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傳】是很多武俠迷的心頭好,也是我繼【書劍恩仇錄】之後看的第二本金庸小說。這次的改編,徐克的核心是俠之大者,所以選取的是射雕的34回到40回。今年的上映在激烈的競爭中拿到了目前6億5的票房,也取得了巨大的聲浪。
網上找的一段介紹,挺全麵的。
《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是由香港著名導演徐克執導並編劇的武俠電影,改編自金庸經典小說《射雕英雄傳》第34至40章,聚焦郭靖與黃蓉守護襄陽的俠義故事。以下是關於該片的詳細介紹:
### 1. **基本概況**
- **導演與編劇**:徐克自編自導,這是他繼1990年代《笑傲江湖》係列後再次執導金庸武俠題材電影。
- **主演陣容**:肖戰飾演郭靖,莊達菲飾演黃蓉,梁家輝出演反派歐陽鋒,胡軍飾演洪七公,蔡少芬則扮演郭靖母親李萍。
- **製作與預算**:製片方為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預算3億人民幣,拍攝於2023年7月至12月,取景地包括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的上都影視城。
- **票房與上映**:2025年1月29日(春節檔)在中國大陸上映,票房達6.37億人民幣,成為華語武俠片票房冠軍,國際發行由索尼影業負責,於2月下旬登陸北美、東南亞等地。
---
### 2. **劇情核心**
電影以南宋末年蒙古南侵為背景,講述郭靖從蒙古草原到中原武林,成長為“俠之大者”的曆程:
- **成長線**:郭靖自幼在蒙古習得絕世武功“九陰真經”和“降龍十八掌”,因身負重任返回中原,聯合武林力量抵抗蒙古大軍。
- **情感線**:郭靖與黃蓉相識相戀,兩人在戰火中相互扶持,共同化解危機。黃蓉的機智與謀略成為郭靖的重要助力。
- **衝突高潮**:襄陽保衛戰中,郭靖麵臨蒙古鐵騎與武林內奸的雙重威脅,最終以“為國為民”的信念說服成吉思汗退兵,守護南宋邊關。
---
### 3. **改編特色與爭議**
- **原著改編**:影片聚焦小說後半段(第34至40章),省略了楊康、周伯通等角色,重點刻畫郭靖的俠義精神與家國情懷。
- **敘事節奏爭議**:部分觀眾認為電影壓縮過多情節(如江南七怪之死、黃蓉成為丐幫幫主),導致角色動機缺乏鋪墊,對未讀過原著的觀眾不夠友好。
- **視聽風格**:徐克延續了標誌性的武俠美學,如水墨風場景設計、書法字幕,並融入戰爭大場麵與超現實武打特效,被評價為“超能力武俠”。
---
### 4. **評價與反響**
- **正麵評價**:影迷稱讚影片的武俠情懷與視覺創新,尤其是《鐵血丹心》配樂喚醒經典記憶,郭靖與歐陽鋒的決戰戲份被形容為“瘋批胡鬧但酣暢淋漓”。
- **爭議焦點**:肖戰的演技獲部分觀眾認可,但莊達菲的黃蓉被批評“缺乏靈動”;此外,部分情節邏輯(如黃蓉輕易獲得丐幫幫主之位)引發討論。
---
### 5. **幕後與意義**
- **徐克的武俠回歸**:影片被視為徐克對武俠類型片的再探索,結合曆史宏大敘事與個人英雄主義,強調“俠之大者”的精神內核。
- **文化輸出**:國際發行計劃凸顯中國武俠文化的全球影響力,索尼影業將其定位為“東方奇幻史詩”。
綜上,《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是一部兼具商業野心與藝術嚐試的武俠大片,雖在敘事節奏和角色塑造上存在爭議,但其視覺創新與家國情懷仍為觀眾提供了獨特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