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播出一集,就讓我心梗 + 心疼?
《喬家的兒女》才播了一集,就把我給整心梗了。
如果說蘇大強是正午劇裏的渣爹巔峰,那如今的喬祖望怕是蘇大強見了都甘拜下風。
喬祖望這個渣爹啊,讓人恨不得鑽進電視中打一頓才解氣。
身為一家之主,成天不著調,樂當甩手掌櫃,自私冷漠又愛耍無賴。
妻子作為高齡產婦,辛苦懷了第五胎,在醫院待產的時候他居然還有心思打牌。
小姨子找上門,他輕飄飄來了一句:" 生就生唄,哪個女人不生孩子 "。
好不容易肯動身了,路上又嫌棄妻子選的衛生所遠。
殊不知,之所以選遠的還不是因為近的貴住不起,為了省錢,妻子一個人挺著大肚子走過去的。
自私就算了,連親骨肉他都無視。
妻子生了五孩後難產去世,為了賴掉住院費,喬祖望撒潑耍賴就是不想給。
要不是姨夫來付錢,剛出生的小兒子七七就要被他直接丟在了醫院。
小姨子想給姐姐花點錢買個好點的骨灰盒,喬祖望一臉不情願:" 死都死了,一個破骨灰盒子還要五塊八塊!"
看看,說的是人話麽。
這還不是最氣人的。
妻子不在了,他一個大男人就養不了孩子了,隻顧自己吃好喝好,不管孩子死活。
幾個孩子,隻管生,不管養。
剛出生的小兒子,沒有母乳也不給買奶粉,米湯加點糖就對付了。
一碗蛋羹自己吃了大半,就分了幾筷子給四個孩子吃。
老婆用生命換來的小兒子,他嫌麻煩,用一個月 7 塊錢的生活費扔給了小姨子。
本就家徒四壁,攤上這種 " 汙糟爹 ",喬家的孩子們是真的慘。
母親在的時候,日子尚且能過得下去,沒有了母親的嗬護,幾個孩子連頓飽飯都沒有。
往裏開水裏倒點醬油,再用根筷子挑點豬油攪攪,就是 " 神仙湯 "。兄妹幾個,一人一碗。
鍋開了米湯盛出來,放點糖,是喂給小弟弟七七的 " 奶粉 ",其他幾個孩子隻能眼巴巴看著饞得舔碗。
父親是個不靠譜的,喬一成身為長子,不得不小小年紀就扛起了照顧弟弟妹妹的重擔。
喬一成多懂事啊,父親靠不住,所有苦隻能自己往肚子裏咽。
外表看著那麽堅強,內心也敏感、柔軟。
母親去世時,他怔怔地望著母親遺像,鄰居說他心硬,就是不哭。但聽到別人對母親的閑言碎語,他終於忍不住哇地一聲哭出來。
喬二強是家裏的貪吃鬼,偷偷在家裏養蘆花雞,帶著妹妹上街賣雞蛋。
一手養大的蘆花雞不幸一命嗚呼了,二強那麽貪吃的人,看著雞湯難過得一口沒喝。
喬三麗和大哥很像,從小就懂得幫家裏分擔,再餓再饞也舍不得吃那一口豬油。
喬四美天真爛漫、古靈精怪,但看到大哥為剛出生的弟弟熬米粥時也會說:" 七七喝米湯,我舔碗好不好 "。
這一幕幕,看得人又氣又想哭。
一邊被喬祖望氣炸,另一邊又被幾個孩子感動到哭。
而以上,僅僅是《喬家的兒女》第一集內容,幾個孩子小小年紀如何將生活繼續下去。
喬家的日常,開篇即高能。
不難看出,本劇主要以喬一成為主視角展開,去呈現自己和弟弟妹妹們幾十年的成長曆程。而且年代跨度非常大,從 1977 年的南京到 2006 年初。
但正午陽光的劇總是讓人充滿驚喜,劇作展現出的年代感使人信服。
陳舊的燈泡、斑駁的春聯、報紙糊得窗戶、昏暗的煤油燈光、搪瓷缸裏的紅綠牙刷,喬家牆上掛著的簸箕、雞毛撣子,街上的老式三輪車,瓦片房、防震棚 ...
場景還原、細節到位,這些幾乎精準的複刻,一下子將觀眾拉回到舊時光裏。
還有那冒著熱氣的飯菜,煙熏火燎的灶台,孩子們因賣雞蛋與街道治安產生的矛盾,哭得歇斯底裏的畫麵,令大家感受到這才是我們接地氣又一地雞毛的瑣碎生活。
《喬家的兒女》裏,沒有什麽強烈的戲劇衝突,也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
就是這些看似家長裏短的小事,道盡生活的辛酸無奈,以及平凡人生活中最熟悉的煙火氣。
這種於細枝末節的場景,都是某種你我不願意品嚐的真實,卻直擊人心,惹人淚目。
這也是為何僅播出一集,就能觸動到觀眾的原因,因為它真。
拍出了平凡人生活的煙火氣和一地雞毛;也拍出了那個時代裏,小人物的哀鳴和困境。
喬一成既當爹又當哥,才 12 歲的他也會對生活不甘。
前一秒還在放空自己,後一秒看到弟弟妹妹們湊過來,笑容瞬間消失了,他也會偶爾覺得弟弟妹妹們是拖油瓶吧。
在得知家裏的下蛋母雞保不住命時,二弟哭得稀裏嘩啦,一成早已知曉那無力改變的事實後,也隻是心疼地抱住弟弟,一言不發。
他也會羨慕表哥,能穿一雙嶄新的白鞋子,自己隻能在晚上默默拿粉筆塗髒鞋子。
劉琳扮演的小姨,對姐姐家出錢出力,對姐姐留下的這幾個孩子,始終放心不下。
可在那個生活困窘的年代裏,她也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找姐夫要個姐姐的物件留念想,最後閃閃爍爍要了一個姐姐收了多年沒舍得用的紅帳子。
姐夫想把七七扔給自己時,她會想到自己不能白幫忙,和姐夫討價還價要生活費。
喬家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很多普通中國家庭的縮影,兄妹五人也是那個時代最具普世性的年輕人。
當外部大環境時代的變化浸入到家庭、愛人、兄妹等內部情感之中,五兄妹深陷泥沼,命運遭遇當頭一棒時,也因為血脈情深,將他們的心緊密綁在一起,共同麵對生活的洗禮。
他們都曾處於人生的困境裏,卻也能依靠自己和親情的指引,從痛苦中析出救贖。
我們身為觀眾,看劇時會去關心主角們因原生家庭不幸所迎來的未知命運,也想看他們是如何迎難而上,迎刃而解的。
這劇原著裏有句話說得好透徹:" 人間煙火的溫暖恒長,市井人家的悲歡離合。所謂家人,就是生命中有些痛苦,他們相互給予,他們相互治愈。"
家是什麽?可不就是最真實的人間煙火,有柴米油鹽,有雞飛狗跳,但也飽含溫情治愈。
是每個人最大的軟肋,是最讓人痛苦、又難以割舍的羈絆。
最後就一句,更新搞快點,一集真的不!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