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說要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或是來道德說教,而是說,這個世界是有另外的可能性的,前提是,你願不願意去嚐試。如今的年紀,我自己的孩子我都不會去說教,何況是外人。來這裏更多是為了分享心得,分享屬於我的那片拚圖。
你問我如此理想化,如何自洽。我不知道我需要自洽什麽。我經曆過的質疑多了去了,我從來堅持自己的活法。就好比,三十年高中同學會,班委會決定讓我籌備。我說,那麽多同學甚至萬裏迢迢聚會,我希望是真正的情感精神交融,而不是僅僅是吃吃喝喝玩玩而已。過程中,那個阻力啊,也是一言難盡。所幸班長是我的鐵粉,堅定地支持我的想法。事實也證明,二天一夜的聚會,每一個人的真誠分享,讓一切的不可能變為可能。甚至讓等著看笑話的鄰班班委們,也感慨我是如何做到的。
我的確是理想化,但我不是懸浮的理想化,是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所觀所想所得。所以,經得起質疑。當然,理想化行事是有代價的,就看你敢不敢了。其實,我認為更值得讚的,是勇氣。
我的親友裏,不乏把錢看得很重的。我和先生兩邊家庭都有。我先生是“淨身出戶”,我自己也是。父母去世後,我們都沒有去爭他們的遺產,提都沒提,盡管他們在世時,我們的財力付出是最多的。隻能說,我和先生,是一家人進一家門。先生看錢比我看得重些,他說,人是英雄財是膽。可盡管如此,他對我,對我的家人是舍得的。我對他家的事情是不多話的。他不爭我不語。
想說,我的理想化是建立在看清人性的基礎上,所以不難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