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點上的心理工作者:助人者還是維穩工具?

本文內容已被 [ 莽莽 ] 在 2023-01-13 19:21:4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導語:2022年對中國人而言是什麽樣的?

這一年,我們每個人都好像被卷進曆史的漩渦裏。我們見證了國內的防疫政治之惡果如何蔓延到所有人身上;我們體會到個人的命運是如何越來越失控,除了“防疫”、“清零”外,日常生命議題逐漸變得毫無意義……

除此之外,今年亦是自89年以來,海內外抗爭運動新元年。海外華人在全球的抗極權運動一波推一波,國內也爆發白紙抗議,兩者遙相呼應,對極權或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震撼,甚至也促成了國內防疫政策的突變轉向。這一年時間裏我們經曆了漫長的封控,同時又經曆了曆史在最後幾個月中被“加速”,時局變幻得令人繚亂、無所適從。

在“2022年度回顧”欄目中,《莽莽》邀請了多位人士回顧與評價過去一年的點滴細節,我們希望以此記錄時代洪流下的細枝末節,建立起不同視角下普通人的「曆史記憶」。

以下是他們的口述。

講述者三:P,心理谘詢師,駐點在某隔離酒店工作3個月餘。

(Trigger Warning:文內提及精神疾病相關名詞。)

我的工作是:篩查心理疾病,預防意外發生

我當初找到這份工作的時候,招聘信息裏寫的崗位名稱是“隔離酒店心理谘詢師”;但來了之後發現,我每天的工作和心理谘詢其實沒有很大關係,主要還是篩查心理疾病和預防意外發生。

對於被送來隔離酒店的人,我們需要評估其在入住前有沒有精神病史、自殺自傷史等。如果有的話,就需要特別關注一下TA的動態,比如看看TA最近一周精神狀態、情緒、服藥情況如何,有沒有發病的可能性,以及隔離的環境會不會讓TA覺得太焦慮等等。如果TA們來得匆忙沒有帶藥,我們會去與相應的醫生溝通開藥。

隔離酒店確實是有一些讓人應激的狀況。我們酒店組的阿姨在送餐時會拿一個小錘子敲門,那個錘子前端是一塊橡膠,敲起門來就會梆梆梆特別大聲。之前我跟隔離人員做心理評估,打了五六十個人的電話,大概有十個人投訴說敲門聲太嚇人,早上是被驚醒的。普通人都會被嚇到,對於有焦慮症或雙相精神障礙的隔離人員來說更可能是應激源了。

還有一次,我穿著防護服去查房,例行看望有心理風險的隔離人員。到了房門前,我先看了一眼手機消息,一時沒有出聲,結果裏麵的住客正好開門丟垃圾。看到我在門口,對方嚇了一大跳,整個身子往後縮同時大叫了一聲。我趕緊道歉,說明我是來查房的——本來突然有人一聲不吭在門口就很嚇人了,看到穿著防護服的我站在那裏,還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轉陽了而更加恐慌。

之前也是有發生過緊急情況的。曾有患精神分裂的隔離人員從陽台攀出房間、爬上了樓頂!但這樣的危險狀況就不是我們能介入的了,大部分時候會派安保人員來處理,領導們也會密切關注著。

圖源:特約插畫師

我對這份工作的理解是,它提供一定的福祉保障,為心理狀態不佳的隔離人員解決困難、盡可能避免其在這段時間內遭遇創傷。但是,在這片土地上,這一意義更多體現為“維持各項製度穩定運行”的目標。我想起之前某精神專科醫院的醫師開展培訓,說哪些患者是高風險、哪些是低風險;醫生、社區、警察形成的網絡會怎樣管理這些人雲雲。如果人被敘述成了“需要管理的風險”,而不是有能動性的生命,何談去幫助和關懷呢?

從服務隔離人員的工作者成為隔離人員,就在一瞬間

每個隔離酒店會根據居住情況分為高風險區(隔離人員+接觸隔離人員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區和居住區)和低風險區(不接觸隔離人員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區和居住區),我們分別叫“紅區”和“綠區”。在綠區的人就比我們自由很多,可以每天回家;但是在紅區,我們需要輪值上班,上班期間是在酒店裏完全封閉的狀態。在輪休之前,還得先在酒店裏隔離一段時間才能出去。

所以這個邏輯就是:你在紅區待過了(哪怕你是來上班的),你就是有風險的人員;需要經過和其他隔離人員一樣的隔離期才能進入社會麵。那時候的隔離生活就也和他們早上做核酸、領盒飯的流程是一樣的。從服務隔離人員的工作者成為隔離人員,就在一瞬間。

但有意思的是,自防疫政策放開後,我們從輪休前需要隔離、變成了返崗前需要隔離。此前是從“高風險的紅區”進入“低風險的社會麵”,但現在政策放開後,陽性病例激增的社會麵反而是高風險的了。

我這幾天輪休結束了,要去另一個隔離酒店住。我跟其他同行朋友說了之後,聽到了一個令我震驚的詞。 TA說TA也是,在外麵輪休完,回去上班之前要先去規定的隔離酒店“淨化”。這是什麽說法? !我實實在在地被這個詞給嚇到了。

隔離酒店的工作人員有很多小組分工,大概有安保組、後勤組、轉運組、醫務組、酒店組,他們保障了隔離點醫療檢測、生活服務的運轉。也有街道層麵的一些書記、委員、科長都會派到我們這邊來作為駐點幹部,但不會和我們接觸,他們派駐在低風險區,我在高風險區工作,所以也不太清楚他們具體在做什麽,可能就是天天開會、戰略部署吧(笑)。出現陽性病例的話,他們就需要上報、監督等等。有些特殊情況可能需要關注,比如有的人情緒很不好,或者有的隔離人員非要在隔離點抽煙,我們又是不給抽煙的,人就會在那“鬧事”。這樣的事情領導就會跟進一下,不然出了事兒還是得TA負責。

我也聽說,有隔離點收到了在逃的犯人。有人被帶過來隔離,一篩查信息,發現是犯罪人員,駐點的公安人員就直接抓走了TA,連隔離都不隔離了。所以按這個邏輯的話,關在這裏的人們是不是原本也沒有必要隔離呢?

政策變化之後(編者注:指2022年12月7日中國國務院發布針對疫情的“新十條”),因為我們是接本土的隔離人員,就慢慢地不收人了。現在隔離樓層住著的隻有陽性的工作人員,原本的隔離人員都已經解除隔離了。

我從別的酒店工作人員那裏聽說,有份文件上寫著我們隔離點的名字,說要撤點,但這份文件又沒有發到我們手上。所以有人說一時半會兒也撤不掉。傳來的消息一天變一個樣。

圖源:特約插畫師

在“臨時的隔離點”,做“外包的誌願者”

我之前在社區擔任派遣性質的心理谘詢師,但是崗位屬性比在隔離點要模糊得多。我可能是一個調解員,也可能是一個社工,很少時候是一個純粹的心理谘詢師。我會被叫去派出所“處理案件”,需要去別人家裏走訪,需要麵向社區居民開展活動,需要出去發傳單,需要協助其他同事……偶爾的偶爾才會接個案谘詢。今年我也有參與社區核酸點的協助工作、接聽防疫熱線等等,需要回答來自市民關於防疫的五花八門的問題。當然這一情況在不同的社區會有所不同,有些谘詢師可以專注在谘詢和講座服務上。這主要看你的領導究竟能不能認識到很重要的一點:心理谘詢師是一個專業崗位,而非什麽差事都做的萬金油。

在隔離點就不同,每天要做的事情很明確。工作內容包括跟隔離人員電話聯係、查房等等,很剛性,但做完這些之後就可以自己安排時間。

隔離酒店的項目是由政府外包給社工機構,再由機構招人的。我們跟機構簽的是“誌願者協議”——不是勞動合同或勞務合同;我們的工資也不能叫工資,是“誌願者補貼”。協議把他們的責任撇得一幹二淨,比如你因為工作的原因感染了新冠,這跟他們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或者跟工資有關的勞資糾紛,這些東西也不受勞動法保護。這些就白紙黑字地寫在上麵。也有朋友和我說這種協議在法律上是無效的,但是我又能真的去告TA們嗎?

但這又比我之前在社區的時候好多了,那時候(跟我簽協議的機構)還會拖工資;在隔離酒店,工資每月會準時到賬。我這個機構平時做事做得還可以,會有定期的督導,也會有節假日補貼的款項,每個月發一點慰問的東西。所以協議上雖然寫了那些話,但他們這邊也不會主動引發什麽糾紛,就是這個機構既有良心又沒有良心——它先把責任拋幹淨了,但又不會讓你工作得太不愉快、遭遇不公平。

這些機構是招標競標過來的,所以經常會換;我們個人可以不離職,下一次政府招了別的社工組織負責這個項目,那麽直接跟新的機構簽協議就行。谘詢師本人並不是跟著社工組織走的。

所以有些谘詢師就會在某個隔離點駐紮了特別久,這已經成了TA們長期的穩定生活。還有些人來自外地,就算輪休也沒有其他住所可以住,可能就會一直住在隔離酒店裏。說起來隔離點是“臨時”的,但它又確實成為了許多人的“常態”。

日常還有無數個像主任這樣的角色在盯著我

我在十一月有比較密切地關注全國抗議行動。當時感到熱血澎湃,吃驚於原來在國內也可以這樣做。但我同時也很擔心大家的安全,因為聽說那天晚上有出動武警,街上有很多警察。我也會想到當年的那個事(編者注:六四天安門事件)。我之前在國外交換的時候,在油管上看到了關於“那個”的視頻。當時還跟我的室友討論了一下,覺得它很不人道、很恐怖,是一個被不擇手段捂嘴的事。

對於走上街頭這件事,我很高興看到朋友圈裏還有人在行動,比如舉牌、舉白紙,說自己有被請去喝茶但現在已經出來了。 TA們好像在提醒我:我的良知不能泯滅。我會願意傳播、聲援,也會想叮囑大家在路上注意安全,也要提防街上遇到那種鹹豬手男。

但我仍然對人擠人這樣的場麵感到害怕。首先是害怕發生踩踏的危險——當時梨泰院的事件發生不久,國內某城市也有做核酸發生的踩踏事故。其次,我本能覺得它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可能沒有很好的組織性紀律性——好諷刺啊,我竟然在一個“反抗大爹”的行動裏尋找組織性、紀律性。

我沒有去和行動者朋友們開啟對話,總覺得好像隻有我也參與到行動中、也成為一個行動者、擁有一些經驗之後,好像才能真正和他們對話。

行動者,在身體和政治上要麵臨的危險都太大了。我大概已經有所退縮、變懦弱了。我想要更安全地做這些事情,但這要做的事情就不是一個安全的事。這兩天,很多人的微信號因為轉發了被抓捕者的聲援,就被關小黑屋封禁了兩天;如果是我的微信號出了事,失去和微信列表的聯係,我的工作就會因此產生斷聯,也可能被追問“你怎麽突然微信就封了?”我會不知道如何作答。或者哪天情緒上頭沒有將朋友圈分組、分組不合適就發了,被同事看到之後舉報怎麽辦?我感到無比掙紮,很多時候停在編輯朋友圈的頁麵就不動了。

很痛苦。我自己也有尋找心理谘詢師。和我的谘詢師聊起來就會狂哭。我能逐步體會到,我那些退縮的、懦弱的感覺,和我現在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被禁錮一隅的空間、嚴格的出入管理製度、命令式的工作規定、自由度更低的工作內容,以及看似靈活、實則被工作群消息占滿的時間。比起在社區工作時,這些疫情時代之下的限製感,在隔離點裏被放大了許多倍。在這裏,我時常感到無能為力。

我很明顯感到我的保守轉向。在大學的時候,我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覺得“這有什麽不能說?憑什麽不能說?”以前在學校裏辦性少數平權相關的活動,會麵臨來自體製的壓力——某個主任說不給辦你就不能辦了——那我們出來辦不就好了!到了現在,我覺得這個主任雖然已經不在我的生活中了,但日常還有無數個像主任這樣的角色在盯著我。

我之後希望搞兩個微信號,一個就用來發更想發的東西,在言論上爭取一些想說什麽就能說什麽的自由。但行動上——能做些什麽呢?我會想改變,但我也很明顯感到進入社會之後受到的規訓,我如果更多地參與社會行動,那我的崗位很可能是會被動搖的;在這種平衡之下,我還是選擇了對自己更有利的位置。

我不得不同時作為受害者和施害者

這樣下來,我對這份工作有強烈的不齒。我覺得我很顯然成為了一個叛徒,現在跑進了這樣一個體製裏麵,有時候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助人,還是在助紂為虐。

之前有一個隔離的女孩是雙相患者,跟我們說她受不了自己一個人住、被關在隻有一個人的房間裏。我跟她打電話安慰了很長時間,也表示我會盡力幫助她、會給她鏈接種種資源,再盡量給她一些情緒上的安撫。通話結束後,我正在整理她的情況和訴求準備跟其他小組溝通,她又回撥給我,說她好多了,謝謝我的幫助。後麵我們也有一直跟她對接她需要吃的藥,會安排人定時定量送上去,這個女孩兒就非常感謝我們。

她說:“我覺得隔離點都是很可怕的地方,很複雜、不講情麵;但你們這樣讓我感受到了溫暖。”

——然後她就開始感謝國家、政府、還有我們這些工作人員……最後還寫了封感謝信給隔離點。這個發展方向是我完全不想看到的,我確實幫助了一個人,但我是代表國家機器,在權力末端傳遞了這樣的善意,給了一份安慰劑。這個女孩把我視為製度或官方的一部分,通過和我具體的互動對體製產生了信任,但對於我來說,我並不信任我背後的這個體製。

而且相反,我在這裏工作,有時候恰恰是抱著這個製度實在太糟糕了的想法:我不能將這種糟糕延續到人們身上,我想做點什麽來改善大家在這種大環境裏的體驗。但這是我個人的善,而非體製的;我卻因為處於體製裏,而成為了其中一個微縮的代表,令別人把我的善泛化到了製度身上,進而願意去服從這樣一個“善”的製度。於是,我忍不住想:我是不是在幫助這個製度運轉下去?

我似乎在被強奸,同時也在強奸別人。被權力控製的痛苦因此會變得說不出口,我不是“完美的受害者”。

圖源:特約插畫師

“維穩”一年,我似乎也變得止步不前

疫情期間,網絡平台上的心理求助增長量是很大的。這些平台做得很綜合,可能提供在線提問、熱線、傾聽陪伴、心理谘詢等等資源,也會及時科普一些心理防護指南。我覺得這是大眾認識和應對心理狀況很好的途徑,對於心理谘詢進入大眾視野、去汙名化也很有幫助。但是網絡谘詢迅猛的發展,也讓我覺得有些許不安。心理谘詢工作是有門檻的,這是一個私密的、具有保密原則的工作。如果工作者不專業,甚至違背倫理;尋求谘詢的人感到了不適,就是更難向外界表達和曝光的。當下的心理服務需求暴漲,如果網絡谘詢師的入駐沒有明確的門檻和監督,那是很糟的結果。

就心理谘詢本身來說,它仍然是很重要的麵對自己的方式。我覺得,如果我沒有接受心理谘詢,那種難受的感覺會一直存在,但是可能被我內化、合理化,或者讓它模糊下去。這種不適不會很強烈,但會讓我抑鬱,沒有足夠的幹勁去生活。做了心理谘詢之後,痛苦會加倍,但意識會變得清楚:我清晰地知道是什麽東西讓我不舒服、我到底有多不舒服。我覺得意識到這些的時候,我的確定感增加了,這會讓我好受一些。

今年我在社區做了七個月、在隔離酒店做了四個月,工作內容基本都是在維穩,沒有什麽發揮創造力的空間。從大環境的社會、物理空間和心理層麵來看,我都感覺到了很多製約和禁錮,這些都讓我變得更加瑟縮。

當初我找心理谘詢師做谘詢是希望了解,為什麽我很難踏出這個阻滯我的空間,很難邁進商業化運作的組織。

我目前的工作崗位應該也快要消失了吧,我需要重新考慮職業發展。如今又要重新麵對是否邁進、如何邁進殘酷的商業世界的問題了。

今年是我行動特別緩慢的一年,我感覺自己幾乎沒有什麽成長。關於我的谘詢流派,我一直說自己是人本主義流派的。去年了解到了女性主義療法,一直想學習更多,但是卻擱置了。這和我今年一整年的狀態有關係。但我仍然對女性主義流派是有向往的。目前,我找了一位女性主義流派的督導師,希望能緩慢但持續地在我的心理谘詢師道路上前進。 (講述者注:督導師是具有督導資格的資深谘詢師,帶領受督谘詢師成長,提供專業上的監督和輔導)

隻是要說對明年有什麽期待……說實話,我已經不敢去期待了。

所有跟帖: 

為虎作倀 -yshen05- 給 yshen0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3/2023 postreply 20:08:17

充當趙家人打手!100%維穩!!! -笨傻癡呆戇- 給 笨傻癡呆戇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4/2023 postreply 00:04:1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