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 La Boheme 波西米亞人 (另譯: 藝術家生涯)
作曲:Giacomo Puccini 普契尼
Casting:
Rodolfo:
Piotr Beczala
Mimì:
Hibla Gerzmava
Royal Opera House (ROH) 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劇院之一,倒不是因了她的名氣,也不是她的金碧輝煌,是劇場中的那種感覺,那種與生俱來的貴氣;每次欣然而至,都會讓平時鬧騰的我靜下心來聆聽冥想,忘記許多煩惱。ROH 每年有4個演出季,我最喜歡的是秋季演出,這一季的古典劇目比較集中,主角,指揮,樂隊也都是相當有水準的,從芭蕾舞,歌劇,到現代重編的劇目,幾乎有什麽看什麽。同樣的劇目也可以看2.3次,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風格,感觸也是不一樣的。
普契尼一生中有三部膾炙人口的歌劇作品:>,> ,>未完成。非常有幸都看過。
這次盛裝出席,觀看四幕歌劇:La Boheme (波西米亞人)
18世紀末,在巴黎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居住區,活躍著一群貧困的藝術家,傳達著波希米亞式的價值觀(即非傳統價值觀)和那種不受拘束,逃脫世俗價值的浪漫情懷。全劇主要有 6 位年輕人:詩人Rudolf,畫家Marcello,哲學家Colline,音樂家Schaunard,女裁縫師 Mimi 和女店員 Musetta。前2 幕是比較歡快幽默的情節和旋律,Rudolf 和 Mimi在聖誕夜相識,相愛;然而,現實是殘酷的,貧困,嚴寒,饑餓,猜疑,病痛將他們愛啟航的小屋打的粉碎,為了不給 Rudolf 增加負擔,為了愛,Mimi 決定分手,她不想讓 Rudolf 再見到自己憔悴的麵容。
後 2 幕是悲傷的,劇場中不時傳來淒淒的哭聲,真的。嚴冬將要過去,Mimi 整日咳嗽,肺病已經到了晚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她改變了自己的初衷,想再見 Rudolf 一眼,甚至希望死在他的懷裏。Mimi 蹣跚著來到 Rudolf 住的小屋,Musetta拿出自己的首飾,Marcello 拿出自己僅有的大衣,勸 Rudolf 去換些錢幫 Mimi 請醫生和購買藥品,但是這些都是杯水車薪,萬分痛苦的 Rudolf 看著自己空空如也的居室,和奄奄一息倒在自己懷裏的 Mimi,悲傷地唱到:我隻有愛,但是,Love is not enough to call her back……我的眼淚嘩的一下就流出來了。
普契尼曾言:“我不是寫大部頭的音樂家,我喜歡感受細膩的東西... ...” 這便是他流傳了百年的“小人物”,把每個觀眾都拉進愛的漩渦裏,悲傷地不能自拔。
Rudolf 和 Mimi 有很多精彩的意大利詠歎調和對唱,這是每個歌劇演員都夢寐以求的角色。本劇中的男女主角,Hibla Gerzmava (Mimi)的音色純正溫柔到位,十分舒服,男主角:Piotr Beczala(Rudolf)的音色寬廣,也是那種可以觸及到心靈深處的聲音。 "size does matter !" 兩位主角都過了75 KG,底氣十足,聲音委委婉婉,如訴如泣,贏得熱烈的掌聲。
歌劇是不朽的,但是世界上最美的還是人的聲音。
我再填個坑兒: 歌劇: La Boheme 波西米亞人
所有跟帖:
•
來這個,算新年晚會了----2010年
-franckleo-
♂
(58 bytes)
()
12/31/2009 postreply
08:59:04
•
最喜歡的片斷
-franckleo-
♂
(58 bytes)
()
12/31/2009 postreply
09:06:21
•
是我最喜歡的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已經看過3遍了。
-愚兒-
♀
(577 bytes)
()
12/31/2009 postreply
18:5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