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劇訪談錄2021】第三期:陶虹:不是會哭就叫好演員

本文內容已被 [ 陪孩子長大 ] 在 2021-06-22 04:18:4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戲保人與人保戲

娛理:今年白玉蘭獎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同一部劇中的幾位主角,隻有一人入圍,您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陶虹:首先一點,誰入圍誰沒入圍,肯定不是一個人能決定的;另一點,從角色的角度來看,有一段時間我們也老開玩笑,說總會發現有些戲,主角永遠是最不出彩的角色。因為主角就像是一個托著別人走的平台,他始終在,戲也最多,但是他就好像是水果盤的托盤一樣,讓每一種不同的水果在上麵呈現自己,但是就他不被看見。
其實並不是每一部劇的重場戲、出彩的戲都在主角身上,真的不一定。有時候我們拿到劇本,也會說“哎喲,這個角色就是戲保人”,意思就是說,劇本已經寫得非常好了,你隻要正常地演出來,保質保量地完成,你就已經很有光彩了。
劇本很厲害,已經把角色寫得很有趣了,這就是戲保人。還有一種就是人保戲,就是這戲沒寫透、沒寫足,需要演員通過他的二度創作,讓這個角色火花四射,這個就是人保戲。
戲保人,就是運氣好,人保戲,是實力。

娛理:除此之外,番位這個詞也出現得越來越頻繁,演員應該在意自己的番位嗎?

陶虹:我覺得可能是市場需求,還有就是藝人的粉絲會特別在乎,再有就是經紀公司也會在乎,我覺得可能是大的公司會更在乎,畢竟還有競爭的問題存在。
其實我們自己做公司也會談一些演員,同樣會麵臨到番位的問題,也遇到過誰的名字要擱在誰前頭的事情。但是這些都是可以談的,還是要看演員真正看中的是什麽。
如果我跟演員說,你可能不是一番,但是我覺得你這個角色特別出彩,你來接這個戲,可以跟什麽人合作。然後再問演員的意願,如果不行那也沒辦法,就換人吧。
對一個角色來說,合適當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合適也是雙方都覺得合適,如果是我覺得你是第一位合適的,但是你不覺得,那也是不合適,就隻能換人。

娛理:今年又有演員被爆出天價片酬,這背後折射的行業問題是什麽?

陶虹:其實我挺想問的,為什麽會有人給演員這麽多錢呢?說到底,一部劇也是需要盈利的,片方給演員那麽高的片酬,是不是也會去評估這個演員能帶來的市場價值呢?
如果是有人要給我這麽多錢,我可能會先問問我自己,我為什麽值這麽多錢?如果德不配位,那真不敢拿這麽多錢,即便是拿了錢也不會心安理得。演員還是要清楚自己能創造出多少價值的,你真的給人帶來正能量了嗎?真的為社會做出什麽貢獻了嗎?自己要想清楚。

娛理:作為白玉蘭獎的評委,您會如何去評價一位演員的演技好壞?會涉及到哪些維度?

陶虹:是演員跟這個角色的貼合度,跟整個影片中所有人物的配合度。演員的表演不能太跳,跳到讓觀眾覺得你不像這片子裏的人。一部劇裏麵會營造一個它的世界,演員得是融合在這個世界裏麵的一個人,可以有特色,也可以很醒目,但必須得是融合在這裏頭的。如果演員的表演始終讓人覺得格格不入,那能算演得好嗎?談不上,對不對?
 

所以我說專業度是演員對周圍人表演的一種感受力,是演員對自己戲份的控製、掌控力。我特別希望讓大家知道,不是會哭就叫好演員,好演員需要對角色有張弛有度的掌控力。
觀眾看到同樣是感人的情節,演員的表演能讓觀眾感同身受,即便有意外也隻能是意外的驚喜,而不是驚嚇。像我們做舞台劇也是,再怎麽有爆發力也不可以嚇到觀眾,觀眾被驚嚇之後,演員的任何台詞他都是聽不到的,直接被嚇到了,所以演員的掌控力很重要,需要找到既能達到標準又不可以超越的量度。
 

新人隻拚年輕?那你很快就老了


娛理:現在有一些選秀出身的愛豆,他們已經有了一些人氣積累,而後又選擇當演員,對於這些新人,您有什麽話想和他們說嗎?

陶虹:人生都是有得有失的,一些新人可能得到了一些,那同時也會失去一些,隻不過每個人衡量得到與失去的標準不一樣。有一些新人很早就嚐到了成功的滋味,首先還是要感恩的,那麽,在已經拿到了第一張入場券之後,後麵怎麽去走?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沒有人是可以永遠被別人托著往前走的。
不是說那些年輕的、剛出道的孩子們是不努力的,他們一樣很努力,可能他現在不知道自己往哪個方麵努力,他也是被人推著往前走。但是,其實是需要讓他們知道,世界就是要靠自己的眼界、想象力、創造力去闖的。
所有人都可以偶爾去演一演,演自己,或者演自己周圍的人,但作為專業演員來說,你的身體、聲音、四肢、行為,隻不過是你創造人物的工具而已,如果真的決定要做職業演員,那就不是每一個人都行的,未來要走的路很長,你的積累夠嗎?工具夠嗎?作為新人,隻有武裝好自己,才能走得夠遠。
這些剛出道的新人壓力挺大的,每年都有年輕的小孩出道,如果隻是拚年輕的話,那你會發現自己很快就老了。當然,如果隻是想來做個過客,之後很快就轉行,也沒關係;但如果想走得長遠,就還是要學習,本事嘛,都是可以學來的。
 

 

娛理:演員可能很多時候還是比較被動的,往往是確定了開機時間,倒推著簽合同看劇本,甚至還沒有完全的劇本就不得不進組了。作為演員,您怎麽處理這個問題呢?

陶虹:所有的不得不都是一種妥協,都是對所謂創作規律的不尊重。但如果演員有實力去把控一個角色,對人物已經吃透了,編劇無論怎麽寫,演員都能讓角色在這個圈內,有能力在角色沒有完成的時候,就知道角色不會出圈,這就是演員對表演的把控力,或者說是演員對生活的把控力。但是對年輕演員來說,就比較難了,因為他本來也沒啥表演經驗和生活經驗,就是白紙一張。
我為什麽比較喜歡排話劇呢?就是因為話劇演員必須在劇場裏麵,至少磨練了一個月、一個半月、兩個月,才敢站到舞台上去,這個過程就是天天磨一個角色,在一個角色裏麵,每一句話、每一步,甚至為什麽拿起杯子,在哪句話拿起杯子是對的,哪句話說把杯子扔下是對的,演員都得琢磨透了,才會敢上舞台。
但影視劇不是,如果演員沒有把整個人物的背景都想清楚了,把角色性格、由來、舉止等等都想清楚的話,上來就很輕率地演了,那後麵就是不停地要收拾爛攤子。
越到後麵越是想,“哎喲,我當時怎麽能這樣演?當時為什麽這樣?這個怎麽辦?”要是演員能知道彌補也還行,可有些人就直接忘了或者根本不知道,那這角色就似是而非了,似是而非的人物和角色就是兩張皮,就不可能是紮實的。

娛理:可能也有一些新人演員會抱怨在片場的等待,這樣是不是太嬌氣了?新演員應該被立規矩嗎?

陶虹:老演員是要承上啟下的,要幫助新演員。一個劇組中,有千頭萬緒的事情,演員大多也都經曆過等待,可能等一天也沒拍上的情況也有,隻是有一些演員他隻能看到他眼前這點事情,所以他隻能計較他眼前的得失。
他稍微高看一點,比如說,你現在不是沒什麽事嗎?來,你來做演員副導演,你來統籌一下大家的時間,演員自己會發現他做得焦頭爛額,滿腦袋包,這個時候他就知道,哦,原來這事不容易,下回就知道了。

演員還是專業最重要


娛理:可能有一些角色的戲份不是很多,但是演員會選擇爭取,您覺得這樣的爭取或者對於劇本的修改,是不專業的表現嗎?

陶虹:講一個我同學的故事吧。我有一個同學,有一次她在一個戲裏去幫人客串,看完劇本以後,她就寫了這個人物的小傳,寫得特別豐富,她去跟導演說,“我覺得這個人物應該這樣這樣”,導演說“你寫得特別好,但是這是另外一個劇本,你先把這個劇本給演了,你在這兒隻需要這點功能就可以了。”
在整部影視作品中,演員隻是其中一部分,真的不是全部。但從觀眾的角度來看,注意力可能就在演員身上,因為最後推到前麵的就是演員,所有人的工作都是為了演員能夠更出彩。但實際上,幕後的人如果不工作,演員根本出不了彩,隻不過一般的觀眾看不到幕後這些工作的人,比如道具、服裝、造型不合適,演員都沒辦法演的,場景不對、光不對,都是不行的。
觀眾可能不專業,最多看看故事,但是作為專業的從業者,如果你和觀眾的理解是一樣的,那就說明你在這個行業中不夠專業。

娛理:現在演員身上的標簽有很多,比如流量、資深、資源咖、當紅等等,您覺得演員最需要的標簽是什麽呢?

陶虹:我覺得是專業,這個專業其實指很多層麵。比如說如果有一個人來找我演偶像劇,其實我就非常不專業。怎麽樣能夠不麵目猙獰還能哭得梨花帶雨呢?這個也是技術活。所以我覺得就是,不要光看到有些演員的表演可能做得不夠完美,其實他有他要完成的那一部分,也不是誰都能替代的。


娛理:每年大家都會好奇,白玉蘭各個獎項的入圍名單是怎麽來的,這次您作為評委之一,是否可以給大家揭秘一下?

陶虹:最初會有專業評委的3輪篩選。這個篩選過程中,作品在各個平台的評分、熱度等等都會被綜合算進去,並不是靠一個人或者一個平台就能改變的結果,會得出一個綜合數值,最終才是提名的10部作品和每個獎項的各5個提名。
層層篩選,十分嚴格,能到最終入圍的都是很厲害的,即便最終沒有得獎,我覺得也值得替同行們拍拍手。

這次對談中,陶虹曾反問娛理工作室,“你喜歡你現在的工作嗎?”答案當然是喜歡,她說,“喜歡就不會覺得寂寞。做演員也是一樣,要知道自己是真的喜歡表演?還是僅僅喜歡來自別人的認可和掌聲?如果是喜歡表演本身,沒有觀眾也依舊可以很享受的。”
演員並不是一個複雜的職業,隻不過在行業中受到了最大的關注,而今觀眾越來越清醒,優秀、有實力的演員也將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