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高中之前沒有太多的挑戰,這容易使他(她)產生自我滿足的惰性。比賽和訓練可以使他有機會進入更高一級別的平台,使他知道天外有天,這樣可以激發他內在的潛力。參加什麽比賽和專攻那一種樂器並不重要。我女婿小時候沒有特長,上大學為了省錢拿了州大的全額獎學金,他申請博士被哈佛錄取,但他最後選了MIT。因為他 在 MIT 做過intern, 自己感到有把握。許多專注學習的孩子自信心不強,遇到困難容易退縮或認命從而過早退出了競爭。爭強好勝不服輸的性格要從小培養,如果孩子參加過地區或州級別的比賽並取得好成績的話,他(她)申請藤校的動力和欲望會很強,工作後仍會有長遠的職業規劃。
我把小孩子童年和高中的比賽,看作是孩子利用壓力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手段。
所有跟帖:
•
您說得太對了,我娃專注,但不喜歡比賽
-wilmanight-
♀
(0 bytes)
()
02/21/2023 postreply
17:33:00
•
我覺得我是個另類
-七月徐風-
♀
(212 bytes)
()
02/21/2023 postreply
17:35:23
•
你不一定是另類,層主所有的結論都是基於很小的樣本
-兩女寶媽-
♀
(0 bytes)
()
02/21/2023 postreply
17:40:44
•
我也一樣,能60分就懶得爭取90分,有時候有點慚愧。不過我很敬佩那些一直努力的人
-zoey@riverside-
♀
(0 bytes)
()
02/21/2023 postreply
17:43:45
•
我覺得每個人不一樣
-七月徐風-
♀
(171 bytes)
()
02/21/2023 postreply
17: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