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合國介紹國際婦女節的網頁上, 把“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歸因於20世紀初期一係列的婦女運動大事,如1908年美國紐約市女工的鬥爭、俄國女工在1917年二月革命中的英勇鬥爭等等。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各國在這段時間相繼出現女權運動,此段時間的女權運動目標主要在爭取女性的選舉權、受教育權、勞動權等,也被稱為女權主義運動的第一次浪潮。
《婦女參政論者》講述的就是這樣的故事,該片於2015年在英國上映,講述了20世紀初英國女性為爭取政治權利的努力和犧牲,由一係列真實事件改編而成。在國際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與大家分享這部電影,以紀念一百多年前為女性權利而抗爭的先驅們。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EmmelinePankhurs),英國女權運動代表人物、政治活動家,是英國婦女參政權運動的奠基者之一。她因組織英國女權運動和幫助女性贏得投票權而廣為人知。
埃米琳·潘克赫斯特成立女權運動組織“婦女社會政治協會”,以“行動而不是嘴動”為口號,發起各種抗議活動,促使社會關注婦女平等參政的權益。以她為代表的英國女權運動家不惜以自己的自由和生命為代價,為婦女爭取選舉權。在她們的努力下,“人民代表法案”於1918年2月6日獲得議會通過。從此,年滿30歲且擁有財產權的英國女性被賦予選舉權。1928年,即潘克赫斯特去世之年,英國21歲以上女性終於獲得與男性同等的選舉權。
電影簡介:
1913年6月4日的葉森德比賽馬會上,為了喚起英國及國際社會對英國女性投票法案運動的關注,同盟的激進分子艾米麗·威爾丁·戴維森(EmilyWilding Davison)懷揣著“給女性投票權”(“votesforwomen”)的紫白綠色橫幅衝向了王室成員的賽馬,自戕於國王喬治五世的馬蹄下,不治身亡。這一事件使婦女爭取投票權運動連續數日占據報紙頭條。而在這之前,婦女社會與政治同盟以各種方式試圖吸引社會對於女性權益的關注和支持,卻都以失敗告終。而這一次,全世界的媒體鏡頭終於都轉向了她,進而轉向了她所代表的群體。
1999年,《時代》雜誌將她評為20世紀100位最重要人物之一,稱“她為我們這個時代塑造了一種物體觀念”,並“將社會推向了一種無法回頭的新格局”。她的激進策略受到廣泛批評,曆史學家對其有效性持不同意見,但她的工作被認為是在英國實現婦女選舉權的關鍵因素.
- 祝《Lady》們節日快樂!
- 《烏蘭巴托之夜》:丹正母子原生態天籟,幹淨空靈
- 電影推薦|Accepted《錄取通知》我們每個人都該相信自己擁有無限潛能
- 祝《阿哥阿妹》情人節快樂!
- 【元宵節快閃】一首《紅棗樹》歌曲勾起遊子思鄉之情
- 《隱形的翅膀》祝大家新年快樂!夢想成真!
- 電影《廊橋遺夢》主題曲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此情不移】
- 《平安夜》裏話平安,祝願大家平平安安!
- 【決戰世界杯】《曾經的你》是對青春歲月的懷念之歌和無悔的宣言!
-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飽受爭議的婚外情,是人性之下的伊甸園之戀
- 榮獲第61屆格萊美最佳歌曲獎的《You Say》(你說),令人淪陷的歌曲!
- 【勵誌電影】《傳奇誕生》:做真實的自己,用愛與鼓勵為信仰護航
- 感恩節感謝上帝我還活著,《我不能要求更多》
- 【11.11】催淚神曲《Say Something》,感受離別的撕心裂肺
- 【正能量電影】釋懷仇恨,用愛撫平戰爭創傷的電影《戰火球星》
- 【心跳萬聖節】暖場,Steve miller Band的《Abracadabra》
- 【健康飲食】魚的這兩個部位含有最聚集的omega-3不飽和脂肪酸,但80%的人都扔了!
- 【勵誌電影】獲得了6項艾美獎的美國電影《Door to Door》“永不放棄”
- 【名人名作】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Imagine》
- 【成長勵誌動漫】《恐龍當家》一部大人孩子都能看懂、看哭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