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上一代老人,很多還是傳統的養老觀念,願意與子女在一起度過他們的餘生,哪怕不住在一個屋簷下,也希望住在一個城市裏,子女能夠隨時探望,大病小病時,也希望是子女能在病床前照料安慰。
不管是文化習慣,飲食習慣,還是語言障礙的原因,很多老人不願意移民美國終老,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的養老問題常常成為海外華人心中永遠都痛。
漸漸地,不少海外華人臉皮很厚地找到一種自我安慰的辦法。安慰自己說:是老人自己在美國住不慣,並不是自己不願意他們來,所以自己盡孝了。要不就是:我每年給他們寄了很多錢,夠請很好的保姆了,我掏的錢比國內的兄弟姐妹掏得都多,我還不圖他們的遺產,所以我盡孝了。不知道是不是還有這種:父母生前我很遺憾不能陪伴你們,但你們死後我會給你們買昂貴的墓地把你們風光大葬,誰也不能說我不孝。
不過,我想也會有一部分人,把不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當做最大的隱痛,對能陪在父母身邊的兄弟姐妹心存感激。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不僅僅是在老人病的時候,老人老了以後會各種任性各種作,長期陪伴也難有孝子。
海外華人在埋怨在父母麵前的兄弟姐妹照顧老人不周時,最好先自己去試試照顧同樣長的時間自己是不是能更周到。在覺得在父母麵前的子女占了老人的便宜時,問問自己,給自己多少錢自己可以放棄在美國的生活回國去陪伴父母?
如果自己隻能做個掏錢孝子或者電話孝子,最好還是羞愧地閉上自己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