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博物雜誌:不許交頭接耳 (本來今天不太想轉文字版的,但還是沒忍住 ^_^)

來源: 白色非色 2019-07-02 17:03:5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294 bytes)
頭巾、黑人和阿爺——《長安十二時辰》的幾個細節
博物雜誌  編輯於 2019-07-02 22:26:22 投訴 編輯記錄
閱讀數:276萬+

???博物君按:最近上線的網劇《長安十二時辰》掀起了一股考據之風,微博上大家都討論得很熱烈,不過大多是在說鎧甲和禮儀。和@多識於草木鳥獸 聊了一下,他從幾個小眾的細節處分析了《長安十二時辰》和真實的唐朝

 

 

撰文/ @多識於草木鳥獸 

 

        《長安十二時辰》是眼下熱劇,作為古裝劇,它稱得上用心二字。雖然免不了有些紕漏,然而瑕不掩瑜,值得鼓勵。

        劇中各種服裝道具禮儀,像金屬鎧甲、子午簪、唱喏還有叉手禮,已經有很多專業博主分析科普過了,那今天就來帶大家看看那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細節吧。

 

不許交頭接耳!——從頭巾到帽子的演化之路

 

        劇中旅賁軍追捕來自域外的狼衛時,把他們不戴襆頭作為顯眼標誌,這一點確實很準確。因為當時長安城裏的男人,恐怕沒有幾個不戴襆頭的,這可是大唐男兒的標配啊。

       有觀眾以為襆頭就是一種帽子,實際上,襆頭本來不是帽子,襆原本指布巾,現在南方一些漢語方言就仍把毛巾稱為“襆子”。早期的襆頭可以理解成一種包頭布,清朝以前的中國男性都蓄發梳髻,常用布裹住防止發髻散開。南北朝以來,為了能夠收束牢固,襆頭常常預先裁出四個角,係裹時位於腦後的兩個角在係結後下垂,就成了我們看到的兩個“尾巴”。

        唐代的襆頭還保留著裹頭布的本意,但後世人們懶得每次都打結,就演變成了可以直接戴上取下的帽子,帽子後加上兩條尾巴模仿襆頭角湊數,形成了裝飾性的“帽翅”。

這張圖可以清晰看到角色戴的不是帽子,襆頭後麵有打結這張圖可以清晰看到角色戴的不是帽子,襆頭後麵有打結

        到了宋代,帽翅變得又細又長,有說法認為,這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發明的。他不喜歡大臣在朝堂上交頭接耳,為此下令將襆頭紗帽後加上長翅,官員上朝時必須佩戴,這樣就隻能麵對麵高聲交談,無法竊竊私語了(那為什麽他自己的也那麽長呢)。這種說法的真假未知,但禮儀化的硬質帽翅,確實是晚唐五代到宋初時興起的。

宋太祖:我看你們上朝還怎麽講小話宋太祖:我看你們上朝還怎麽講小話

        襆頭/帽翅家族的變遷隨著蒙古滅宋而一度中斷,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下令恢複唐宋禮製,襆頭才複活,繼續演化。明代承襲唐製的翼善冠就是其中的典型,翼善冠的兩個尾巴折到後麵向上翹起,形成了“兔耳朵”一樣的萌感造型。由於越南,朝鮮,琉球都是當時的中國藩屬,所以他們的王室也戴翼善冠。

朱元璋:朕的兔耳朵萌不萌?朱元璋:朕的兔耳朵萌不萌?

        清朝入關後強迫人民剃發易服,襆頭在中國的演化再次中斷。朝鮮和越南因為失去了中國的參照,走上了自主演變路線。比如,越南在明朝滅亡後,在翼善冠上加上了極為繁瑣的紋飾。在中國人看來,頗像唱戲的。

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所戴翼善冠,綴滿珠寶和龍紋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所戴翼善冠,綴滿珠寶和龍紋

?

        襆頭傳入日本後,走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線。來自襆頭腳的結構被日本人稱為“纓”,但隻保留了一枚,王室佩戴的也和翼善冠一樣朝天向上。但是向上得有點過於厲害。

 

 

“昆侖奴”是什麽人?

   

        第六集被譽為本劇的第一個小高潮,廣獲好評,當“昆侖奴”葛老出現在屏幕上時,不少人發出疑問“唐朝怎麽有黑人?”

       馬上就有熱心觀眾複製了某百科來解釋:“昆侖大多數是東南亞的土著人,雖然皮膚較中國人黑,但仍然是黃種人。另有少部分是非洲黑人,估計是隨阿拉伯人來華的。” 

        可是,《舊唐書·南蠻傳》說:“林邑以南,皆卷發黑身,通號昆侖。”很顯然,昆侖除了黑,還有一個特點是頭發卷曲,這可不是黃種人曬黑就能做到的。林邑就是現在的越南南部,再往南邊就是馬來西亞和印尼了,在唐朝時這裏顯然生活了另一種人。

        唐史專家葛承雍教授遍查史料,並對眾多唐代黑人俑仔細辨認,又與同行討論磋商後,提出唐代黑人來源不是非洲而是東南亞和南亞,論文發表在《中華文史論叢》上。

        葛承雍仔細分析了非洲黑人和南海黑人的區別,盡管他們都體黑卷發,但兩者在外形上有差異。他認為,被叫做“昆侖奴”的南海黑人不是非洲的尼格羅人種,而應該是尼格利陀人,又叫矮黑人。他們曾廣布東南亞,但現在大大萎縮了,隻有殘存部族散居在馬來半島以南的海島上。中國古籍裏多次記載,昆侖奴的一大特點是頗善水性,入水可以不閉眼,並從事水下工作。這也更符合尼格利陀人的特點,而不是非洲黑人。

        唐代長安的黑人裏,應該也有非洲黑人。據肖忠純等人考證,唐宋文獻裏的“僧祇奴”很可能就是非洲黑人。僧祇即是當時的大食商人對東非沿海的稱呼“Zanzibal”。

尼格利陀人:哥這樣才叫卷發黑身尼格利陀人:哥這樣才叫卷發黑身

 

 

明光鎧

 

        要說《長安》上線以來最火熱的話題,那必然就是其中的武備了,該吹爆的優點和該改進的不足都已經討論得很充分了,那咱們就來聊聊唐甲中的明星——明光鎧吧。

        明光鎧一般認為出現於東漢末期,南北朝和唐朝非常盛行,這種鎧甲的主要特征是在鎧甲胸背部位上各有一或多塊經過打磨,稱作護心鏡的圓形防護金屬片。護心鏡在陽光的反射下可以發出奪目明亮的光芒,故名明光鎧。

        不過這幾年有很多人對此說提出異議,認為並不是有護心鏡的鎧甲就叫明光鎧。另一種解釋認為:明光鎧是指鎧甲製作完成後,不給金屬甲片上漆,直接拋光,所以稱之為明光鎧。如果這種說法準確,可以說劇中也出現了大量的明光鎧。

        不管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唐朝時候的鎧甲確實非常流行護心鏡,對於不太熟悉古代鎧甲的觀眾,很有可能會覺得胸前兩個銅鏡長得像胸罩。實際上,在鎧甲愛好者當中,有兩片護心鏡的鎧甲,也確實常被叫做奶罩甲。

 

 

阿爺/大人/哥——其實都是在叫爸爸

 

        這幾年隨著科普的深入,大家已經知道唐朝時“大人”一詞是對父母的稱呼,不宜稱呼官員,對官員的準確稱呼應該是“姓+官職”,比如“李司丞”。劇中這一點注意的還好,不過仍然也有“大人”時不時往外冒。

        除此之外,劇中的何監第一次出場時,他的兒子跟在後麵喊“阿爺”,也讓很多人思維混亂。其實,漢語中的“爺”和“爹”,最早都是父親的意思,唐朝時的發音近乎“ya”和“dia”,北朝《木蘭詩》裏的“阿爺無大兒”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

        不過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爺和爹兩個字在現代漢語不同方言裏發生了相反的語義分化。以北京話為代表的很多方言,爺爺用來表示祖父,爹用來表示父親;而我家鄉的湘語裏,爺用來指父親,爹爹(diadia)反而是祖父的意思。

        說起唐朝對父親的稱呼,還有一個讓今人鬧不清輩分的稱呼——哥——比如唐玄宗稱父親唐睿宗為“四哥”。

        管父親叫哥哥,還真是父子如哥們兒了.......實際上,這很有可能是個鮮卑語詞,是鮮卑語中對男性前輩的泛稱,可以用來指父親,也可以用來指兄長。後世漢語中哥變成了兄長的專稱,但唐朝時哥的用法還沒有固定。????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