家庭,還必須cover男孩家庭的所有費用。這個級別的選手的每年花銷應該在6-15萬刀。
4)多項目交叉訓練。
就像我前麵提到過的,多數速滑娃是以短道速滑為基礎,到了10-12歲以後可以兼練或者專練大道速滑(反之則不行)。10歲以內則可以大訓練量地開始速度輪滑。
短道速滑的固定長刀,極其類似高山速降的雙板滑雪;我在明州速滑隊的孩子們,多數是第一次滑雪就在無教練指點的情況下、令人驚訝地上了黑道,第二次滑雪就去了diamond trail。我在國內第一次滑雪時,已經27歲好幾年沒滑過冰了了,也是挺奇怪的第一次就去了藍道,一天下來也上了黑道。
大道速滑的脫位刀,又極其類似越野滑雪。
各國的速滑訓練,都非常強調和自行車(尤其是公路車road bike和鐵人三項車tri bike)的交叉訓練。公路車、尤其是鐵三車的長距離騎行,能幫助選手維持肌肉記憶、鞏固身體滑行姿態,並在不知不覺中增加心肺功能。
最後,跑步是運動之王,中高級速滑選手都會有長時間的跑步訓練。完整挺拔的跑姿和強大的心肺功能都是速滑的基礎。
反過來,通過為了速度滑冰的跑步和自行車的交叉訓練,孩子們又掌握了這兩項運動的技能。我在明州那個速滑隊的孩子們,小時候學過遊泳的,有一兩年經常一起去參加小孩鐵人三項(kids triathlon,遊泳、自行車、跑步)的比賽,比賽完所有人家一起去釣魚,其樂融融。
5)美國速滑協會近年的昏招。
USS在Covid疫情初起時,接連出了兩大傻叉policy。第一,取消JrE年齡組(8-10歲)的全國比賽,這樣就把很多低齡速滑娃對這項運動的熱情嚴重打壓下去了。第二,要求所有JrE及以下年齡組,比賽時使用85米周長的場地(正規場地周長是111.12米);85米場地的彎道半徑隻有6米(正規彎道的半徑是8米),小娃們在直道加速、高速進入彎道後,根本就壓不過來這麽急的彎,摔倒的概率增加10倍,極其危險。
以上兩個昏招,導致本來在美國就小眾的速滑運動裏的年輕一代,有很多就quit了。現在已經招致很多俱樂部教練和家長的嚴重抗議,並會在今年5月份的的USS大會上提請取消。
但是,對有興趣的華裔小娃家庭,現在正是入場的好時機,因為娃的競爭對手更少了。

5、美國的速度滑冰訓練和選拔體係
美國各個中小學沒有速滑俱樂部和隊伍,都是在外麵的俱樂部訓練。受曆史和天氣影響,全美30多個速度滑冰俱樂部多分散在北部州;但是像北加、南加、AZ、CO等地也有短道速滑的俱樂部;以前,休斯頓和達拉斯也有過俱樂部,但最近幾年沒落了。
一般水平俱樂部每周訓練1-2次,中級水平的3-4次,高水平俱樂部則為5-7次。從10月份開始至次年3月初,初、中級選手開始參加每月一次的附近州的ability-based比賽,大多數是1天的比賽,day trip都能到達的。
12歲以後,中高級選手開始參加更高級別的兩大賽事。東北部州的是6站NEST(NorthEast Short Track),分別在Saratoga NY、Boston MA、Lake Placid NY、Bridgewater NJ、DC、New Haven CT;中西部州是5站 Heart Land係列賽。好在這兩大係列賽,和上麵Ability-based比賽都是重合的,多數俱樂部會傾巢出動,教練和隊員們都有很強的俱樂部集體歸屬感。最近幾年,西部州的WA、OR、CA也在醞釀同等水平的係列賽,但尚未通過USS正式認證。
再然後,從以上ability-based比賽和更高級的NEST或者HeartLand比賽,可以拿到自己的種子時間(seed time),如果達到或超過了全國年齡組錦標賽(Natioanl Age Group Championships)的門檻要求,即可報名全國賽;一般這個全美年齡組錦標賽,大道速滑在2月底3月初,短道速滑在3月底4月初。
比上麵那個全國年齡組錦標賽更為專業和高級的比賽,就是美國杯Am Cup比賽,每年大道和短道各有3站,多數參加這個級別比賽的選手的目的,是為了進入國青隊和國家隊積攢高級別比賽經驗和積累比賽積分。
另外,每年的全國年齡組錦標賽的各個年齡組的前三名(最近幾年因為疫情、放寬到前5名了),會被邀請參加美國速滑協會(USS)的1-2周的NextGen development camp,訓練營結束時會有一個高水平比賽,優勝者進入National Development Team(國內俗稱國青二隊)。每年一月初,在USS總部鹽湖城,還會有National和Jr National的排位賽。
最後,USS每年底會有次年世界杯(World Cup)國家隊和國青隊的選拔賽,每4年會有奧運隊的選拔賽,都是真刀真槍的成績說話。

6、著名俱樂部
和其它運動項目一樣,速度滑冰的成績決定於訓練時長、訓練強度和教練質量。這裏列舉幾個俱樂部:
1)Potomac Speed Skating Club, DC, VA, MD
以前是韓裔娃占多數,最近幾年小中娃已經占到一半了。每周訓練6次,教練是前國家隊隊員、阿波羅的隊友趙西蒙,最近又請來了韓國前國家隊教練。孩子們的動作都像一個車床上下來的零件一樣一絲不苟。出過好幾個國家隊和國青隊隊員。
2)Garden State Speedskating Club, NJ, NY, PA
華裔娃占多數,都是大蘋果地區車程一小時以內的家庭,每周訓練6次。俱樂部主席劉老師是中國人,他家女兒進入了國青隊,兒子是現役國家隊隊員。曾經先後有三個高水平中國教練在這個俱樂部執教;每年寒暑假會開設1-3周的短道速滑訓練營,邀請國內高水平教練來交流訓練。
3)Puget Sound Speedskating Club, WA
韓裔娃占多數,西雅圖南邊,每周訓練6次。韓國前國家隊教練,孩子們的動作也是一絲不苟。據說他們的訓練強度很大,有時小孩子們會練哭了,但是從韓國那麽內卷地方出來的媽媽們,都是比教練還嚴格地盯著自家孩子。他們每次出來比賽,除了孩子們,還有大批韓國老爹、最近甚至加入了老媽,一起參加master級別的比賽。
4)Bay State Speedskating Club, MA
涵蓋麻州、佛蒙特、緬因、羅德島的唯一一個速滑俱樂部,每周訓練3次;最遠的隊員單程2.5小時。訓練強度不大,教練也比較佛係,典型的美國人以鼓勵為主,而不是像中韓裔教練嚴格地給孩子們細摳動作。專門提這個俱樂部,一是我兒子過去4年一直在這裏訓練,現在除了當skater lead,還兼任義務助理教練;二是這個俱樂部是美國最早、現在也是USS注冊會員最多的速度滑冰俱樂部,先後幾十年產生過30多名國家隊隊員。
5)Pettit National Ice Center (PNIC), Milwaukee, WI
作為全美國最早建成的室內速滑館(1982年,內含一個大道場和兩個冰球場),PNIC裏有好幾個分別主攻大道速滑和短道速滑的俱樂部,吸引了很多WI和IL的中高級選手。其中一個大道速滑的DASH俱樂部,是四屆奧運會冠軍Bannie Blair(邦尼.布萊爾,中國人民的死對頭,壓製葉喬波好幾年使其一直遺恨未能在奧運會奪金)和她老公David Cruikshank任主教練;另一個主攻短道速滑的俱樂部由前中國隊的世界冠軍王洪陽任主教練。
6)Oval Speed Skating Club, Salt Lake City, UT
鹽湖城是200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為了這一次奧運會,專門新建了據稱是全世界最快的室內大道速滑館;確實當年的奧運會有10項速度滑冰記錄被打破。同時也是美國速滑協會USS的總部所在地。
主教練是三位前中國國家隊成員,孩子們也分為三個級別:(1)Learn to speed skate,入門速滑,由前奧運會冠軍孫琳琳負責;(2)初、中級選手,由前世界冠軍付天餘負責;(3)高級選手則參加俱樂部的比賽隊 F.A.S.T,由前中國青奧隊教練耿麗負責,在這個隊裏的選手多數是要衝擊美國國青隊和國家隊的,短道和大道都有。鹽湖城是美國速度滑冰選手們的聖地,美國多數高端選手的PB,無論短道、大道,都是在鹽湖城這塊冰上取得的。
值得一提的是,我家認識的不少別的州的很有前途的速滑選手,為了衝擊美國國青隊和國家隊,父母隻要有一方能WFH或者不工作的,就幹脆帶著孩子搬到了鹽湖城、有的甚至賣掉原來州的房子全家搬到鹽湖城,參加Oval俱樂部和FAST隊的訓練,中韓美歐加(勒比)裔都有。鹽湖城相對生活消費中等,神奇的是,他們速度滑冰的訓練費用幾乎是全美國最低的,全年不間斷訓練僅有五六千刀;再加上三位華裔頂級教練,著實吸引了不少頂級速滑家庭。

7、速度滑冰娃的家長要求
和其它運動項目相似,速滑娃的家長,involve進這項運動越多,肯定自家娃在這個項目就能走得越高越遠;俱樂部教練們也都很不喜歡那種把孩子往冰場一扔、自己就去買菜逛街的家長。
1)初級家長:此時的家長角色,應該是車夫、廚師、磨刀師傅(見過很多初級家長說自己不會磨刀,但是身為博士碩士,拿出炒股炒房的0.1%的精力,掌握磨刀技能是分分鍾的事兒);孩子10歲以內幫著穿鞋、勒緊鞋帶;孩子10歲以後,應該學會自己穿鞋、係鞋帶;孩子12歲以後,應該能熟練掌握磨刀的原理和技術。所有家長都應該履行俱樂部最基礎的義務,比如每次滑冰前後的搬運防護墊,俱樂部主辦比賽時擔任義工等。
2)中級家長:初級營養師水平,知道糖類、脂類、蛋白質的合理搭配和相互轉化;引導和督促孩子做dryland(陸地訓練),並開始一些不影響孩子發育的力量訓練;孩子滑冰的時候,能夠在場外對孩子的滑行姿態和一般技術動作做出相對靠譜的點評;經常幫助孩子錄製視頻,從不同角度給予改進建議;理解並督促孩子在訓練前的熱身和訓練後的拉伸;多少知道一點按摩手法,至少應該會使用筋膜槍;引導孩子做交叉訓練(cross training),如跑步、自行車、跳繩等。
3)高級家長:有些家長自己不太會滑冰,但也考下了USS一級教練員證書、和/或發令員證書、和/或裁判員證書,可以協助教練組指導整個俱樂部孩子的訓練;進入俱樂部的board of directors,積極參與俱樂部的管理和決策事務,比如審批教練組訓練計劃、冰場聯絡、籌劃捐款、組織比賽和訓練營、組織團建活動等。
4)超級家長:進入USS成為美國速滑協會官員,成為規則的製定者。

8、速度輪滑概況
1)比賽概況:如前所述,速度輪滑起源於速度滑冰,比賽形式分為室內速度輪滑(對應短道速滑)、室外場地速度輪滑(對應大道速滑)、室外輪滑馬拉鬆(對應越野速度滑冰)。目前,參與人數最多的是長距離輪滑馬拉鬆(全馬或半馬,甚至超馬100km)。每年9月的第三個周六在明尼蘇達州Duluth舉辦的北岸輪滑馬拉鬆(NorthShore Inline Marathon),同時也是年度全美輪滑馬拉鬆錦標賽,最多時4000多人參賽,同一天舉辦輪滑全馬、輪滑半馬、輪滑10K、旱地滑雪全馬、跑步半馬、跑步10K的比賽。每年9月的最後一個周六在德國柏林舉辦輪滑馬拉鬆世界杯,Berlin Marathon Inline Skating,最多時上萬人參賽。
2)速度輪滑-速度滑冰:因為速度輪滑還不是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但是其技術動作和短道速滑有40-50%相同、和大道速滑有70-80%相同,所以速度輪滑頂尖高手轉而訓練水冰大道速滑(所謂輪轉冰)、並在世界級比賽中拿牌甚至奪冠者比比皆是,比如美國的Chad Hedrick、Joey Mantia、Erin Jackson,比利時的Bart Swings等等。
3)替代訓練:速度輪滑不但是速度滑冰的最為貼近的交叉訓練項目,緊急情況下甚至可以作為替代訓練。比如我兒子,去年9月獲得全美輪滑馬拉鬆業餘組(open class)overall第一名,然後入冬將近4個月沒碰輪滑,隻是每周維持1-2次短道速滑訓練;今年1月份突然決定參加全美大道速滑年齡組錦標賽、但是又沒有大道400米冰場可以滑,就趕緊重拾輪滑,趁著今年暖冬、積雪不多,每周2-3次去附近高中的環校柏油路上自己練習一個多小時,到3月初比賽時提前2天到達鹽湖城的大道速滑館、總共適應了6小時,拿了大道速滑全國年齡組第三。
4)訓練起步:相比於普通娛樂型輪滑(就是一般體育用品店裏賣的那種大高鞋幫、四個84-100mm輪子的),速度輪滑鞋幫更低、輪子更大(一般使用4x110mm、或者3x125mm)。我家的經驗,如果從普通娛樂型輪滑起步,反倒不如從速度滑冰起步再轉速度輪滑更為容易。
5)速度輪滑的好處:除了做為速度滑冰的交叉訓練,還可以作為春夏秋季提高心肺功能和全身耐力的獨立訓練項目。並且不受冰場冰時的限製,隻要不下雨,家附近有空曠的大停車場、或者柏油鋪成的步道(trail),隨時可以練習。其實,我家有時也故意在下雨的時候去輪滑,因為全美輪滑馬拉鬆的比賽日期都是在一年前就定好的,誰也不知道比賽那天下不下雨,所以要在下雨的時候去適應濕滑路麵和專用的濕地輪子。
6)速度輪滑娃的家長要求:附近有俱樂部的最容易,聽教練的就是了。如果沒有俱樂部,則最好自己會滑;但是,我家的經驗,我自己從我兒子8歲時就追不上他了。我從那時候起,就開始逐漸用公路自行車給他當兔子(pacer)並即時口頭糾正他的技術問題,從鋼架到鋁架、到現在的全碳公路車,我自己的輪滑水平基本沒有提高,倒是自行車越來越高級、速度也越來越快,還順帶減了幾十磅體重;自行車的好處是,可以安裝trip computer、隨時隨地給他報時間和配速,等於是一個人肉Garmin。另外,輪滑娃的家長最好稍微handy一點,能在使用專用工具時,拆裝、清洗、潤滑軸承;這一點其實不難,我們明州那個速滑隊的媽媽們,都能在跟我學了一次以後(youtube上也有很多教程)熟練掌握了;後來娃們在14、15歲以後也都能自己幹了。

9、FAQ
1)速滑的費用?
各個地區的生活成本和消費能力不一樣,也隨著俱樂部的每周訓練次數、每次訓練時長和訓練強度,甚至教練的嚴格程度有關。一般來說,東西兩岸貴些、每年5千到一萬刀,中西部便宜些、每年2千到6千刀。我個人感覺,性價比最高的是鹽湖城的俱樂部。
2)幾歲開始最好?
如果不追求比賽,隻是作為一個愛好,幾歲都不晚。否則,越早越好,可以讓自家娃“贏在起跑線上”。我們現在的麻州俱樂部最小的是4歲,最老的70多歲。
3)要不要先去冰場辦的learn to skate班,等娃有一定滑冰基礎以後再進俱樂部學速滑?
除非你住在鹽湖城,絕對不要!事倍功半,甚至是反作用!如前所述,美國大眾對速度滑冰天然癡呆,多數冰場的learn to skate用的是花滑鞋、少數冰場用冰球鞋或者四不像鞋;等娃開始速滑時,要費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去改動作,或者幹脆就不滑了。全美唯一有learn to SPEED skating的冰場,在鹽湖城的Utah Olympic Oval。
4)我就想我閨女練花滑,看著就美美的。女孩為什麽要學速滑?
您閨女如果有關穎珊、金妍兒的天賦和吃苦能力,您也能在她10-12歲以後每年砸十幾萬刀,您盡管推她花滑,讓她從100多萬人裏拔尖。女孩練速滑,隻是從全美幾百甚至同齡的幾十人裏拔尖,比同齡男孩還要少一半人,也就是更高一倍的出頭幾率;這個項目,比推跳舞、啦啦隊、鋼琴、小提琴、遊泳、AMC/AIME、計算機、機器人什麽的都容易多了,甚至比推兩娃以上家庭裏的AP中文還容易。
5)我閨女現在花滑,能不能和速滑同時進行?
前車之鑒,千萬別!我們俱樂部就有個現成例子,閨女加入速滑俱樂部之前,在花滑私教那兒已經預繳了幾千刀了、還退不了,但孩子明顯更喜歡速滑;隻好硬著頭皮兩邊“兼修”了半年;花滑那邊有沒有進步我不知道,速滑這邊半年基本還是停留在第一個月的拌蒜階段;有一天我發現這閨女突然動作和速度都大幅度進步,一問才知道,花滑那邊的幾千刀私教費終於在兩周前用完了;現在又一年了,已經qualify全國年齡組比賽、並且拿牌了。
6)我兒子打冰球好幾年了,能轉速滑嗎?能兼修嗎?
當然能轉。沒見過同時兼修的,但可以參見前一個問題。
7)為什麽美國人隻認識花滑和冰球?
女孩花滑,我感覺就像以前討論過的女孩啦啦隊一樣,是社會文化傳統。男孩冰球,我以為是文化傳統和商業資本運作的雙重結果。
8)速滑運動在其它國家的普及度如何?
在中日韓,絕大多數孩子的滑冰起步於速滑刀;歐洲國家,也是一大半孩子起步於速滑刀。冬季奧運會起源於歐洲,迄今為止,大道速滑和短道速滑占據冬奧會金牌總數的23/109枚。具體到冰上運動,大道速滑14枚,短道速滑9枚,花樣滑冰5枚,冰壺3枚,冰球2枚,可見速度滑冰運動在歐洲的普及程度和在奧運會的認可度。
9)亞裔為什麽在速滑運動上有優勢?
不知道。但是現實擺在那兒,亞裔在很多嚴禁或者不可能有身體衝撞的運動上有優勢。
10)我們夫婦個子都矮,娃以後也不可能高,還能練速滑嗎?
從世界級比賽來看,身高對大道速滑有優勢;但也不太絕對,比如日本女子大道速滑就都比北歐選手矮一頭,但她們的成績就是極好。短道速滑好手的身高就更沒譜了,男子世界級好手從160到190都有,女子從150到183的都有。
11)我們家是南方人,在國內都沒見過冰,娃還能滑速滑嗎?
我兒子在短道速滑年齡組,最好成績是第4名。他那個年齡組,去年的第3名,父母是成都的;以前好幾年第2的,父母是台灣來美的;以前好幾年第2-3名的,父母是加勒比某島國的。我認識的好幾家高端速滑娃家庭、從外州搬到鹽湖城的,都是原來國內的南方人,我相信他們父母在國內也都沒見過自然冰。
12)娃在什麽時候、或者說練到什麽程度能參加全國年齡組比賽?
一般以前有過好幾年花滑或者冰球底子的,在幹淨利落不“兼修”、嚴格聽從教練訓練計劃的情況下,大概1年即可達到全國年齡組的門檻成績;從速滑開始初學滑冰的,大概需要1-1.5年。而且這個全國年齡組比賽,有年齡要求,以前是8歲以上,現在好像是10歲以上。
13)從什麽時候開始專注速滑訓練?
誰比誰傻多少?誰也不比誰聰明多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就那麽多,專注於一項EC,要鑽進去、出成績,必然到了某一個階段,就要花更多的時間、並砍掉其它一些課外活動。一般認為,12歲以後娃進入青春期後,就要專注在某一項最強的EC了。我們家娃現在17歲11年級,除了學習以外,EC就是速度滑冰和速度輪滑了,當然還有為了速滑的陸地訓練、力量訓練、交叉訓練跑步和自行車。
我們家在娃小時候也是大撒網,長期(超過一年)的EC有:(1)國際象棋,6-8歲;(2)俱樂部遊泳,6-12歲,我老婆還考過了US Swiming的裁判證;(3)鋼琴,6-16歲;(4)競賽數學,11-14歲;(5)中文,5-16歲,去年考過了AP中文;(6)射擊,8-13歲,搬到麻州以後就停了;(7)長笛Flute,12-15歲;(8)足球,5-11歲。可見,我們家也是沿著“中文、數學、遊泳、鋼琴”這個華裔家庭的四大俗走過來的。
14)功利的想法,速滑出成績對上好大學有幫助嗎?
應該是有吧。雖然各個大學都沒有專門的速滑隊,不如大團體運動容易被特招,但是穀姑娘去的斯坦福也沒有滑雪隊,小周去的布朗也沒有花滑隊。一般的,一旦進入國青隊和國家隊,隻要學習不是太掉鏈子,上個T50應該沒什麽大問題。前麵有幾個小中小韓的例子:努力學習、努力訓練-國家級比賽拿牌-進入國家隊-被T5錄取- GAP一兩年-參加奧運會-回大學讀書。即使沒有進入國字號隊伍的水平,你家娃在一個項目上堅持很多年,進到全國年齡組比賽,也能說明他/她的恒心和毅力了吧?一般的升學輔導也肯定會強調這個堅持了很多年的EC。
15)速滑是團體運動嗎?
理論上不是。但是,像遊泳一樣,隨著這項運動的深入,會有團體比賽,比如短道速滑的接力賽、和大道速滑的團體追逐賽。即使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團體運動,速度滑冰和速度輪滑的比賽場麵也同樣激烈。

所有跟帖: 

哇! 讚你對速滑的passion。這裏速滑參加的孩子還可以, 沒有花滑多。亞裔是不少的。 -Rockeymountain- 給 Rockeymountain 發送悄悄話 Rockeymountain 的博客首頁 (51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19:49

參見FAQ第14條 -Lishumit-黎叔- 給 Lishumit-黎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25:04

你這動不動就奧運, 還是拚科研競賽啥的更有保證。 -Rockeymountain- 給 Rockeymountain 發送悄悄話 Rockeymounta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32:42

所以說容易出頭啊,一不小心就奧運會l -Lishumit-黎叔- 給 Lishumit-黎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57:13

花滑已經被亞裔和東歐全盤占領, 速滑確實亞裔少很多。冰球更少, 女娃有一些男娃極少。 -Rockeymountain- 給 Rockeymountain 發送悄悄話 Rockeymounta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25:59

冰球男娃是白男的天下,而且受傷概率大多了,門牙基本都不保。 -yzhl888- 給 yzhl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33:02

現在越來越多黑娃了。家裏挺富的。 -Rockeymountain- 給 Rockeymountain 發送悄悄話 Rockeymounta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41:28

速滑亞裔一點不少,美國國家隊超過一半了 -Lishumit-黎叔- 給 Lishumit-黎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58:27

速滑危險很大的項目, -yzhl888- 給 yzhl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24:21

好長的廣告文章 -秋的天- 給 秋的天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25:00

太長了,沒法讀完。 -不常冒泡- 給 不常冒泡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31:46

速滑的冰刀不便宜吧,要3000多?而且對個頭有要求吧?男的要180以上吧?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36:34

冰鞋冰刀差不多高中以後要3000多。個頭要求,參見FAQ第10條 -Lishumit-黎叔- 給 Lishumit-黎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50:01

速滑搭的時間太長了,一天要訓練2次吧,要6個小時,加起來?這樣學習無法保證了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8:03:50

國家隊級別可能一天兩次上冰,俱樂部級別的,沒聽說過一天兩次;可見,速滑的訓練強度比遊泳還小 -Lishumit-黎叔- 給 Lishumit-黎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8:31:08

嗯嗯,我說的的確是國家隊級別的 -兩女寶媽- 給 兩女寶媽 發送悄悄話 兩女寶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8:33:35

短道容易撞在一起受傷? -violinpiano- 給 violinpiano 發送悄悄話 (55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37:43

美國還沒有被冰刀紮死的速滑選手,冰球倒是每年死幾個 -Lishumit-黎叔- 給 Lishumit-黎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7:52:00

非常好的介紹。短道速滑在華人圈已經慢慢興起了,隻是小眾,參加的人還不是很多,所以容易出頭。 -東風又綠春- 給 東風又綠春 發送悄悄話 (105 bytes) () 03/25/2023 postreply 18:27:2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