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職: “博士”一詞源自中國古代的官職,指精通某一門學問的官。(“學而優則仕(士)” )

ZT:中國古代對“博士”的定義

在古代,博士是一個身份代詞,最早其實是一個官職,起源於戰國時期的秦國。在《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記載“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在秦朝以後的每個朝代,也都存在“博士”這個官職。

秦漢時期,博士掌管史書典籍,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的管理員。當時的“博士”要比現在的圖書管理員要求更為嚴格,必須要學富五車通曉古今的人士,才能夠擔任這個博士。在漢武帝期間,更是設立了“五經博士”專門教授五經。

而到了唐代以後,又設立了國子、太學等博士職位,明清兩代也有“國子博士”。這些博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授傳統的儒家文化,輔佐皇帝。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