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爸蘇媽們,差不多就是我們的父母輩的年齡,他們的一生幾乎是中國曆史上最動蕩的一生。這個動蕩指的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動蕩,更多的是思想和文化上的動蕩。
他們被翻來覆去的思想文化以及社會經濟的變革及革命裹挾著,滌蕩著,碾軋著。作為一個群體,他們是這些每一次變革及革命的犧牲者。他們是中國步入現代化文明社會前的最後一代,我們這一代是中國步入現代化文明社會的過程中得利的第一代。我媽就跟我說,她們是給父母養老送終的最後一代,又是不能依靠子女養老送終的第一代。
站在今天的社會經濟知道與社會文明的位置,去指責上一代的觀念落後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很多人是當初這些觀念的得利者。利到手了,然後趁著時代變遷的大潮,把按當初觀念應該償債付息的義務又推脫幹淨。鼓吹父母對子女應不計回報地愛和鼓吹子女對父母百依百順的孝,本質上是一個德行。而有意或者無意去忽略上一代的成長背景以及時代烙印,那是比白眼狼還多了幾分狡猾和殘忍。
然後還要說的就是,社會經濟製度做好準備,才能帶來觀念的真正改變。在沒有社會經濟製度的保障上空談觀念的先進和落後,除了能產生點站在道德製高點上的虛妄快感以外,啥問題也解決不了。
真的痛恨舊的觀念舊的製度的話,那就讓自己成為那舊觀念和舊製度的最後一代犧牲者,讓自己的下一代去成為新觀念和新製度的得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