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秦詠誠認為此歌恢弘大氣,要找一位有氣勢的美聲歌手演唱,而張藜卻認為,歌曲要唱的不是“我的祖國”,而是“我和我的祖國”,必須關注“我”的情感,於是力排眾議,選擇了甜美柔軟的民歌唱法,選擇了李穀一。
李穀一當年也曾因為采用了新唱法被批為“格調低下”、“晦暗頹廢的靡靡之音”。可回首看,正是這樣的創新給了當時僵化的樂壇吹來了新鮮的空氣。而此次的翻唱版本其實也是另一種演繹,在常石磊的重新編曲、製作後,王菲版本的《我和我的祖國》雖然不是那麽莊重宏大,但聽出的是歌者發自內心的歡暢與自由,舉重若輕。
三十四年過去,國家在變,時代在變,但歌曲的情感內核沒有變,輕鬆愉悅,仍然是真情訴說。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那樣:“王菲這個版本像小女孩放學跟媽媽回家路上,蹦蹦跳跳走在媽媽前麵,看到車、攤販、同學、高樓、人情百態,怡然自得。”
不僅僅是歌曲,當下的影視作品也早已脫離了敲鑼打鼓放鞭炮、手拿紅旗喊口號的宣傳隊時代。電影《我和我的祖國》選取了七個普通人所經曆的曆史性瞬間,講述了普通人與國家之間息息相關的動人故事。
這種以小人物的個人體驗折射時代變遷的敘事模式,更容易激發國人的親切感和歸屬感,也符合新時代的審美需求。
那麽,作為影片主題曲,如果仍采用莊重如史詩般的演繹方式,不僅與電影的主題和調性不符,在藝術形式上也顯得過於保守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