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 禹和萬兩家煤老板之爭,孫一直在兩邊拿好處典型保護傘,禹因殺了3個人不得不暫時退出東平市,後來救下肇事的江遠,要挾江旭東為其重返東平鋪路。蘭是江的學生,受到暗示後積極配合,和另外幾個公檢法做實此事。
313 大案孫、薑已經是參與其中,洪、喬、李跟隨謝,謝被拉下水,洪同意李起訴,現在發現真相後悔不迭。
也就是說 蘭書記不是黑社會的保護傘,她是保護傘的保護傘。
下麵是網上看到的
《以法之名》對反派的刻畫很大程度基於係統性壓迫。舉個例子,蘭書記,哪怕觀眾不混官場,不在體製內工作,也會對這種人感覺很熟悉——
上位者目中無人包裝成的看似恬靜,冠冕堂皇的話裏裹挾大大小小的謊,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讓你很難從中判斷她到底是保護傘的保護傘,還是一個以冷漠維護自己立場的中立者。
所以《以法之名》明明在抓內鬼,揪誰是黑勢力保護傘,但是觀眾的觀感更像官場戲。即便你沒見過蘭書記這個級別的人,那肯定會見過學校裏衛道士那樣的教務主任,公司裏麵無表情的某個領導,一種來自發號施令的冷漠和壓迫。
在這種環境下抓內鬼,有一種帶領觀眾掀翻冰山的的爆發,肖申克式蟄伏的動心忍性。
大官壓小官,小官壓豪強,豪強壓普通人;
權力壓製度,製度壓手段,手段壓老實人。
這是《以法之名》寫係統內的惡。
這個思路怎麽樣?保護傘的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