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有意思的是兩個人吵架,寶珍全部都是現代理念,
“我要自己選擇人生,我想過得好有錯嗎?你是想要一個聽話的女人,我阿媽就是這樣一個聽話的女人,早早死了,阿爸馬上再娶…因為愛而結婚才是傻……誰都不能保證永遠不會變……”
徐慶曆暈頭轉向不知如何對答,觀眾看徐不求上進,每天打完工和工友吃喝玩樂,已和寶珍漸行漸遠。沒有上帝視角的村民認為寶珍嫌貧愛富,對她一臉嫌棄。
一件事的發生有幾種因素,隻強調一種或刻意誇大一種都不公平,可大多數人沒有上帝視角,都是根據個人喜好判斷事情緣由,警察調查案件尤為重要,在輿論壓力下,當年徐慶曆殺人案草草定案,有多少人拍手稱快,又有幾個人知道事情真相?
本劇不敢說的潛台詞通過退休警察的嘴說出來了。輿論,是一把雙刃刀,有時也會冤枉無辜。
目前分析,徐慶曆沒有真正殺人,富二代之死另有其人(尹昉一閃而過若有所思),徐在野外躲避富二代家族追殺時意外發現一輛摩托車拋屍,他翻出一個身份證,倪向東,相貌和他有些相似,於是徐決定改頭換麵。
徐在逃亡路上打零工生活艱難,難免小偷小摸,開始打架鬥毆求自保,應該是“東哥”的雛形,也有善良的苦命人同甘共苦,依然想著和寶珍的承諾,想去有海的地方。
劇中出現過寶珍曾經路過“甜蜜蜜理發店”,和細妹打過招呼。這段有點奇怪,我沒搞清楚時間線寶珍看上去還沒嫁富二代,徐慶曆還沒變成倪向東。
隨後最關鍵的劇情出現,曹小軍突然出現了。
到底是誰殺死路邊喝醉酒的鄰居?“他們找你一天了。” 鄰居說。當時我以為警察找的是倪向東,現在想,也可能是曹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