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看完了諜戰劇《風箏》。這部電視劇的內容不僅僅停留在諜戰上,它甚至也不僅僅是一部普通的好電視劇、良心劇等等,它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深刻的現實主義作品。
這兩、三年來,我“追”了不少不錯的電視劇。這些電視劇,大致就是演出一些出色的故事:恩怨情仇、帝王將相、英雄人物、宮廷風雲等等。這些電視劇在不同的題材上演繹了引人入勝的情節,塑造了一些性格鮮明的人物,頂多再反映一些人性的東西。唯有《風箏》,不僅囊括了以上所有,更重要的是,它還從一個特別的角度——特工諜戰——切入,深刻地展現了中國近代從國共內戰到文革這段曆史,以及這段曆史如何驅遣中國人的言行,扭曲中國人的人性,最後,它又是如何地造成了這個國度裏無數的家庭和個人的悲劇。我看過的其他劇多為平麵的,而《風箏》,無論從人性本身看還是從人與社會曆史的有機交織上看,都是立體的。
這部電視劇的前半部主要涵蓋國共內戰直至國民黨潰敗、撤離大陸這段曆史。共產黨潛入軍統高層的特務鄭耀先,有著過人的膽略和特工資質,敢為人所不敢,料敵如神,心狠手辣,行動迅雷不及掩耳。因他在戴笠手下八大金剛中排行第六,那些對他又恨又怕的人稱其為“鬼子六”。他在幾年間,以自己的卓越特工表現和關鍵時刻對手下的庇護、勇為夥伴兩肋插刀的性格和行為,贏得了一大幫對他忠肝義膽、舍生忘死的兄弟,被他們昵稱“六哥”。其中,最為特出的三人為宮庶、宋孝安和趙簡之。在國民黨潰退的日子裏,趙簡之在共軍監牢裏,因得知徐百川叛變而悲憤自殺。宋孝安為救六哥,放棄了逃生的機會,反被自己的“六哥”設計捕殺,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最摯愛的“六哥”的真實身份,還叮囑說:六哥,你要保重,我再也不能保護你了!
而宮庶,這個老牌間諜,鄭耀先最為得意的門生,則是在被“六哥”誘捕後,知道了“六哥”竟為何許人。極度的震撼之下,他悲憤地斥責對其一直以來崇拜有加、忠心不二的“六哥”,嗬斥他背信棄義,扔下對他翹首以盼的兄弟們,他們個個死得如真爺們,問他有何臉麵到地下去見趙簡之、宋孝安和許多為他而死的兄弟們。
趙簡之、宋孝安、宮庶等人,個個死得慘烈,令人扼腕。我個人甚至不敢看宮庶被誘捕、得知“六哥”竟是共黨,最後被槍決的那一集,我是在事後“偷偷”地窺視了一些片段。
一般來說,一個電視劇的主角,隻要不是純然反麵人物,這個主角的命運總會深深地抓住觀眾的心,博得觀眾的同情,對鄭耀先這個人物,更是如此。看完《風箏》,我就在想,鄭耀先誘殺自己曾經並肩作戰,出生入死的兄弟,算不算這個人物的瑕疵?更進一步,真不真實?如果我來寫,我斷不會這麽寫,我一定會寫他不肯傷害自己的故友。從電視上看,其實他也不一定非要那麽做,比如對韓冰,他完全可以不去主動說出韓冰就是“影子”,更何況韓冰是他深愛的女人。那樣的話,雖然他有違理念和一個特工的職業品德,但他也至少保住了作為一個普通人的良善底線,更保住了中國傳統道德上桃園結義的那個“義”(不是“大義滅親”的那個“義”)。那樣寫,無疑是良心的、溫馨的、陽光的、歡喜的。而《風箏》劇作這樣的安排,卻是殘酷的、黑暗和悲哀的。
想了又想,兩種寫法都真實,但《風箏》的處理,雖然從觀眾的體驗上說是不愉快和難受的,但是它無疑更加深刻,因為它更含人性的層次。什麽人性的層次?第一層,也是作為各種悲喜劇基礎的人性基層:朋友、愛人之間的忠心、情義。第二層,是人性的底層被外界因素所主宰、駕馭、扭曲了以後的表現:人的與其初心相違背的行為,以及這行為帶給人的痛楚和摧殘。
鄭耀先無疑是極為悲哀的一個人。他在軍統經年,已經到了對自己的身份認證時而模糊的地步。不僅如此,在與中統的險惡纏鬥以及其他一些軍統內部的爭鬥中,他身邊圍繞著一群肝膽相照的戰友、兄弟。你說他不愛他們嗎?他愛的。他對這些兄弟的保護也是奮不顧身的,比如他親赴刑場,從戴笠的槍口下救出眾多戰友。又如他在毛人鳳宣稱桌上有毒酒,有罪的人該喝那杯毒酒後,一杯一杯喝完了所有兄弟們跟前的酒。愛他們又最終毀滅他們,是鄭耀先的政黨信念和特工天職使然,是一個革命者在那個信仰高於人性、國家高於個人的時空裏的行為必然。鄭耀先自己說:他這輩子愛過三個女人,其中兩個都在敵黨。這是何等的悲哀和悲劇!
歸根結底,國共內戰的曆史事實是鄭耀先人格裏的矛盾扭曲以及他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社會曆史的業力,似乎規定了個體命運的軌跡。鄭耀先刺殺高占龍時,高的小兒子忽然出現,目睹了那血腥的一幕而致神經錯亂。多少年過去了,當高占龍的兒子刺殺鄭耀先時,鄭的孫子也突然出現……《風箏》表現出來的這種因果連接,何等陰森,叫人不寒而栗。
原始人為溫飽而戰。人類一腳跨進文明的門檻後,便開始了雙重的戰爭:物質利益和觀念信仰。一個觀念和利益分裂的時代,給許多投身、或被卷入廝殺的人們帶來人格的撕裂和困惑,他們的人生,注定不可能是單純和歡樂的。而從事特工諜報的人們,更是注定要過上雙重乃至更加多重的生活。也因此,《風箏》的描寫有著深刻的、立體的真實,盡管這個真實往往帶著令人不敢直麵的恐怖性。
當然,另一種描寫,我所偏愛的暖色調的描寫,也是真實的,隻不過,它突出的是人性無可磨滅的初衷:情愛,和平……二戰中,有德國飛行員引領美國受創的軍機脫險的佳話,被譽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感人的故事。這種描寫,雖然層次上單薄了一些,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人們需要來自正麵的撼動,需要人性的光輝、靈魂的升華和世間的希望。
在評論所謂的人性扭曲時,我也不禁捫心自問,自己的人性有沒有受到某種扭曲?不沾任何鉛華、沒有任何扭曲的所謂純粹的人性,存不存在?我相信是存在的,以某種形式、在某個層麵上存在著。提煉這種本初人性的作品,大致便是作品中的浪漫主義了。
鄭耀先這個人物的厚度,這個形象塑造的成功,除了原著的功勞外,自導自演的柳雲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從不可一世的軍統巨子,殺人如撚蟻的“鬼子六”,到落魄鐵窗雨巷,隨時可能像螞蟻一樣被踩死的殘廢人,鄭耀先的亂世沉浮,活生生向世人展示了人生之脆弱,命運之無常。在時代的洪流下,人是多麽的渺小卑微。身為共產黨特工,不斷眼睜睜看著同誌被折磨殺戮而無可奈何,後來又親手誘捕自己曾經的同伴,乃至親眼看著自己所愛的女人一個個倒下……鄭耀先的一生充滿了被猜忌、被懷疑、被誤會、被仇恨的困頓窒息,充滿了無奈、掙紮、分離和心扉徹痛。甚至從他一開始的耀武揚威裏,也可以窺視到這個人物本質上的弱處和悲劇性。同時,鄭耀先又頂級聰明敏銳、果敢淩厲並且有著沙漠胡楊般的生存韌性和生存能力。柳雲龍將這個多層次,多方麵的人物演繹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將觀眾一次又一次帶上他那些如日中天的巔峰時刻和撕心裂肺的生命節點。
看完《琅琊榜》後,我還曾一次次重溫。而看完《風箏》後,我不會。《風箏》是一部讓你看完後不想再回去看的好電視劇。不想重溫,因為它太現實主義,太沉重和悲催,風箏斷線,卻不見天藍。我在想,可扭曲性本身,就是人性的一個屬性,一個黑洞。《風箏》裏,人性是如此地被變形和窒息;時代的力道,將一個一個人生卷入宿命的浪潮。我們的文學藝術,毫無疑問會有這方麵的傑作,如《風箏》。我們的文學藝術,也肯定需要另外的傑作,她們充滿了化蝶般的浪漫,如同初春的風,帶著嫵媚的陽光,暖暖地撫平人的創傷,安慰人的靈魂……我們的人生,也就在這一暗一明的山路彎彎中徒步走過。(圖片來自網路)
關於《二十九甲子,又見洛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