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是人類曆史上,沒有使用戰爭而改變世界格局的偉大創舉。那些文革中受到委屈的中國人,為國家利益,放開心胸吧

來源: Weipan 2015-08-12 14:27: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870 bytes)

幾千年中國等級社會的統治,中國老百姓極其怕官。文革號召老百姓造反,我想是毛主席訓練老百姓的膽量。看看中國的辮子戲,臣民們見到皇帝,都撲伏在地,戰戰兢兢,生怕自己的哪個動作讓皇帝不滿意,招來殺身之禍。官員見到皇帝如此,老百姓同官員的關係也一樣。老百姓世代養成的怕官習慣,沒有社會大運動,如何得到徹底的改變?要想老百姓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讓他們自己覺悟,我想這應該也是毛主席的想法,也是毛主席發動文革的目標之一。

為否定文革,現每提起它,就必提武鬥。世界上的好事,也會有不足的一麵, 事務總有兩麵性,這就是辯證法。社會大運動,不可能讓所有的事情運行那麽合理。對任何事務的看法,都會有正反兩方麵的意見。兩派意見不和,激烈起來,就會大打出手,如現今網上,總會有兩種觀點在打仗。出現問題,就需解決。所以就有毛主席的要文鬥,不要武鬥的指示。
 

現對文革的表述,都是站在個人的角度,談所受的委屈,然後就說文革如何如何不好,加以否定。
 
看文革,要將其放在當時的曆史環境中看,不是將其放在今日的環境中,看個人所受的不公與委屈。
 
從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期,中國的形勢非常不好,可以說內外交困。

經濟方麵,三年自然災害加上蘇聯逼債,全國人民遭受一段忍饑挨餓的日子。如何忍饑挨餓,看看鋪天蓋地否定毛澤東時代的傷痕文學繪聲繪色的描述,就知道當時有多麽困難。餓死三千萬的謠言就是為這一時期所造。

國際方麵,美國與蘇聯雖然分屬兩個整容,但都與中國有矛盾。美國一直圍堵中國,與中國沒有任何外交關係,更不要說經濟交往。五十年代末,中蘇由於意識形態的矛盾,導致關係破裂。印度在美蘇的慫恿下,對中國邊境開始蠶食。當美蘇因古巴危機正在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中國迅速教訓了一下印度,並迅速撤回,因與美蘇這兩大主要矛盾沒有解決,不能讓三國聯合同時對付中國。
 
中國當時麵臨最主要的問題-----如何打破美國·蘇聯這兩大世界最大強國的聯合陣容的圍堵,開辟中國的國際空間。毛澤東時代不是自己閉關鎖國,是別國不同中國交往。毛澤東是頂天立地的偉人,他不可能讓中國做依附他國的跟屁蟲。
 
改變世界的勢力範圍,曆來都是靠戰爭解決。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要改變自己地位,引發的戰爭。60年代中初,世界的事情主要由美蘇兩國決定,中國沒有什麽地位,還不是聯合國的成員,台灣代表中國處在聯合國。這一切都需改變,中國需進入聯合國,中國需自己的朋友。這對中國這一貧窮的大國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打破平衡需運動。不能用戰爭的辦法打破平衡,隻能用和平的·有理與贏得世界共鳴的辦法。文革就是毛主席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中國的文革帶領世界反帝反霸運動的開展,為中國開辟自己的外交新天地提供了有利條件。

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擴展,中美關係也朝好的方向發展。1971年7月,基辛格訪華,同年10月,中國進入聯合國,台灣被趕出聯合國。1972年,尼克鬆訪華,中美關係正常化。文化大革命取得偉大勝利。

文革為中國開辟了外交新局麵,打破了兩個一流占絕對統治地位的世界大國與其盟友的圍堵,沒有發生戰爭,是了不起的創舉。 

那些文革中受到委屈的中國人,為國家利益,放開心胸吧

  比起中國的收獲來說,那些委屈,可忽略不計.

所有跟帖: 

沒有使用戰爭卻害死了百萬人,一個億人受害--你的心胸裝了些什麼東東呀?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3/2015 postreply 11:01:15

看看你的第一個自然段寫了什麽。再看看文革三呼萬歲,擁戴一個至高無上的頂峰到了什麽程度。您無意識卻成了絕妙地諷刺。 -tyrbl2000- 給 tyrbl2000 發送悄悄話 (89 bytes) () 11/18/2017 postreply 23:01:22

拜托什麽都不懂,什麽都沒有經曆過的傻妞就不要湊熱鬧談文革了,別往親曆者的份口上再次撒上鹽,積點口德吧 -湘水北逝- 給 湘水北逝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8/2022 postreply 22:45: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