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同名小說是我人生的第一本武俠小說,從此為我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也讓我有了一個武俠夢。
國內是大年初一就開始放了,很多小夥伴相信也通過不同的途徑知道了概況。為了防止被劇透或者有了先入為主的偏見,這個月我硬是關閉了所有的社交媒體軟件。並在北美AMC上影的第一天就先睹為快。
這不是一個容易講好的故事。有射雕電視劇的珠玉在前,要怎麽才能夠在大銀幕上把百萬字的內容在150分鍾內呈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武俠夢,也都有自己的疑問:九陰真經真這麽厲害嗎?降龍十八掌是什麽樣的?怎麽這麽難練?華箏和黃蓉兩個頂級的白富美憑什麽會喜歡郭靖這種傻小子?郭靖到底是大智若愚還是大愚若智?
片長近兩個半小時,可是我完全沒有感覺到時間的流逝。
先說本劇的編劇和導演徐克先生,故事很完整,節奏張弛有度。幾個戰爭的場景都很震撼,非常宏大壯觀,從一望無際的蒙古包到金戈鐵馬和槍林刀樹,無不展示了戰爭的殘酷和血腥。而武俠打鬥場麵更是徐克的舒適區,郭靖和西毒的打鬥堪為近年之最,不負徐克武俠宗師的盛名。(說個題外話,最後列出的密密麻麻的的工作人員名字大概有上千個,難以想象,還得是徐克啊)
他也是很出名的細節控,從一開始的戰爭中穿插的回憶就清清楚楚地講述了郭靖和黃蓉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也交代了為什麽郭靖和黃蓉會分開的緣由。千裏茫茫若夢,雙眸粲粲如星,塞上牛羊空許約,燭畔鬢雲有舊盟,蒼茫踏雪行。裏麵的風車也好,蒙古語的標記也好,用來引雷電的祭拜香也好,都在最後兩人相擁的那刻告訴我們:哪是什麽緣分?有的不過是相愛的人不懈的堅持和努力,更是彼此的信任和永不辜負。還有一個前後呼應的是開始就強調蒙古人的箭術,到最後大汗那支穿透西毒的箭,無一不告訴我們為什麽蒙古的鐵蹄可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了。
再說徐克先生的幾個主要人物吧,他的大汗就是我想象中的大汗,我曾經看過AI根據畫像模擬的成吉思汗,和影片中的人物可以說是一模一樣!無論是麵相身量還是氣質都是神還原。我尤其喜歡那裏《旋風沙》這首蒙古歌,獨特的語調配上深情的旋律,不難理解為什麽他至今仍然被傳頌。
徐克還是個重塑人物的高手,比如說華箏吧,相信從此以後這個版本的華箏會是該人物的天花板,類似於林青霞的東方不敗。剛剛從西毒手下搶救回黃蓉的時候華箏果敢堅定,舉手投足完全就是草原公主的英姿颯爽。而當得知自己未婚夫回來之後馬上又柔情似水地梳妝打扮起來。他的黃蓉更是一種顛覆吧,沒有華服美妝,整個故事裏麵她都是素麵朝天,幹幹淨淨的象雨後的花瓣上的露珠,荊釵布裙難掩她的靈動柔美。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這一個版本的郭靖。可以不誇張的說,這個郭靖是最符合我想象中那個在蒙古長大又被中原人教育成功的英雄。影片裏麵的郭靖魁梧健壯,雄姿英發。打鬥的時候卻又身形飄逸,行雲流水。對待感情拿得起放得下,在以為和黃蓉有著血海深仇的時候他可以幹淨利落地離開,也可以在華箏含羞告知婚約的時候立刻告訴她已經有了喜歡很多很多的姑娘,不拖泥帶水。他把家和國看的非常透徹,救大汗是因為他在草原長大,大汗是他的義父,身邊的人都是他的安答,但是在大汗命他領兵攻宋的時候又能夠果斷拒絕,因為他是宋人,那是他的國家。我想,隻有這樣的郭靖,才能夠讓那麽驕傲的草原公主苦苦等待,也值得黃蓉不遠千裏一路追尋吧。
俠之大者,為了國家,更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人。郭靖練習武功本來就是為了保家衛國,不是為了爭當霸主不是為了一己之私。影片最後隻講到了蒙古人退兵就結束了。在時代的洪流中個人的力量是如此微不足道,哪怕你已經練成了絕世武功最後不還是以身殉國嗎?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郭靖和黃蓉在戰爭的血肉磨盤下是如此渺小,又是如此偉大。也許,大家和我一樣,看到最後,跟隨著華箏那兩隻白雕的高飛,心裏隻剩下惆悵和感傷。
祝我們的武俠夢永遠不老。也祝同好們和郭靖一樣堅守理想,愛人永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