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帖】央視專訪《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

來源: miranda0318 2019-02-12 17:00:53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759 bytes)

劉慈欣答網友問

1、影片看哭很多人,您哭了嗎?

沒有,我們看電影是作為一個創作者的角度去看,我們不是從一個普通觀眾角度去看,我看電影比如我看到一個感人情節,我更多地會這麽想,這個怎麽樣再加強一下就更好了,或者把它(情節)是不是朝前挪一下或朝後挪一下,效果更好,我是這麽一個工匠、一個創作者的心態去看,一般來說,我們是打動別人的,我們自己一般很難被看過多少遍的作品去打動。

2、影片中的地球現象是否會發生?

首先在我們看得到的未來是肯定不會發生,因為太陽它處於一個主星序之中,就是恒星的主星序之中,主星序中的恒星是十分穩定的,就是說太陽真的要發生變化呢,它也是以一個很(漫長),對我們人類的尺度上來講,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它發生變化是在很遠的未來。

3、網友質疑影片中一些科學設定讓人無法接受,您怎麽看?

(記者:這是一個挑刺的網友?)他真沒有挑刺 。確實裏麵的很多設定,確實像他說的不是太嚴格。甚至是一個BUG,這可能有各方麵的原因。可能受拍攝技術的限製、故事的需要。比如說打掉攝像頭確實不能把人工智能毀掉,但你要表現毀掉人工智能的話,是有的。像典型的就是2001電影裏麵,毀掉人工智能很專業,航天員進到電腦的主板上,把存儲芯片一塊一塊地拔下來真的就毀掉了。可在《流浪地球》裏你讓吳京去這麽幹,那電影的時間可能要拉長很多。如何在遵守科學原理的基礎上,又保證電影的可視性、可看性。

4、流浪地球會拍成係列嗎?

這不該問我。對對,去問製片方導演。拍不拍,不是我能決定的。

但是我覺得如果《流浪地球》第一部的票房照這樣的趨勢走下去的話,是完全可以拍第二部、第三部的。(記者:你是希望作品能多多呈現在屏幕上?)那是自然,我當然希望。我希望我所有的作品都拍成電影,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個畢竟科幻電影和小說相比它受到的製約是很多的。

5、國產科幻電影未來該如何發展?

首先還是我剛才說的,不要被某些框架限製死,就是科幻電影一定要多元化,要有多種風格的科幻電影。不能說照著某一個風格的科幻電影,好像都照著它那個模式去拍,那個是沒有前途的。

另外的話,還是那句話,首先要建立起一個科幻電影的工業體係,這個必須得有。這個工業體係就是很專業的。比如做什麽就是做什麽的,做星空特技的、做飛船特技的,都有它特定的專業,這個體係必須建立起來。

第三個就是,必須有好的原創內容,這個很重要。這個原創內容從兩個方麵來,一方麵我們要好的有影響力的科幻作品,這個現在太缺了,沒有。就是我們說的IP,現在我們沒有好的IP,或者說數量很少;第二就是說科幻電影相對於從文學作品改編而言,它更適合原創。我們必須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科幻編劇來,這是我們目前很缺的一點。為什麽現在國內的科幻IP科幻改編權,它的市場那麽火熱,就是因為科幻編劇比較缺乏。我們其它的領域的編劇數量還是很大的,但是在科幻的編劇的數量很少,這方麵急需培養出很多的人才來,我覺得這個是我們最需要做到的。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係列長篇科幻小說,其第一部獲得了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該部已有5個版本的實體書在國際市場上發行,此外還以有聲書光盤、有聲書下載版、電子書等多種形式發行。

劉慈欣:這都是《三體》所有語言的版本,這是中文的,這都是英文的,這是在英聯邦出的, 這是在美國的。這(幅畫)就是《流浪地球》的場景,是一位畫家畫的,很精細,素描,畫得很精細,很像我心目中那個場景。

(記者:科幻作家能預測未來世界嗎?)

劉慈欣:不可能。描述不出來,不光是我,誰都描述不出來,甚至你描述100年以後都很困難。所以我們寫科幻的人不是在預測,我們隨時都不是在預測,我們在排列,把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都排列出來,但是我們不可能窮盡所有的可能性,我們隻排列那些最有意思的、最震撼的,注意這句話,隻排列最有意思的、最震撼的,可不是排列最可能的。

我常舉的一個例子,一個不走的表,它一天還有兩次能弄對。一樣,你排列足夠多的可能性,這裏麵肯定有幾種能遇上的。但這不是它預測的,科幻小說家並沒有神奇的力量。

(記者:您創作中遇到最大的挫折是什麽?)

劉慈欣:我遇到的最大的挫折,其實也就是創意的,不能說是枯竭吧,很難能產生讓自己能興奮起來的科幻創意。這個和大家有些誤解,好像你寫一部作品非要超越你前一部作品,我沒有這個想法。我說過一部作品,它有很多因素是機遇,這個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我要寫一個作品,我必須有讓自己興奮起來的想法。如果我自己都興奮不起來,我是沒有動力去寫它,特別是長篇小說,能支撐你寫下去的,就是你自己的想法很興奮。同時,(如果)我都興奮不起來,你別指望讓讀者能興奮起來,他肯定也不興奮,這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劉慈欣:就這三個是(獎杯),這個就是雨果獎的獎杯,這個是軌跡獎的,也是美國的一個科幻獎,這個是克拉克基金會的獎。

其實我們的科幻發展到這一步,並不是因為科幻本身,也不是說現在的科幻就比以前80年代的科幻水平高多少,它是大環境決定的。這個《流浪地球》的導演也反複強調,整個國家處於一個快速的崛起、現代化狀態,給科幻文學、科幻電影提供了一個肥沃的土壤。中國現在最強的感覺是什麽?是未來感。就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有在中國有這麽強烈的未來感,這種未來感就是未來給人的吸引力。世界上現在任何地方你沒有辦法與中國相比,順理成章地它就促進科幻小說、科幻文學的繁榮。

國運盛,文運盛,這一點對其他的文學我不知道是不是準確,對於科幻文學是極其準確的。在一個落後的貧窮的發展緩慢的地方,科幻文學肯定不行,不論你多麽有水平有創意的作家你也不行,得不到承認,這是科幻文學的一個特點。

(記者:那您覺得在這個時代您是不是也是幸運的?)

劉慈欣:十分幸運。有一位美國作家跟我說,你們中國的60後是人類曆史上最幸運的一代。我說我沒看出來。他說人類曆史上沒有任何一代人在你們的有生之年,看到你們周圍的世界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我很認同他這句話,沒有人,我想象不出別的哪一代人,我童年的世界和我現在的世界,完全是兩個世界。這個對於一個科幻小說作家來說真的是很幸運的。也不僅僅是幸運,可以說,我本人就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我要是生在別的時代,早一些,甚至晚一些,可能都不會成為科幻作家。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央視記者 王宇 李同 楊波 肖冉 曉宇)

所有跟帖: 

三體文筆一般,想象力很好 -feelfox- 給 feelfox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2/2019 postreply 17:07:43

另一次采訪的鏈接(視頻): -miranda0318- 給 miranda0318 發送悄悄話 (218 bytes) () 02/12/2019 postreply 17:07:45

作為中國的第一部科幻片,已經很好了,海外的排期和放映廳都增加了,買張票坐在大銀幕下,切身感受一下。 -哥窯- 給 哥窯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2/2019 postreply 21:51:3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