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父母的故事。
父親解放前上的大學,鄉下的,遺腹子,聰明努力,家裏窮,讀書的時候從鄉下走到縣城又走到省城讀中學,又讀的大學。當時是想學醫的,但是所在省的醫學院,招的學生,不但成績好,家裏也都要比較有錢,就去了省裏另一所大學的電機係,當時也在全國數的上,想法是畢業後留學當工程師,結果還沒有畢業,就解放了。
母親解放前家裏是大地主,300多畝地,解放後主動到外省的一所師範大學,因為師範大學不要學費,還發生活費。一畢業,工資56元,50年代的錢啊。
畢業後都到北京工作,然後結婚。父母都是很照顧弟妹的人。母親姐妹兄弟7人,她排行老二。解放後,因為外公外婆的成分不好,外婆給別人家做保姆,小的姨媽另外做點小工,比如糊火柴盒。母親畢業後,每年的絕大多數工資寄回家,外公就把她的工資主要買糧油米麵,外婆小姨媽們的錢就買小菜用,有一年外公對母親說,大意是:今年你寄回了400元。等於她寄回去的錢把家裏的基本的主食包下來了,至少不會餓死。 所以姨媽們對我們也好。
等到父母結婚後,母親家裏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負擔了。 父親兄弟三人,他老三。大伯原先是國民黨的小軍官,解放後做了跌打損傷的鄉下醫生。二伯父身體不好,抽煙肺氣腫,讀書不行種田也不行,家裏二伯媽是主要勞動力,五個孩子。大伯媽精明厲害,雖然大伯二伯隔壁的鄰居,關係一般。奶奶在世的時候,父親每年寄錢隻有他來養奶奶。奶奶去世後,二伯一家的生活幾乎都是父親承擔了,包括他家5個孩子的學習生活,甚至後來的結婚,包括我的堂哥(二伯家隻有一個男孩,其他都是女好)結婚鄉下蓋的房子,父親支援了很多。沒有我的父親,二伯家的孩子養不大。 不過父親去世後,我們姐妹跟二伯家沒有來往了。 挺多的亂七八糟的事。
父母對於自己的小家是節省的。那個年代都是靠工資吃飯,說句不怕笑話的話,我小時候,住筒子樓,很羨慕鄰居家有那種玻璃的茶幾,玻璃蓋下麵可以放些照片,然後有個白色的針織的茶幾罩子,就覺得很漂亮。父親生前可有家鄉意識了,幾乎每年都帶我們回老家,80年代的綠皮火車,一次車,北京到長沙,全家都是坐票,24小時,就是為了節省錢。我母親說的最多的話: 老H最不會享受生活了~~~家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
母親為了父親過分關心二伯家的事,也有吵架,但是從來不像大嫂那樣,讓我覺得是在“埋怨”,而是就事論事。
父母的個性喜好也不是很match,他們也吵架,但是那個年代的人的感情,還是樸實的多 ~~~母親是正常人,就是說不害人; 父親是善人,能幫助別人,都會幫忙。文革的時候,父親所在的係一個老師因為身份不好跳樓了,其實也有點跟係主任關係不好被係主任穿小鞋。他的遺孀孩子,好幾個孩子真的被別人罵黑五類之類,父親跟那個老師沒有特別的關係,覺得他家娃娃可憐,打抱不平。後來他家平反後,遺孀帶著孩子來我家,送了整整一箱北冰洋,那個時候的北冰洋啊,尤其像我家很少給孩子吃零食的,北冰洋簡直太解饞了。。。
就是有感於,大嫂帖子下,有人回答,大意是那些說大嫂不好的,是站在道德的製高點。我不喜歡大嫂,非常不喜歡這個角色:不自立,想要的東西,自己掙不來,隻會push別人,而且她不愛蘇大。(自立與否,與丈夫的關心妻女,不矛盾不對立)。 我不喜歡根本不是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而是實實在在看著我的父母對他們的家庭,母親辛苦,也不高興,但是她沒有這樣怨父親 ~~~
像大嫂這樣的人,我們的生活中很多的,多到已經見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