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競賽參與者而言,答案是不存在的。科研大多數對參與者是非常熟悉的領域。
所有跟帖:
•
是的,所以競賽者某種意義上的確在創新,即使這種創新其實已經有人先做出來了。我有時候會對小娃說,其實你和數學家做的事情在
-兩女寶媽-
♀
(99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0:09:35
•
你認真的嗎? 對數競來說最大的hint就是題目有一個2-3 小時內可做出的答案。
-trivial-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0:12:29
•
那如果是競賽者自己完成的,沒有之前碰到類似題的情況下,這對於這個人而言可不就是創新嗎?!和時間長短沒有必然聯係
-兩女寶媽-
♀
(216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0:16:47
•
一個問題,如果已經知道它有一個能在三小時內人能寫清楚的答案,那很多人都能做出來。你去問問有經驗的人
-trivial-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0:24:16
•
那這很多人就是在數學領域有一定的創新能力,和其他的給多少時間都做不出來的人比較
-兩女寶媽-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1:54:14
•
如果沒碰到這種題型也需要花超過三小時的時間,看人智力程度花的時間不等,但是終歸是有答案,數研是沒有底的,所以需要創造力
-zaocha2002-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0:56:48
•
所以創新能力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很大的區間,這才有了同是搞學術研究的,隻有極少數是大牛的緣故
-兩女寶媽-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1:56:09
•
張益唐用了一年解決孿生素數問題,給我一萬年我也解不了。有些選手兩個小時能解競賽題,也有很多選手,給他一百小時也做不出來。
-英國那些事-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0:36:12
•
基本上任何行業專業人士做的事,外行都做不了。這和我說的不同。
-trivial-
♀
(0 bytes)
()
01/28/2023 postreply
1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