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私校叫public school。聽說很貴,但很多有經濟能力的家庭總是讓孩子去上。我不知道,這是否值得...
比利時的中小學,私立的,包括教會的和國際學校,公立的,包括區政府的和國家的。國家的最有錢,設備好;區政府的看上去最爛;私立的,很多是名校。由於比利時有一半甚至超過一半的中小學都是教會或國際學校,所以,私立學校除非特別的,並不是很貴。公立的,都是不要錢的。
我們的鄰居,都有些來頭。有個原美國惠普歐洲銷售總裁,女兒一直上的是聖瓊斯國際學校,相當於英國的伊頓公學,是比利時國王家的上學的學校。學費等等每學年2萬多歐元。他女兒很漂亮,有些像羅密施耐德;性格也好,很甜很有禮貌。她會講英語,法語,有些書卷氣,但不呆迂。總之,很好的素質。她的中小學學費,都是惠普付的。畢業後去英國上的大學,之後在恒生銀行上班,先是在倫敦,現在在巴黎。一直也就是雇員之類。她的丈夫,大學同學,是個有禮貌而文靜的英國小夥子。之後隨她去了巴黎。學法語,找到工作,同時又修了個master的學位。現在兩人30歲上下,結婚,有了個孩子,也在巴黎defense附近買了個小套房。巴黎房價是極貴的,但同類比,還是比倫敦稍微便宜點兒。
我們的一個好朋友,原台灣人。她三兒子在比利時的decent中小學畢業,在比利時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學士學位。他人長得不錯,性格溫和多禮,善解人意而體貼人,是個很可愛的小夥子。畢業後在德意誌銀行倫敦上班。現在已經是德意誌銀行倫敦的vice president。他也結婚了,妻子是他回台灣時認識的他媽媽的一個閨蜜的女兒。他們也有了一個孩子,也是30歲上下,最近在倫敦買了套房。頂樓住著個職業足球player,兩輛本特利停在下麵。
我想我已經講清楚了。說實在的,我不認為值得。相反,我倒覺得家長讓孩子從小上那麽貴的學校,萬一家教失敗,小孩子會眼高手低。記得08年,我們去紐約,那對情侶也在我們之後去了。後來我們問他們怎麽玩的,他們說,坐地鐵,到處走走,等等, 很開心。我們很驚訝:紐約那樣的都市,坐地鐵不危險嗎?出租車非常便宜啊!但又想想,他們這些年輕人,不過是工薪族,過去上那麽貴的學校,住在我們這裏的別墅區,那是爹娘的本事;現在他們自己,也就是這個生活水平而已。
所以,我對老公說,還不如從來就上中產階級,頂多是上中產階級的學校,這樣,走向社會後不至於看到那麽多平庸俗人而太失望而失落而失衡。再者,女人找男友真的重要,不能光看人好長相,實在要看前途,最好是年齡稍微大一些,能看出前途或已經事業稍有成績。否則,女孩子挺受苦的。女人吃不起苦,一會兒就老了。他女兒生了孩子又要自己帶,很幸苦,看上去老多了。美麗的確是要經濟條件的。
不知道大家怎麽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