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正在寫一篇親子係列文章,讀到郝蕾對辛芷蕾等獎項的影射,我有不吐不快的“衝動”。
郝蕾我談不上多了解,但我是看過她的幾部影片的,比如,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比如,浮城謎事。兩個故事我都不是很喜歡。隻是好奇秦昊,還有郝蕾。我還看過她的十三邀,說實話,都談不上很打動我。我也不知道是我的問題,抑或其他。
再有,就是看過她參與的,演員演技類節目的點評。這類節目我大體都看過,最喜歡的,還是於正、張頌文、張靜初、吳鎮宇的演技派什麽的。為什麽?因為,他們做到了,直接、專業,但依舊有溫度。我最喜歡的是,張頌文。他最真誠,也最有溫度。
郝蕾和他比,差了什麽呢?也許是她的,一出道即頂峰?點評風格直接,但咄咄逼人,我不是很喜歡。李成儒是郝蕾版的極致。我毫不懷疑他們的人品,但我質疑他們的情緒。是的,是人都有情緒,但在專業舞台上,不能讓情緒做主,繼而讓資質不如你的人惶恐。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
郝蕾也好,李成儒也罷,點評中帶有太多個人的情緒。我有理由相信,他們的成長之路上,太多的 criticize 的聲音。以至於,他們也有太多的 self-criticize ,繼而,容易被Trigger,再投射給他人。
郝蕾和李成儒,都是蠻真實的人,但不夠真誠。即,“真”字有餘,“誠”字不足,且很不足。他們的“真”,表現為,情緒直接、不掩飾。想說什麽說什麽,判斷和批評,基於自己的藝術原則,拒絕迎合和討好。這些都沒問題。但要命的是,他們缺乏“誠”,怎麽說?在關係中,缺少顧及與柔軟。說話鋒利,不留緩衝帶。忽略了,真話也需要方式。而不是,隻要我真,其他的,你活該承受著。我不喜歡,相當不喜歡。
究其原因,一定和童年成長經曆相關。過往或許被“虛假”傷害,因此便以“硬剛”來保護真實。如此這般,關係就容易疏遠,乃至破碎。所以,他們的兩性關係,多半是破碎告終,我是絲毫不意外的。
而張頌文,包括於正,還有吳鎮宇,還有張靜初,他們都給了我,自己真實,但能體諒他人的特質。所以,他們的節目,整體上是吸引我的。我想,他們也多半就是這樣的人。我喜歡這樣的人,也想成為這樣的人。
今天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辛芷蕾。辛芷蕾,其實,我了解得也不多。看過她“演員的誕生”中的表演,然後,就是,“花兒與少年”裏的她。再有,就是她在威尼斯電影節的獲獎感言。花兒與少年裏的她,給我好感,獲獎感言中的她,令我心動。我相信我的“真聽、真看、真感受”。這是一個相當真誠的人。雖然曆經困難,乃至艱辛,但她少有憤怒。她不僅真實,還真誠。這個在演藝圈,非常難得。
今天城頭娛樂版有篇文章,辛芷蕾郝蕾開撕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5/11/11/ent-280746.html
郝蕾的朋友圈,在我看來,是非常輕浮地點評了,幾大電影節的獎項。如同當年王晶對賈玲電影的點評,都令我非常的不舒服,就是有種居高臨下的模樣。賈玲的電影我看了,很打動我。你可以說你不喜歡,但請具體點出,你為何不喜歡,而不是那麽輕浮地蜻蜓點水。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9953/202403/8283.html(我當初的不吐不快)
辛芷蕾的“日掛中天”,我還沒有看過。但她能和張頌文同演這部影片,已經說明,她的演技在業界的被認可。看張頌文第一時間,發帖祝賀,我不以為,他就是“假惺惺”地表示姿態,抑或,這是我的影片,我有義務給個態度什麽的。我有理由相信,張頌文不僅認可,且欣賞辛芷蕾的。這是我對張頌文,這類人的認知。
辛芷蕾的獲獎感言,短短幾分鍾,我幾度落淚。她打動了我。她獲獎後的一些舉動,包括我前兩天寫的,杜雨軒對辛芷蕾的采訪,她的著裝,還有神情,都平靜而樸素。還有她的話語,非常有力,吸引我。連同她這次對郝蕾的回應:
她說,“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誰來運作?該跟誰運作?拿錢 運作嗎?還是什麽資本置換?可以運作的話,為什麽要 14 年,才給我運作了一個威尼斯的影後?為什麽要給我運作,而不是別人呢?”
她這裏說的每一句話,我都信任!
她還說,“我真的不知道,但我選擇相信簡單一點的事情:相信評委們是真的被表演打動,相信電影藝術,本身有它的純粹。
中國從不缺少優秀的演員,缺少的是讓他們發光的故事。我見過太多才華橫溢的同行,隻差一個機會。所以,每當有華語麵孔,在國際上被看到,我都會由衷的高興。
獎杯我會好好收著,然後,放下它,繼續往前走。“
以上的每個字,都那麽打動我,以至於此刻,我寫字的時候,我的雙眸濕潤。
親愛的辛芷蕾,我非常喜歡你。喜歡你的實誠,去回訪“花兒與少年”夥伴時,捧著那麽一大盆花,乃至摔了一跤。這是什麽,這是真心實意。喜歡你的真誠,獲獎感言上的每一句,都是那麽動人而有力量。喜歡你的純粹。如你的條件,如果想來事,也不用等這麽多年才出彩。喜歡你的平和。花兒與少年裏,你的情緒始終溫和,平穩。不是你幸運,有一個多好的童年,而是,而立之年,你已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辛芷蕾,喜歡你就表達出來,這是我的態度;郝蕾,不喜歡你的憤怒和居高臨下,我也要說出來,也相信,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