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下來有個子高的頂著呢。地陷下去矮個兒的先跑。學CS的應該在哪裏都算是個中等個吧?估計學法律的要先worry被取代?那麽多法律文書都是標準文本。另外,等AI把學醫的取代後再worry about 學CS的被取代不遲。我一直覺得我在美國遇到的好醫生和在北京三甲醫院遇到的好醫生比,不夠多,我認為可能是因為美國醫生的門診量不夠大,臨床經驗不如中國醫生豐富。我跟我的做過ER醫生的德國閨蜜聊這件事,說我在美國找醫生,一般找中年以上行醫時間長的。她說她正相反。她喜歡找年輕一些的。因為年輕醫生知識更新比老醫生強。如果醫院用AI看病,不是年長醫生的豐富經驗和年輕醫生的知識更新優勢都通過大數據而全部分享了嗎?醫學界的知識更新速度應該沒有CS知識更新速度快吧?不是更容易被AI取代嗎?
如果AI真這麽動作神速,十年二十年後最有可能變化的是life style。會有更多斜杠青年/中年橫空出世,一生在兩個以上有passion的地方享受樂趣出成就(想想他們兒時家長花了多少時間帶他們上了多少EC課,兩個passion不算多)。更多的年輕媽媽們可以一周隻工作半天或半周,不用全退,小孩不用在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嬰幼兒時期就被放在幼兒園。肯定有好的方麵。老祖宗不是說了福禍相倚嗎?小孩比我們更機靈更會適應時代的變化。我們還是想想怎麽把空巢後的生活安排好吧。我打算趁身體健康多旅行一下。趁腦子還快,多學點高科技。搞幾個機靈的機器人仆人為我做家務或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