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eibo.com/1695194012/5048500658636628
追完《玫瑰的故事》,劇情低開高走,多虧自己耐著性子看完了玫瑰年輕時的劇情。
把人生的時間線拉長,突然就能接受年輕時的肆意狂妄,輕浮淺薄、更能對比出閱盡千帆後的沉著放下、放眼未來的留白與希冀;
很多人不喜歡的初戀感情線,認為膚淺,毫無靈魂交融。但老實說、這不就是年輕懵懂時第一段愛情的底色麽?還能指望它多深刻多有靈魂共鳴?
最深刻的是第三段感情線,生與死的真實,美好又殘酷,如今國產劇裏很少見到這樣的感情線刻畫。
玫瑰寫給小初的第三封信,就完全揭露了玫瑰這位國產劇少見女主的人格底色:
【希望你回首半生時能像我一樣,慶幸自己有過那些遍體鱗傷卻酣暢淋漓的經曆,而不是在安然無恙中度過一生】,
這樣的人生觀實在是令人歎服,起碼在座的大部分你我都做不到,如果是我,我多半是會想辦法勸服Ta安安穩穩最重要、甚至還會如某些差評認為【你這不就是作麽】,
所以我們不是玫瑰,
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玫瑰也是如此,能經曆這樣酣暢淋漓的人生,勢必是有一定的天賦與運氣兜底的,但我並不認為這樣的設置懸浮沒有意義,
玫瑰這樣的角色有自己的愛而不得,有自己的痛苦迷茫和失望,
隻是,能夠成為主角的人生,一定是無法讓普通人完全代入的,如果要求一個劇本裏主角經曆的一切都符合觀眾們經曆的人生,比如很多評論裏吐槽的“長得漂亮怎麽可能不知道拒絕別人?”“剛上班怎麽可能穿的這麽張揚?”“老板上司怎麽可能對你這麽青眼有加?”
這也太無趣了,
我依舊會好奇,如果有這麽一位老天爺賜予了一部分好運的女人,她會經曆什麽樣的人生?這段人生和你我的人生底色,命運規律有何種交匯之處?
我看到了這樣的交匯,感受到了一種【不普通但可以普遍】的人生底色,
雖說女性成長不一定要依靠親密關係,但女性成長(或者說任何一個性別的成長)一定脫離不開親密關係,
整部劇著重刻畫了兩性情感的人生部分,確切地說,它塑造了一位,【人生課題】與【今生業力】落腳點在親密關係上的的女性角色,
作為觀眾,我願意接受這樣的角色塑造,
我不接受的是,沒有能力挖掘親密關係與兩性情感的底層邏輯的呈現;也不接受為了迎合現在的所謂女性主義覺醒,刻意避開兩性關係在女性人生中的呈現,空喊“男人都無能,事業最重要,賺錢最重要”口號的劇。
除此之外,蘇蘇,Tina這些女性角色的刻畫也是我非常欣喜的,
作為一部時長隻能限於38集,時間跨度跨越人生幾十年的女主劇、對我這麽一個有自己的事業,戀愛十幾年結婚六年的三十歲女觀眾來說,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人生內核。
#玫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