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革,想起劫夫。

本文內容已被 [ 江上一郎 ] 在 2012-05-20 09:42:2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反思文革,想起劫夫。

寫李劫夫,想了好久,還是想從幾方麵來談談:

1,才華和時代
2,藝術和政治
3,輝煌和悲哀
-----------------------------------------
1,才華和時代:

劫夫的作曲才華,基本是肯定的。從他的《歌唱二小放牛郎》開始,到文革中好多毛主席語錄歌曲。他的歌曲幾乎和時代的節拍一直緊扣著,幾乎每個時代都有他的歌曲傳世。這是他成功的一方麵,不過,也可能是他的作品受到限製的一方麵。

隨著中國不斷變化的時代步伐,他的歌曲魅力不斷的減少,漸漸的,隻是同代人的一點回憶,甚至是懷舊時的酒後助興而已,有時,還可能是一種諷刺。

就拿《二小》來說,我相信抗戰的時候,歌曲來源的故事本身,就充滿戲劇性,曆史性,煽情性和流傳的普遍性。鄉村小曲單調的旋律和三段同樣平鋪的節奏--一點都影響不了這首歌唱小英雄的曆史性地位。

同樣的角度來看劫夫的名作《我們走大路上》,也有同樣的問題。
這首歌,在60年代艱苦的日子裏,給了我們那個時代增添了無比的振奮和無限的力量。從小孩子到中央首長,幾乎個個會唱。可是,今天再唱“三麵紅旗”和“革命風暴席卷全球”就有點諷刺了吧?

如果要用這些歌在今天的音樂會上打動青少年的心,恐怕更困難了。
即使曾經被打動過的人,又有幾個人能記得當年的激情?

藝術家和常人一樣,生活在大時代中,免不了受個人能力所限,隨波逐流。然而,藝術家又和常人有所不同,在生活中感悟著生活的精神,將對生活的感悟再創作成作品,再讓作品回到生活中,社會上,產生共鳴。

劫夫的創作,一直隨著社會和政治的主流,於是,他的作品一直是中國主流社會的寵兒:

《我是一個黑孩子》--配合著北京支持非洲革命的主旋律;
《哈瓦那的孩子》--配合支持古巴革命;
《蝶戀花》,《沁園春/雪》--迎合著對領袖的崇拜;
《前言》(林彪),《語錄歌》--迎合著文革的大趨勢;
《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迎合著狂熱的個人崇拜;
《重上井岡山》(林彪詞)--迎合著政治新領袖的崇拜。。。

從抗戰到文革,劫夫的創作才華,幾乎沒被埋沒過,每個時代,都留下了劫夫的歌曲,廣為流傳。。。


2,政治和藝術:

從文藝複興開始,藝術家的人文思想發出了無限的魅力。即使為宗教政治題材創作的繪畫和雕塑中,藝術大師們都體現了人文的基本生命力量和意義。藝術家在早年的奴役性的服務宗教和政治的角色中,自我省悟和解放出來,使得他們的作品光輝永衡,跨越了時代,跨越了宗教,跨越了種族--得到了世人廣泛的共鳴和敬仰。

其實,和我們古人說的“以人為本”是否有共同之處?

拿劫夫同時代的音樂家聶耳和冼星海來說,他們的作品同樣是大時代的產物,也同樣有社會和政治的積極趨向。尤其是聶耳,和劫夫最有相近之處:自學,喜歡民間小調,題材廣泛。聶耳的《賣報歌》和《開路先鋒歌》《畢業歌》,我相信和劫夫的《二小》和《我們走在大路上》有異曲同工之處。可是,聶耳的旋律感和抒情的深情感人,卻是劫夫缺乏的。《鐵蹄下的歌女》的時代性和藝術性,經過了長時間的檢驗,仍然適合在音樂會上由女高音獨唱,仍然可以繞梁三日。

聶耳的《碼頭工人歌》,更是在碼頭上得到了靈感,現在,都能感受到他對勞動者的摯愛,在每一個音符中注入了藝術家樸實的人文思想和感情。

聶耳那首《義勇軍 進行曲》之所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除了這首歌在中國近代曆史發展中起到的積極的抗侵略作用,還因為這首歌曲,像聶耳的其他歌曲一樣,體現了大中華民族的精神,體現了社會各階層社會人士的共同心聲--超越了宗教,政治和黨派--自然得獲得人民廣泛的共鳴。(我聽到過不少香港和台灣同胞讚賞這首歌,我也看到台灣官方退休的人寫文章讚賞田漢的才華和為人。。。)

而聶耳這些歌曲裏的成功的音樂元素,在1949年之後,劫夫的作品裏非常有限。
聶耳的歌曲中那種上海大都市的時代節奏,也是劫夫欠缺的。

我相信劫夫是善良的,正直的,健康的,民族的,革命的,抗戰時的熱情創作精神是值得敬佩和無可懷疑的。但是,他對政黨和領袖的忠誠,卻限製了他的創作精神的狹隘,遠離了普世的人文精神。包括了他的旋律不夠飽滿和豐富,他得作品節奏簡樸,琅琅上口,但是卻減弱了他作品的藝術性和藝術生命的局限性。

同時,不要忘記解放後被壟斷的廣播網絡,他的符合政治潮流的廣為宣傳的歌曲,能夠家戶欲曉,部分與藝術作品的水平高低無關。當年,電台裏不斷教唱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就是一例。

再說,人人會唱的歌不一定是藝術上可取的歌曲,如今天的《老鼠愛大米》。

用延安同時期的作曲家冼星海來說,他也生活在革命的中心,他也在火熱的革命浪潮中創作,可是,他的專業的中西作曲的技術訓練和他本身的藝術修養和獨立的思維,使他創作的歌曲在體現偉大中華民族精神的同時,展現出非凡的節奏,飽滿的旋律,莊嚴的氣勢和藝術家對人類真理的追求,融匯成史詩般的音樂歌曲:《黃河大合唱》。如果隻是專注於一個民族和一個政黨以及一個領袖的藝術家--他不可能創造出如此震撼所有民族的藝術。這藝術,就不可能在今天--時隔60多年的今天,依然魅力無窮。《黃河頌》和《黃河怨》--隻要在音樂會上有人獨唱,總是扣人心鉉。《咆哮黃河》更是教人熱血沸騰,不能自己。。。

冼星海生活和創作在革命聖地延安,處在革命的中心,身在領袖的旁邊--可是他的作品裏沒有黨啊--領袖阿--革命阿---紅旗阿---會不會和他留學法國有關?他可能接受了人道主義的革命思想,他是真正領會了國際歌中“從來就沒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的藝術家,他早就知道老祖宗的“以人為本”真理--這是劫夫欠缺的思想和境界,也是劫夫的歌曲達不到的境界。最近台灣的國民黨政府都“忍不住”舉辦了《黃河大合唱》--更顯出真正的藝術歌曲無黨派、無國界的魅力。

同時,我認為鋼琴協奏曲《黃河》生硬的套上崇拜個人領袖毛澤東的“東方紅”的旋律--是對原創音樂家冼星海的一種非常粗暴的汙褻。

冼星海被稱為“人民的音樂家”;而劫夫是“紅色的革命音樂家”,還是有所區別的吧?

3,輝煌和悲哀:

“哪個作家是黨叫他當作家,就當了作家的?魯迅、茅盾難道真是聽了黨的話才寫?黨叫寫啥才寫啥?!那麽,馬克思又是誰叫他寫的?”(趙丹去世前1980年8月10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的文章裏的一段話。)

“法國著名學者路易斯·博洛爾在《政治的罪惡》一書中所說:“政治本來是一門非常高尚的、非常重要的關於管理公共事務的藝術,但是,政治這一美好的形象長期以來一直被許多錯誤的政治原則所玷汙。”李劫夫和許多文人一樣,把某個政治原則當作人生信仰,甚至把某個政治家和政客當作“靠山”,從而人身依附和盲目崇拜。”(楊學武)

李劫夫是否借某政治家當“靠山”,這和當時的處境實在難分難解。我看他隻是忠誠的積極,是真心投入革命的洪流,在他,是順勢行舟,就像當年抗戰去延安一樣。隻不過他藝術家的本性和有限的思維深度使得他看不到政治新形勢的本質已經完全不同於奪取政權之前。

他不由自主地,心甘情願地進入了紅旋渦的中心,成為紅浪潮的鼓手號手旗手--都是無可非議的,畢竟,他跟了幾十年的黨的黨章裏,已經寫進了那兩個人的名字,他像大多數人一樣看不到個人崇拜的荒蓼,他滿懷激情地為專政造勢,為獨裁呐喊,為新皇帝譜“萬壽無疆”---一個樸實的民間藝術家不知不覺地走上了一個獨權政黨和獨裁領袖的奴役之路。

李劫夫不斷的創作革命歌曲和語錄歌曲,使得他在文革中不像其他當權者“靠邊站”,或是 挨打,挨批,成了音樂學院“革命委員會“的主任。雖然林彪接見他,據說隻是為了太太熱心幫林彪的女兒介紹男朋友。無論如何,那時候,是劫夫的藝術生命和政治生命中,獲得了最高,最輝煌的一頂皇冠。

對人的忠厚,對藝術的癡情,對黨和領袖的愚忠,對副主席的感恩,他為林彪寫出了《重上井崗山》。

在李劫夫作的曲子中,毛主席詩詞歌曲的藝術性都較強與他其它的歌曲。可能是詩詞的本身藝術性珠玉在前吧?不過,也不能否認他的作曲天才。

《雪》---用的是京腔的 高昂抒情法,和當年毛澤東在北京的情景不謀而合,實在精彩!
(另一個版本是馬玉濤的女中音,不知道是否劫夫的作曲?或是搞錯了?)
《卜算子。詠梅》也有京劇和歌曲兩個版本,都不錯,不知是否劫夫的作曲?
《答李淑一,蝶戀花》,是劫夫的作曲,非常有情有義,適合獨唱。
《七絕。為女民兵題照》非常灑脫,幹練,配上擊鼓,爽極了帥極了的旋律!

為“副主席”普的曲子,《前言》,簡直是空前絕後的創作了,幹巴巴的內容,口號式的文字,長長的頌歌,居然可以唱足20多分鍾。沒有音樂的天分和沒有狂熱的激情,不可能寫出這樣的歌曲。

一個樸實的鄉間來的音樂天才,直接將自己和瘋狂的時代連在一起,隨著時代的殘酷變化,隨著政治中的殘酷鬥爭,像好多中國特色的政治弄潮兒一樣,歌聲中,掌聲中,輝煌中,悲哀的命運正在等待著他的到來。。。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自古如此,任何處在動蕩的大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每個時代,都可能有意外的逆境,何況在史無前例的十年文革“浩劫”中?

我們在寒冷中渴望溫暖;在黑暗中渴望曙光;在冤獄中渴望真理;在絕情中渴望真情。。。說不定,我們在逆境中獲得的知己良友和溫馨支持,重獲新生,受益終身。

趙丹女兒趙箐寫道:文革中,趙丹被關進牢房,夫人黃宗英馬上要和他辦理婚--脫離關係,為的是不要“連累”孩子的畢業分配。趙箐馬上上門哀求這位“後娘”--說趙丹第二次冤獄,(上一次在解放前的新疆)如果家人都拋棄他,他會崩潰,他會吃不消。。。黃宗英總算沒有當了“大難臨頭各自飛”的“同林鳥”。

海歸大作家老舍,啥世麵沒見過?紅衛兵鬥他,他還擺弄了牌子,據說瞌到紅衛兵發怒了,挨打了,去自殺了。這是可能性之一,但是,我看到的報道說,和他的夫人“揭發”,也有關聯。你想想,在世人麵前被逼抬不起頭來的時候,老婆將陳年醋海老缸抬出來,潑出來--那不是在火上加油?

劫夫的所謂的“罪狀”--就別說和他為革命做出的“貢獻”相比較顯得多麽微不足道。

為林彪詩詞《重上井崗山》譜曲的時候,個個都在喊“永遠健康”呀!在林出逃之前,江青還為他拍個人封麵相片呢!所以,林彪出逃五年來,被隔離的劫夫還都安然無事。專案組的人誰沒唱過他的歌?誰不知道他是藝術家脾性沒有政治野心?誰不知道他隻是忠心耿耿為黨為領袖--為人民?

然而,致命的打擊來了,連同情他的專案組人員都束手無策:據他太太說,在林彪“失蹤”那幾天,自以為政治覺悟高的的劫夫,準備寫《跟著林主席向前進》--他以為老態龍鍾的毛主席去世了,那麽,林副主席自然將成為黨的主席,全國人民必然要按毛主席的指示辦事---跟著林主席向前進啦。。。

不過,歌詞還沒寫,歌譜還沒有一個音符,他在太太的警告下,撕掉了剛寫了歌名的那張紙。。。

想不到,他太太在隔離的“學習班”中,將他的“罪行”供了出來。。。。。

被自己盲目的信仰所迷惑,大好的藝術天分當了獨裁政治家政治宣傳的奴役工具,是劫夫的第一個悲哀;

被自己的枕邊人“揭發”,是他 第二個悲哀;

他太太的行為正合了他自己寫的歌:“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毛澤東思想是革命的寶,誰要是反對他,誰就是我們的敵人!”-----這是劫夫最大,最難以忍受的悲哀吧?

----------------------------------------------------

 

資料有限,劫夫的歌曲,如有所誤,敬請指正!

所有跟帖: 

請先正思,然後再反思。我看你未必有正思的勇氣。 -大律師- 給 大律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8/2012 postreply 20:52:11

無論正思反思--總比自以為是(思)有意思吧?:) -江上一郎- 給 江上一郎 發送悄悄話 江上一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9/2012 postreply 05:37:05

讓人想起了張春橋。。。 -湘西山民- 給 湘西山民 發送悄悄話 湘西山民 的博客首頁 (481 bytes) () 05/19/2012 postreply 08:18:17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紫微星下凡- 給 紫微星下凡 發送悄悄話 紫微星下凡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18/2012 postreply 21:52:5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