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第15集觀後感

來源: 莊文雅 2021-01-19 18:39: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62 bytes)

《山海情》第15集觀後感

我家鄉在洞庭湖邊,也經曆了盲目種植,跟風生產,掉價虧損的案例,而且不止一次。但是,農民都是按市場規則來,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上層領導帶頭買和吃,更沒有沿海專家滿中國跑推銷。如果說金灘村可以有這麽些優待,應該是作為實驗村才有的。

我說幾件跟風的具體實例吧。

1)苧麻。80年代中期,那時農村除了水稻,副作物主要是棉花和苧麻。大概是中國紡織品開始外銷,苧麻突然吃香了,從幾毛一斤漲到8塊。但第二年就掉到兩塊,那些靠買苧麻秧子種植的,虧大了。隻有種麻秧的,成本低,站在產業鏈上遊,賺了錢。

2)生豬。90年代了吧。豬肉不知咋的突然漲價,帶動生豬飼養。我親戚擴建豬欄,養了幾十頭生豬。結果生豬沒有出欄,價錢就掉下去了。因為大規模養殖生豬,靠吃飼料,他虧本了。那一屆豬出售後,再也不養。回家還能看到他廢棄的豬欄,像是留下來作為曆史教訓提醒自己。

3)紡織廠。這是集體企業甚至國營企業,因為農場當時還號稱國營農場。本來很賺錢,連紡織工人都發了。可89年受製裁,配額減少,工廠搖搖欲墜。

4)珍珠。江浙一帶最早生產珍珠,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或好多條龍。生產麵積不夠了,就擴大到內地,湖區是最佳選地。江浙養珠專家過來指導,有水麵的人家趕趟子養珠,有些人家甚至把稻田挖成水塘養。回家的一路,不時看到大片可樂瓶子,整整齊齊浮在水麵,很壯觀。賺錢的年份維持了好些年,但後來利潤率不斷下行,加上瘟疫,虧錢的多起來。如今,仍然有養珠的,但少很多了。

開發西部是國策,加上樣板、實驗村的牌子,政府肯定要多一些照顧。但其它地方,種啥自由選擇,自負盈虧。而且,窮怕了的國人,都盼著發大財,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押大寶,根本就沒有風險意識。親戚裏,有虧得傾家蕩產的,也有發達成千萬元戶的(億元戶也未可知)。但總的來說,發展了,富裕了。即使虧得破產的,也可以給人打工賺錢。

 

 

所有跟帖: 

淩專家趕走收購商的做法有待商榷,他的擔憂其實也是多餘的。關鍵是他和調走的那個掛職副縣長,都急於求成。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18:46:10

中國人勤勞,手腳快,愛跟風,特別容易一窩蜂。啥好生意都能做成賠錢生意。 -yzhl888- 給 yzhl88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19:33:26

老教授叫收貨客商到處幫他宣傳,無任何商業意識,請大家記得這是商業秘密, -亙古未見的筆名- 給 亙古未見的筆名 發送悄悄話 亙古未見的筆名 的博客首頁 (376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19:49:11

的確。不過,你的這個例子也很稀罕。姐妹都要防著,很累的:)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6:42:02

有點特殊,兩人如合作共贏,同買同賣,賣後分賬,可以,如果象我說的這對姐妹,錢分別進不同的口袋, -亙古未見的筆名- 給 亙古未見的筆名 發送悄悄話 亙古未見的筆名 的博客首頁 (491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7:00:25

不能叫坑弟呀......德福是村支書,更是移民辦的。如果眼界這般淺,那就不會成為主角了:)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7:26:12

從他的動機和職位來說,沒問題的。從得寶及商業的角度100%的 -亙古未見的筆名- 給 亙古未見的筆名 發送悄悄話 亙古未見的筆名 的博客首頁 (523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8:17:51

這是關注市場的第一步,但花了很長時間才慢慢適應這種新思維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6:40:34

是這樣的,閩寧村是個樣板工程,有特別的政策傾斜和扶助,未必代表普遍情況。但普遍情況是中國農民在近二三十年裏學會逐漸擁抱市場,有了 -shamrock100- 給 shamrock100 發送悄悄話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頁 (236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21:57:40

走出去請進來,農民開了眼界長了見識意識到差距才能有motive去改變現狀 -oasishope- 給 oasishop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22:17:24

太同意了!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6:42:42

老教授著急說了一句“ 穀賤傷農”,他是真的心疼農民。農民辛苦勞作掙點錢太不容易了。 -Kuku24- 給 Kuku2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9/2021 postreply 22:45:17

+1,掏心掏肺的,而且出了問題從不推諉,反應速度、行動力都超強,眼界也比當地領導還要開闊 -夜半_聽雨- 給 夜半_聽雨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1:58:32

從這個角度看,也是人之常情。說明專家一顆善良的心,和擔當。作為市場經濟的實驗,還是需要有更大視覺的領導來引導。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6:46:11

區別在於:你家鄉的農民是自主決定種啥養啥跟啥風,虧了賠了願賭服輸。劇裏的農民是被強製移民,又被千方百計說服種菇,那個陳縣長 -魔羯鼠養貓- 給 魔羯鼠養貓 發送悄悄話 (71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3:09:15

是呀,帶有強製性,所以政府也就有更大的責任了。種蘑菇,更多是政策導向影響的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42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6:55:49

樓主說的是事實。86年我的一位汨羅研究生同學家裏種苧麻發了點小財,建了幾間新房。暑假回校送了我一大包煙烤洞庭湖幹魚^^^ -Katrina2005- 給 Katrina200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4:43:34

你也成了間接受益者:) -莊文雅- 給 莊文雅 發送悄悄話 莊文雅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6:58:05

一窩蜂,八十年代農村家家戶戶蓋房子 -幽久橋- 給 幽久橋 發送悄悄話 幽久橋 的博客首頁 (194 bytes) () 01/20/2021 postreply 08:04:3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