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北上》:出乎意料的精彩之作
早在電視平台上看到電視劇《北上》的劇名,但不知為何一直沒有點開。昨晚看完《黃雀》的最新更新,意猶未盡,隨手點開了《北上》,沒想到一口氣看了五集,忽然有種欲罷不能的感覺。要不是因為時間已晚,劇集尚未更新完,恐怕還會繼續追下去。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極具吸引力的電視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主演中能叫上名字的不多,如歐豪、白鹿、胡軍、李乃文等,其他演員雖麵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部劇中見過,但總覺得似曾相識。
我習慣以1.25倍速觀看電視劇,通常不會影響理解,即便在電視機旁走動,甚至做些其他事情,回來後仍能無縫銜接劇情。畢竟如今許多電視劇節奏緩慢,甚至有注水湊集數的嫌疑,快進觀看反而顯得更為自然。然而,這次觀看《北上》,仍啟動了1.25倍速,但忽然覺得有點跟不上節奏,無法再像往常那樣隨意走動,必須專心投入。這正說明這部劇與眾不同,不流於表麵,一切落地生根,以真實的生活畫麵,在平淡中展現火熱的現實。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開篇兩集中的小演員們。每次看到童年場景,都會觸動我內心深藏的回憶。盡管這部劇的故事始於2000年,而我那時已出國十幾年,對當時的中國社會缺乏切身體驗,但這並不妨礙這些陽光、活力四溢的孩子們吸引我的目光。導演獨具慧眼,選擇了一批質樸可愛的童星,尤其是小夏風華,她剪著男孩頭,讓我誤以為她在劇中是個男孩。她帶著馬思藝四處奔走,熱情介紹鄰居各家的那一幕,簡直絕了。她的台詞不像是死記硬背,而是自然流露,與環境渾然一體。當然,後期製作可能也有所助力,但這位小演員的表演確實令人難忘。
小夏風華對馬思藝的熱情讓人感動,她拉著她、摟著她、拽著她,起初讓我覺得,一個十歲男孩對新來的女孩如此親近是否有些過分。然而,當孩子們從河裏遊泳探出頭時,已由成年演員接替——七年後的夏風華成了白鹿。這時我才意識到自己誤會了:難道華子中途經曆了變性?不得不去查演員表,才發現自己鬧了個笑話,華子本就是個女孩。難怪她對馬思藝格外親近。頓時釋然,不再錯怪導演,而是責怪自己的“眼拙”,竟把一個假小子當成了真男孩。
這些一起長大的孩子,他們之間的深厚情誼令人動容。有幾個瞬間甚至讓我眼眶濕潤。比如,他們湊錢給新來的馬思藝買新書包;高中時期,又竭盡所能幫助她籌款。還有警察在小飯桌上講述謝望和父親的往事,揭示了謝父的豪情與仗義。雖然表麵上謝父與警察時有衝突,但在關鍵時刻,他總是無私地支持警察。當警察的母親生病住院,他冒著失去高考機會的風險,日夜照顧母親。此時,謝父拿著一遝錢踢開警察的門,將錢塞給他,並斥責他離開學校:“這是唯一可以改變你命運的事情。”
乍一看那疊錢,以為至少有幾萬,結果全是小額紙幣,總共才六百多元。然而,警察卻感慨:“那是1987年啊,這可是非同小可的錢。”確實,1987年我在國內大學教書,每月工資也就六百多元。正是這些細膩的生活細節,讓人物性格鮮活立體,展現出他們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真性情。
此外,劇中的表演極具真實性。演員們毫無刻意表演的痕跡,他們並非在“演戲”,而是沉浸在角色之中,自然地展現生活的點滴。相比之下,那些過分關注自身形象、缺乏人物塑造深度的演員,在這裏顯得黯然失色。這部劇的表演層次明顯更為高級。
希望後續劇情能夠延續這樣的風格——腳踏實地,真實生動,讓人物鮮活地展現在觀眾麵前。讓故事本身去感染人,而不是靠油頭粉麵、濃妝豔抹的虛浮表演博取關注。
期待這部劇後續的精彩呈現。
2025.3.21 於美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