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瑣記之:瓦片終有硌牙時

來源: 啟麥 2013-10-18 06:10: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16 bytes)

 住房既然是“生活中永恒的主題”,豈能“一條就過”?怎麽也得再湊幾句,以襄盛事啊。


 


房屋之為生活資料中的最大宗,解放後一度允許私人持有。北京土話有“吃瓦片”一語,即指擁有多餘的房產,坐收租金的行為,一向為人豔羨。文革前社會上還頗有其人,文革風暴一來,瞬間掃蕩無蹤。房產全部收歸國有,昔日的房東,都成了房管局的客戶。“瓦片”也一再給主人帶來難堪。


 


從文革後期起,“各項政策、逐步落實”。抄沒的私人財產按戶退還,房產也在其中。但是,房地產市場遲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才慢慢形成吧?發還財產則早在此前約二十年。大言不慚的是,辦理交還手續時,房管部門要與房主結算這些年的修繕費。那時候人們,柴米油鹽之外普遍沒錢。OK,交納不出修繕費的,可以把房子折價賣給國家。但“市價”和修繕費都是房管局訂的,折算下來,大多數胡同裏的破舊平房,所值抵不了維修所費,戶主隻能紛紛放棄。既使個別屋主有能力收回房子,一看以後維修的花費和麻煩,也就不寒而栗了。


 


那時,政策落實到頭上,忙不迭地感謝中央、感謝黨。至於退回的房子不能接收,隻說:“劫後餘生、自愧無能”;而劫者何人?是誰造成了連還給你的債務都不能收回的局麵?多年被專政的無妄之災,為何不能折抵維修費用等等,則因心有餘悸,無人敢去追究。


 


文革結束觀察家改革開放之初的那些年,沒有人料想中國的經濟能夠如此持續高速發展,近至十年之前,也沒有人知道北京的房價動輒以天價計。隨便出手幾間破舊、狹窄的市內住房,就能輕而易舉地在美國買下規規整整的洋房花園。那些因怕維修不起、怕文革重來而放棄收回房產的人們,腸子都悔青了吧?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