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劇大都是立場敘事,哪怕七大姑八大姨的倫理劇,言情偶像劇,有個對立在裏麵,角度是從某一方的。但不是他們不會拍高俯瞰的,相反他們可以拍的很好,譬如大明王朝1566,每個人包括對立方的雄心壯誌,殫精竭慮,努力心酸,無可奈何花落去都拍出來了,包括皇帝的,這個劇震撼了我好久,真正拍出了多方角力,這個方甚至包括了老天爺,時代,命運,又和歐美劇的工業化程式化不一樣,故事人物鋪陳的含蓄精妙,自然生活化。
諜戰劇我猜也是立場敘事,沒看過,因為受眾與上麵都更習慣這樣的,也是時代所需。
歐美劇人性敘事居多,拍戰爭會拍出己方的權謀,敵方的英勇,這其實也是一種宣傳,更高明隱晦,在以前收割了全世界人民的心,因為以前美國一支獨大,有那種雍容氣度。現在美國內憂外患,再拍這樣的估計美國人民自己都看不得勁。
無論哪種敘事,都是個角度,低角度專注一方的更偏重人的社會性家族性對抗性,細節清晰但不夠全局觀,高視角的更偏重人性人心普世性,立意高但可能失於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