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這個角色本身越來越不討喜,但導演和黃軒把得福塑造得非常真實

比起得寶的叛逆,他有著老大天生的順從。愧疚但對他達讓弟弟輟學的決定並沒反抗,麵對水花在火車上和答應結婚前給他投去的求救的目光,他都退縮了。隻要是組織的決定,基本都無條件服從,從沒有懷疑過政策的正確性。除了放水和動員大會那兩次,因為馬上危及到蔥民的生計了。雖然他每個決定我都能理解,但作為主角,光環是越來越暗了。我覺得他身上有很多和《家》裏麵覺新相似的東西。

他19歲開始在基層工作,在艱難的環境裏做了十幾年,後來的得福越來越有疲態,眼睛也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那種光。其實換了誰不會呢?黃軒沒有把得福演成一個有魅力的中年男人(其實靠他的顏值完全可以的),而是一個被歲月磨去棱角有點世俗的普通中年人。我覺得他在20集之後,特別是23集的眼神氣質完全不一樣了。隻可惜這部劇後來有點趕, 如果可以把得福的轉變刻畫得更深入一些,他會是個更有層次的主角。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這個主角其實並不那麽主旋律。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