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這是我看到最好的一篇劇評。編劇抹去了殘酷,“打土豪分田地”,革命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暴力,革別人命,革自己命,砸爛舊

砸爛舊世界,翻身得解放!

土地,是作品的主題。若幹年後,土地國有化,貧農和地主的土地都歸零,平等了。但貧農和地主的爭鬥還在繼續,地主和兒子孫子,至少有三代人都受到了歧視。

土地,是農民命根子(寧老財是有些極端了),寧老財對日本人是交地保命,對共D也會是交地保命,他的本性是不會情願捐獻的,劇裏還說周圍地主紛紛捐地,那麽"打土豪分田地"又從何而來?

主動捐地的隻能是地主二代,像費文典之類的,接受了新思想,沒有經曆過土地積累的艱辛的,"崽賣爺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