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狀況極差,婦女多數都有婦科病,子宮脫落普遍。把他們移民到河西走廊裏有雪水灌溉的地方但沒多久就很多人回去了,因為新地方要精耕細作,養豬養雞,很辛苦,原來隻是春天撒一把種子下去,秋天能收多少收多少,中間不用操心,願意窮也不願意那麽辛苦。可能是惡劣的自然環境造成了這種生活方式和文化,和西南大山裏的少數民族一樣,我去雲南旅遊時看到山裏一路貼著諸如"貧窮可恥""窮漢打光棍"之類旨在精神扶貧的口號,有的雖然不妥但可見要撼動一些少數民族和很多窮人甘願貧窮的文化是很難的。扶貧國家是有硬指標的,想不想脫都得脫,一個鄉村幹部負責幾戶人家。所以鄉村幹部麵對根本不想脫的少數民族的極端語言或可理解。從哲學和人權的角度這種做法不一定對,在美國是不可能的,這是一種中國特色,更明顯的是新疆的例子,牽涉到宗教更複雜了,采取的方式更加強製,力度和付出的代價更大,卻不為他們本身和世人所理解。
人是有粘性的,和單純的追逐利潤的資本不同(其實在經濟活動中資本常常也不是會完全流向會創造更高利潤的地區),根據研究各國隻有少數人(約20%幾)會單純因為經濟原因離開故土流向經濟發達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