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如果隻盯著自己的收入,好意思說自己是精英嗎?精英除了管好自己,也得給社會做點貢獻。大的貢獻做不了,力所能及地捐款做義工,出錢出力建設好自己生活的社區和孩子讀書的社區,總行吧。特別是那些拿到藤校資助完成學業後,找到好工作的,不要忘了給自己的母校捐款,起碼把學校給的資助還給學校。
古人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說明讀書可以跨越自己的社會階層。古人還說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說明發達了,變成社會精英以後,需要提攜周圍的親人。華人沒有親人在美國的話,幫助不了親人,幫助其他人也是給自己添福報的一種方式。
各人自掃門前雪 莫管他家瓦上霜,這種生活方式和態度,適合於那種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還在為生活苦苦掙紮的人群,不適合精英人士特別是藤校培養出來的精英人士。
年紀越大,越覺得藤校的“改變世界”,不隻是口號。藤校精英的確需要承擔改變世界的責任。當然這種改變世界可大可小,哪怕沒有能力改變整個人類的命運,還是有能力為自己的社區做些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