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結之後說說《大江大河》這三條線
來自: 鱷魚肚子滴答響 2019-01-05 20:39:55
《大江大河》完結了,終於可以談談這部劇了。因為周邊看這部劇的人非常多(高校群體),而且意見趨同,我想還是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觀眾的意見的。我們都沒看過原著,也可以更不帶偏見地看這部劇。
先說說直觀感受上,三條線的精彩程度。
情感線,雷東寶萍萍≥(拍完整的)宋程線>(沒拍完整的)宋程線>>>>楊巡戴嬌鳳
事業線,宋運輝金州廠>雷東寶小磊家村(前期)>>>>楊巡=雷東寶(後期)
那麽綜合起來,前期雷東寶事業+雷萍感情線,整體感覺非常好,說實話,那個時候我都不太愛看宋運輝大學生活。
中期宋運輝金州+宋程+大尋,開掛的好,是我認為神劇應該有的水準。隨著這條線進入高潮,身邊人的興趣點全部被轉移到了金州線上,這時候已經不太愛看小雷家村了。
後期宋運輝金州+雷東寶家村長期在線+沒頭沒尾的楊巡線,讓本劇沒有了高潮,大家不得不把注意力拉回到越來越無聊的小雷家村上,浪費了金州線醞釀好的情感。
再分說這三條線。
首先,不得不說非常可惜的一條線,楊巡線。這條線毛病非常大,基本上沒有對路的時候。
這條線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沒頭沒尾。
他的人物、事業缺少了鋪墊,一下子從天而降,正巧趕上宋運輝線的小高峰。大家對他的事業沒有情感,沒有帶入。通篇感覺他就是為了硬湊一個個體經濟的代表被硬插入這個劇,莫名其妙。而且如果說他承載了大家對個體戶印象的轉變,那麽從他出場,就要鋪墊這種情緒,包括他周邊的人的,結果到了最後,突然來了一下子。
他和小鳳的戀愛非常不討喜,沒有鋪墊隻是其一,最重要的是,這個戀愛線拍的非常現代。對比萍萍和程開顏,我們特別能體會到那個時代人們感情的婉約。但是他和小鳳的戲讓我們感覺特別鬧騰,倆人又沒什麽化學反應。
而最後我要說一下演員。我是非常喜歡董子健的,預告中他非常吸引人,說是最吸引我的也不為過。但是可能還是演員年齡小,整體人物塑造得還是浮。他把楊巡腦子轉得快,善於鑽營的感覺把握得還好,但是卻沒找到這個人物的主心骨,沒有沉下來的地方。比如我就問一句話,這個人物,你信不信任他?有沉下來、沉得住氣的地方,觀眾才會覺得他靠得住,他的夥伴們才願意和他做生意。(要是下一部小董還是這個演法,我有點擔心)
總之,這條線由於種種原因,非常非常可惜。
然後說雷東寶。
小雷家村線前期非常好,後期非常讓人膩煩,並非僅僅是它影響了金州線的爽度和拖遝、沒有新人拓展關係之外,還有很多隱形的毛病。
1. 觀念有些不容於現代。比如說填魚塘建養豬場,毀了忠富的約,當時我和朋友就在直播的時候微信吐槽,認為違背契約精神,除非給予極大補償。事實是補償了麽?當然,而且忠富還得到了更大的好處。但是解決非常快,對忠富批評非常多,甚至有一場全村人指責忠富的戲。這種感覺就非常微妙了。
你們汙染了邵家村的水源,然後還打了人,因為別人先動手就可以理直氣壯了。然後說邵家村人誣陷你們豬有問題,鍋又成了邵家村的。這其中當然有邵家村的不對,小雷家村也因此有了波折。但是從頭至尾對邵家村有沒有真誠的道歉。有種你錯了90,但隻要人家錯了10,我就可以不為那90道歉反思的感覺。
2. 經濟增長方式粗放,危機解決方式是莫名。雖然那個時期經濟增長方式確實粗放,但是放在電視劇中就覺得很有問題。觀眾期待的是突破層級式的解決問題,比如賣兔毛,被封鎖怎麽辦?走出去,直接與上海接洽。這就是很好的解決方式。
電線廠是怎麽做的?憑借著市電線廠淘汰下來的舊設備+連數都算不上來的工人+從外廠借用的技術員,最終擊垮了市電線廠。What????
最後給人的感覺就是,除了上頭有人之外,找不到小雷家成功的原因。
3. 對雷東寶人物態度不堅定,人物發展緩慢。我能感覺到劇後期再給雷東寶埋伏筆,比如他的一意孤行,比如他的粗暴。但是我們拍的不是諷刺篇,不是《鹿鼎記》。我們希望他做對了事情受到獎賞,做錯了事情受到懲罰。可是劇中總在有意無意美化他一些行為。比如最後他收購電線廠成功,讓他有英雄般的悲壯。這讓觀眾的理智和劇中情感有了微妙的剝離,我們覺得他做得沒那麽對,特別是在他剛剛指責了楊巡的衝動之後。而最後的哭墳,既然都英雄般悲壯了,那你哭墳主題應該是大仇得報、步入下一階段吧?結果情感又回去了,開始說這些都不重要隻有你重要了,要是你在我不會衝動了?what????
拜托,一意孤行也要一意孤行得堅定一點好麽!
有很多人抱怨楊爍的演技,我覺得楊爍演技沒什麽問題,主要是劇情問題。如果說真有什麽問題,也不是單場的問題,是整個人物十年沒有太大變化的問題。
也有很多人說是戲份之爭,真的不是,宋運輝幫小雷家出謀劃策的情節也要遠遠無聊於金州廠。
但是後期小雷家並非沒有亮點,比如老書記之死,比如因為薪金製度改革和領導的爭端都非常不錯,因為這是新的問題,新的衝突。
最後,宋運輝金州廠,優缺點都非常明顯。
金州廠戲之所以好,是因為總用更高級的思維、更全麵的視野解決現有問題,這讓觀眾感覺到贏得爽快,輸得心服口服。無論是宋運輝到北京,部裏領導對宋運輝說的那番話,還是最後水書記對宋運輝的教導,都讓觀眾感覺到“哦,原來如此”之感,進而進一步期待宋的成長。
缺點大家也說了很多,不連戲。其實朋友聚到一起吐槽得很多的就是金州線的跳戲,說不知道怎麽宋運輝就談上戀愛了,不知道怎麽就升到科長了,不知道怎麽又跳回小雷家了……
而王凱和楊爍恰巧是反的,他十年的變化非常好,每個時期情緒都非常精準,對不同人態度也非常不同。而且我要額外誇一句凱凱,他特別容易和不同的演員形成“場”,這點他在和周放的番外小采訪也說過了。比如和水書記,和程開顏,和大尋,和姐姐,和嶽父……甚至他在其他劇裏,都沒有感覺和其他演員缺少化學反應過。這點楊爍也行,小董就要差很多,還需要慢慢積累。
當然,其中也有許多其他因素,比如和雷東寶對戲的越來越無聊,和楊巡對戲的一直很無聊,和宋運輝對戲的越來越有意思。
孔笙導演接受采訪的時候說過,雖然觀眾喜歡看衝突很強的戲,但是他不希望總是強化衝突,這樣會顯得假,生活是自然而然的。說實話我是挺敬佩這種想法的。而且主創也說過,不希望著眼於鬥,要看到理想,這我也是尊重的。
但是我不喜歡看原地打轉,而且小雷家村後期能否算真善美算理想,也是要打個問號的。
說了這麽多批評,並非因為這部劇不好。恰恰相反,大家以神劇的標準來看它,才會苛責於它。也才會期望第二部更好。其實在這部劇播出之前,我是有很多擔憂的。現在改開之後已經有好多輪問題了,現在開始講改開初期的成果,會不會不貼和現階段大家的情緒?播出之後,我發現我多慮了,很多事情還有非常有借鑒意義的。
當然了,不同的群體對不同人物會有不同的感情。
比如我們(姑且算作年輕吧)對雷東寶很多事情是不讚同的,對宋運輝在小雷家開金手指也與點emm(因為現階段是高度專業化的),我們更強調正確的就是正確的,錯誤的就是錯誤的。這也是為什麽把宋運輝改偉光正了,但網絡群體仍對這個人物更有代入感的原因。
總之,祝第二部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