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長歌萬裏行之成長路漫漫】 轉貼自中影小水

來源: yzhl888 2021-04-10 20:37:2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18 bytes)



從第一集李世民教長歌“強者攻、弱者守”,長歌回應“那得多憋屈啊”,到長歌自請擔任阿隼的軍師,長歌完成了第一輪的蛻變。

阿隼初見長歌時,長歌縱馬長安。那個時候,她人生一帆風順、未來一片光明美好,根本不知道挫折為何物。

李世民在玄武之變這個關鍵節點前教長歌要“蟄伏圖強”,他可能暗中期望李長歌能在驚變後學會忍耐,重新開始人生。他與長歌的媽媽有私情,與長歌也有特殊的感情,想必他並不希望看見長歌的毀滅。但當時的長歌,母親讓她不要去參加比賽,她都忍不了,更何況忍耐屈辱。長歌和李世民的力量對比,好比卵石對地球,她卻仍然急於複仇,夜入秦王府。

李世民放他一條生路,她學聰明了一點,沒有再企圖直接刺殺李世民,而是想到增強自身的力量。她反手偷走了李世民的太子之璽,一個權力的象征物。她去幽州,因為幽州李瑗有兵權。

李瑗有自己的打算,太子之璽差點斷送了她的性命,沈都尉給她當頭棒喝,太子之璽不過是“一塊死物”。她醒悟過來,李瑗無法成為支持她的力量,死物也不是能增強她力量的法寶,但她並沒有放棄速成複仇,她依然想快速尋找外力。

到了?州,她學會先觀察了解公孫恒這個人,值不值得信任,有沒有機會合作。公孫恒信任她,但?州麵對阿詩勒部來襲的情境,卻迫使長歌暫時放下複仇,為了大唐守護?州,在麵對外敵時,長歌無形中和李世民站在了同一陣線。

擊敗熊師讓長歌嚐到短暫的甜頭,但鷹師來襲再次把她逼入死角。長歌情急之下想到了火燒?州的計謀,這個計謀隱隱有火燒新野的腦洞,但公孫恒卻提出了“戰爭的目的”這個問題,為了?州百姓的安寧,他要獻城。接受投降的屈辱,這是長歌原來打死都不會想到的,但為了成全公孫恒的“道”,長歌第一次把屈辱扛在肩上,按捺下阿竇、公孫恒之死種下的深深仇恨,出城向阿詩勒人獻降,讓?州百姓罵她羞辱她。

阿隼是紮向她心髒的又一把刀。雖然之前他們沒有言明身份,但一路的相助相救,他們內心已經把對方視為珍貴的朋友。可這個朋友卻是阿詩勒部的特勤,正是他帶領的鷹師圍城,致使她離開長安後兩個最重要的人身亡,也是他讓她淪為草原上的階下囚。心高氣傲的她,如何能吞下這種羞辱?經曆過這麽多磨難,她第一次想到了死。

阿隼重新給她勾勒了一條臥薪嚐膽的複仇之路,告訴她“死很容易,活著才是最艱難的”。長歌回想一路上阿竇的死、公孫恒的死,她放下了衝動。再出現在阿隼的帳篷時,她已經變得更強大,她真正學會了忍耐、學會了等待。

公孫恒死後,秦老問她是不是明白了“何為家、何為國、何為百姓”,問她的“道”是什麽?公孫恒曾經是隋將,他並不忠於李世民,他的一生都在為守護?州百姓而戰,當戰無可戰,隻要百姓能安寧,他可以投降大唐,也可以投降阿詩勒部,這是他的道。長歌的道是什麽呢?長歌離開?州時說“我已失家,不願再失大唐”,大唐在她心裏又是什麽呢?李世民是她的仇人,也是大唐的君主,她又該怎樣麵對這種雙重關係?

阿隼對於長歌來說,無法單純用敵人或者朋友,好人或者壞人定義。他是大唐的敵對部落的將領,也間接害死了阿竇和公孫恒,讓?州淪陷,但他也是一再救了她的人,不僅僅救她的性命,也在她心理上崩潰的時候,給了她求生的欲望。他對她的好,他對她的情,她不可能視而不見,她又該怎樣麵對他?大唐與阿詩勒部隻能是仇敵嗎?

她的道是什麽,她要和什麽樣的人在一起,公孫恒和阿隼給她出了兩道大題,長歌會怎樣解答這兩道題呢?拭目以待!

迪麗熱巴/李長歌 吳磊/阿詩勒隼
@電視劇長歌行

https://weibo.com/1897410357/KahK8gYqt?filter=hot&root_comment_id=4624516082570977&type=comment#_rnd1618107204830

所有跟帖: 

準備追,看完城池劇後,就開始追長歌行! -朦朧的心- 給 朦朧的心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1/2021 postreply 11:02: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