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古道西風瘦馬,大漠孤煙。不必多說東方美學確有其獨特的魅力。對人的審美呢個花入各眼,可以理解。國人一般對女性喜歡白細弱,櫻桃小口病柳扶風。但國人對男性的審美我一直都覺得有點不太對勁: 小說戲曲中偏愛弱不禁風的白麵書生比如西廂記中的張生杜十娘中的李甲不勝枚舉,連三國這樣的講究武力值的也有些對小白的偏好,比如描述白袍小將趙子龍,人中錦繡的馬超。 娛樂圈當下男演員就更不對勁,陰柔有餘陽剛不不足。好像還是喜歡白細弱小白臉。 記得好一陣子前,從韓國刮回中國一陣妖風,好家夥,幾個年輕男性染個各色頭發,描眉打眼,畫著紅唇。眼線比女演員都深,不辨雌雄。 我記得有一次手欠打開一部劇,OMG。起初我以為男主是 女扮男裝, 後來知道那確實是個男的,大流量。錐子臉小嘴巴,把我給膩歪的,一分鍾那個都沒看下去。後來好像高層也看到了這古妖風, 擔心陰陽失守,國將不國。 就把這風給愣給壓了下去。一時間, 鮮肉們都急著轉型努力表現陽剛,演什麽軍人警察啊,這是令人歎為觀止好不熱鬧啊。
由於東亞人基因,和西方的沒辦法比,不能希冀他們都像施瓦辛格史泰龍那樣硬漢, 但還是希望他們是他們,而不是她們。我覺得陽剛氣是一種氣質,並非非要長的五大三粗,沒有虯髯大須也可顯得陽剛:比如身形體態挺拔硬朗,目光堅定,沉著冷靜 ,舉止大方,性格豁達疏闊。不要像一些男流量那樣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目光飄忽做嬌羞女兒態。
縱觀娛樂圈,陽剛的不多: 薑文,段奕宏,張豐毅,高什麽翔 (演王瀝川的好像已經去世了)黃謹瑜,台灣有一個中日混血的忘了叫啥了,林誌玲的老公也不錯, 等等等等還不錯
影視製作中,我喜歡胡一刀胡斐父子,黃日華的蕭峰,對段譽這種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