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的扶貧差別在於長期或短期行為以及窮人的精神扶貧

本文內容已被 [ 楊別青 ] 在 2021-01-24 19:14:4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中美兩國的扶貧差別在於長期或短期行為以及窮人的精神扶貧

楊別青:

看了《山海情》和《江山如此多嬌》連續劇所反映的的中國特色扶貧,很有感觸。

中國的貧困標準:“官方國家農村貧困標準: 人均年純收入低於2300元, 占3.1% (3046萬,2017),自70年代末的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人均收入大幅增加,貧困率自1981年的85%下降到了2012年的10%(貧困定義為平均每天生活費用不足1.25美元的人口數量)。”這個實際上是絕對貧困標準

“中國農村貧困人口(按照2010年貧困標準)由1978年的7.7億人減少至2018年的1660萬人,農村貧困發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至2018年的1.7%。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建檔立卡、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等”,直到2020年底全部脫離貧困。

中國的運動和任務式脫離極端貧困,雖然不完美,但從改革開放後42年解決那麽多人的貧困問題,已經很了不起了。

對比一下美國的扶貧,有很有意思。美國有3600萬的相對貧困人口和360萬的絕對貧困人口

美國的貧困標準:“2018年的標準下,美國的貧困線的閾值為單人年收入12488美元以下、雙人家庭年收入15877美元以下、三人家庭年收入19515美元以下。 以這一標準來計算,美國目前有貧困人口總計3814.6萬人,其中18-64歲年齡段的占比最高為55.4%;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12%。”,有3600萬。

就是按每天1.90美元收入計算貧困人口比率:2011年購買力平價:占人口百分比在2016年達1.200%,有360萬。

美國的扶貧特別簡單,在於發錢,發食品,免費醫療及發毒品,提高進監獄的門檻,基本局限在物質扶貧,沒有什麽精神扶貧。

所以過去40年,絕對貧困人口不減反增。

我在美國多年,所在城市的治安,市容和貧困幾乎沒有什麽改變。無論換誰當市長或總統都沒用。民主國家的扶貧也大有可為:1)為失業人員提供交通和招工便利;2)社區組織減少犯罪;3)勞動代替發錢等等。

但幾乎沒有領導人願意做,有的市民寧願三代領救濟也不願學習和工作,寧願乞討也不願放棄吸毒,精神貧窮也扶不上牆。

美式扶貧鼓勵發錢,追求選票的短期效果,所以民主和選票對貧困人員的影響十分有限,這和犯罪一樣是美國的痼疾,已經存在很多年,也將繼續存在。

2021-1-24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