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了一遍,真是有才有顏。我把他的最新影評貼上來了

來源: 老樹梢 2023-06-02 14:04:3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0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老樹梢 ] 在 2023-06-02 14:05:44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

 

 

張三堅回來了 2023-06-02 11:06

 

 

選擇最近看了一部很有趣的電影《伊尼舍林的報喪女妖》(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給自己倒了半杯紅酒,細細咂摸光影世界裏的波瀾意興。真是夠荒誕、夠瘋狂、夠無厘頭的,跟之前看的紀實類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不同,這部電影反其道而行,刻意製造極端矛盾,炫技般打磨命運中意想不到的安排,現實中有多怪誕,電影中就有多少種可能性。這股火山之下的洶湧暗流在愛爾蘭遼闊壯麗的海島上顯得格格不入又恰如其分。我在想造成這種對立與極度反差的原因大抵是源於不同的選擇,選擇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世界或者自我,介質不同,成分不同,自當如水流般飄向各方。

 

戰爭與和平 故事發生在愛爾蘭西部的島嶼伊尼舍林,臨海升起炊煙的小屋,翠微蒼蒼山穀瞭望,悠揚的風琴隨風飄蕩,一角湛藍海灣裏的浪承載著漫長的日光,溫吞的晚霞沉澱天際與人際間的日常。沒錯,就是在這麽一個令人心向往之的理想棲居地,當人們站在海邊,海風吹拂臉頰,聽到的卻是什麽呢——來自對岸的槍響聲。一邊是桃源,一邊是戰火;風琴伴著炮聲;這一邊的心曠神怡伴著對岸的流離失所;海島的白牆紅門足夠耀眼,對岸的鮮血就有多悲憫。

 

對於英倫三島的政治隱喻,植入曆史上真實愛爾蘭內戰事件,內戰分歧、社會割裂,從共生共榮到彼此殺戮,鬥爭打破了和諧……‍‍

 

割裂與追問再說到故事主線,兩位男主Padraic和Colm原本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一天Colm毫無征兆的與另一位割席斷交,麵對Padraic的窮追不舍,Colm相繼砍下自己的五隻手指相逼,而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他們也做出不同的選擇,通向不同結局。

 

影片開頭以一連串的發問把觀眾快速代入劇情,“你們吵架了嗎?我們吵架了嗎?他為什麽不給我開門,難道我們吵架了嗎?”,導演在對於兩位男主的關係呈現上非常有意思,他沒有通過舊日重現或回憶的方式介紹兩位男主之前有多麽要好,而是通過旁觀者的一係列反應——男主的反應,男主妹妹的反應,酒吧裏人的反應……透過不斷的重複行為來論證他們之前的人物關係。

 

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有一節課教表演訓練的老師讓一位同學坐著,其他同學需要通過自己的表演把坐在那裏的人逗笑。我們使出渾身解數,有的成功了,有的沒有成功,後來老師告訴我們一個方法,其實隻要把一個大家看似很愚蠢無厘頭的動作一直重複、一直重複,就會不斷給人加深記憶,從而達到逗笑別人的效果。想來如果我當時不斷重複“我們吵架了嗎、我們吵一架吧”,或許也能逗笑那位同學

 

說到斷交的理由,Colm忽然感受到生命的流逝而自己一事無成,於是決心切斷與Padraic浪費光陰的交流,選擇投入自己的音樂創作中。但從觀眾聽了他演奏後的反應和他並不清楚莫紮特來自於哪個世紀可以看出,從理論和實踐上,或許他並不具備成為一名出色音樂家的天賦和能力。而且,為什麽切斷的是手指?左手的手指對於小提琴演奏來說是最重要的部分,手指意味著音樂,意味著他對於藝術的夢想,怯怯麵對荒寒事實,他選擇通過自殘的方式切掉心中的不甘,斬斷了在碌碌無為中生出的焦慮,其實也是一種對於遠方與理想的割席,這樣就終於不用拉琴了,送給了自己一份釋然與解脫,但這種選擇也把懊悔與痛苦強加到最好的朋友身上。別人問Colm創作出的曲子叫什麽名字,他試圖尋找一個有意義的答案,最後卻寡然說“就叫伊尼舍林的女妖”“有什麽含義嗎”“沒有,因為聽起來感覺很厲害的樣子”。當一個“藝術家”自己都說不清楚作品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是否還能被稱之為好的作品?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導演也將這種荒誕諷刺延伸到影片之外,電影名也選擇了這個名字,雙重黑色幽默詮釋存在主義與否。同時我在想,完成一個作品的核心是什麽呢?一個聽上去很偉大的命題?不是;看上去很引人注目的表現形式?也不是;好的內容來自於紮實的基本功與日複一日的重複練習,在打造偉大的彼岸時先鋪好腳下的路,這樣就不用向眾人粉飾描繪其意義,它的本身就是意義所在。Padraic的選擇呢?當男主倆關係在沒有破裂的時候,Padraic會如常在兩點的時候喊Colm去酒吧喝酒,而現在的兩點卻要去燒了Colm的房子,這是他選擇為自己的驢子複仇的方式。

 

當善良的人被點燃憤怒的火焰激起內心深處的危機與孤獨,導演用一種看似沒有強烈衝突的手法去表達影片裏細微簡單的人際關係,每個人都有各自突出的性格,用最簡單的敘述方式表達道理,沒有過多的華麗的磁場,沒有過多的衝突矛盾的故事情節,卻能引人深思。兩位男主有各自的執念並做出各自的選擇,平靜的小島流淌著荒蠻的日夜,不去論證正確或錯誤,偉岸或促狹,就像故事結尾說的“這一切都不算了結”。

 

小島與遠行Padraic的妹妹看遍了這一切後,毅然決定要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鄰裏毫無邊界感的打聽與閑聞,離開彼此折磨與精神畸變的荒蕪文明,這個小島看似一個遺世獨立、歲月靜好的世外桃源,但其實也是一個微縮社會。有倫理扭曲的暴力警官、有色厲膽薄的巧言神父、還有熱衷於閑言碎語的雜貨店主,當人與環境無法達到和諧的平衡關係,她決定離開,小島與遠行也是一種選擇。

 

人是無法棲居在橋上的,所以我們通過鬥爭、發展、徘徊、尋找為自己造起一座座橋通向想要抵達的彼岸,橋就如每個人的選擇。開啟造橋事業的浩大工程,遇到湍急水流如同道路中的荊棘,每往前鑿開一尺就如同開辟自己鬱鬱蔥蔥的命運之路。你可以選擇沿固定軌跡運行,如天際之星,不疑專注穿行人間;你可以選擇在麵包與寶石中燃燒,濃墨重彩花中消遣酒內忘憂;可以選擇梁園月或者洛陽花,這是每一座橋的形態與穿行價值。但橋總有寬高長直、承重的基礎標準,那選擇的標準是什麽?以自由平等為上限,道德基準為底線,我們做出每個選擇的標準與原則大抵是尊重他人的悲傷,不以傷害他人為前提。結實理想的橋可以將一座座孤島相連建立起文明形態的產物,但若為己逐利的華麗橋梁密密麻麻地堆砌,不惜搶占他方基柱,短兵相接誓要爭較高低寬窄,各自閃著金燦燦刺眼的光,平麵的湖麵難以承載荒謬的景觀,最終我們可能誰也上不了岸。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