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瑣記之:混搭舊軍裝

本文內容已被 [ 啟麥 ] 在 2013-10-09 09:58:2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等級觀念之所以那麽容易被孩子們接受,多半與那個時代尚武的氣氛有關。軍隊是一個等級森嚴的係統。令行禁止,威嚴而又震懾,小孩子望而生畏又躍躍欲試。那時,毛主席號召“全國學人民解放軍”。既然學,當然先撿容易上手的——標誌,就是現在的所說的“包裝”。或曰:先求形似,再說“神似”的事吧。


 


其實,剛解放的時候,京津衛戍區部曾經下令不準市民穿軍服。但是,那時的人太窮,能省則省,所以沒管住。文革前,小孩子穿軍裝,多因家長是軍人,有“省下買衣服的布票和錢”的途徑。一學解放軍,穿軍裝的意義立即提升:體現著家庭出身、政治立場乃至理想和抱負。有了這些鋪墊,當人們看見毛澤東穿著軍裝上天安門了,能不追捧瘋狂?


 


1966年,軍銜製取消不久,陸軍換上了頗嫌鮮豔的“國防綠”;空軍軍服上綠下藍,了無新意;海軍那一身,則被譏為“耗子灰”。新舊軍裝同時上街。隻見早至蘇式斜襟的女軍裝,五十年代咖啡色的柞(音zuo)蠶絲軍服、斜紋布的黃軍裝、“人字呢” 黃軍裝、深黃色呢子軍裝和的卡布的“國防綠”等,爭相鬥豔。


 


在青年中間,新軍服一時不敵退役的舊軍裝,原因之一是:質地。它昭示著級別。經查,劉仰東所著《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北京孩子》中道:“孩子穿的,都是家長的四季常服。冬裝為呢子。當年的規矩是,校官著粗且厚實的黃呢子,將官是較薄的馬褲呢;大衣的區別在領子,校官為栽絨領子,將官為真皮領子。春秋夏裝的料子為嗶嘰、哢嘰布、柞蠶絲。”“人飾衣服、馬飾鞍”,懂行的人一眼就能由表及裏地看出這個孩子來自什麽樣的家庭。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行標準代不相同。著裝講究的是“搭配”。黃軍裝(時稱“屎黃”,因顏色相近而得名,並無不恭之意)搭配紅袖章和紅色主調的毛主席像章,比柞蠶絲和國防綠都協調,從而成為“老兵”(以高幹子弟為主體的早期紅衛兵的統稱)的標準著裝。乃至天冷了,把咖啡色的將校呢套在裏麵,外層還是“屎黃”。切記,風紀扣和第一個扣子不能扣,讓人們看見:裏麵穿著將校呢呐!


 


然而,若是一身“屎黃”也不好看,不是適合上下顏色都淺的顏色,犯了美學某忌(淺灰色的海軍軍服終文革全程都沒“受過待見”就是一例)。褲子的顏色要比上衣深。這時,“國綠”可以容忍了,空軍的“藏藍”軍褲差強人意。當然,若是你下穿將校呢軍褲,就最“夠派”了。


 


那是個普遍貧窮的時代,既使高級幹部和將領,也沒有幾個活錢。“名店新款”從未與聞,自己設計更不可能。孩子隻能翻箱底就地取材、因陋就簡,把有限的資源“混搭”得富有含義。雖然來自部隊大院,幸好不在編製。於是,軍裝在孩子們身上的穿法,恕不沿習部隊陳規,另搞了那麽一套。


 


正其如此,家有呢製軍裝者當然不屑於“國防綠”(俗稱“國綠”)了——呢軍服的尊稱是“將校呢”哦。“國綠”則隻有四兜與兩兜的幹部、戰士之分,模糊了身份標誌。裁剪縫製上,軍銜製下的軍裝,號碼多些,也不像“國綠”一律鬆垮肥大。


 


隻此寥寥所及,已經可以看出“衣帽取人”有其實際涵義了吧?畢竟,出身將帥者少,向往紈絝者多,在穿戴上做文章,炫耀門楣的、東拚西湊的、甚至“山寨”,紛紛出籠、為市容增光。攀附之風起自部隊大院,延至部委宿舍。至於大家都以“國防綠”為時尚,則是“平民意識”占上風以後的事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