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大江大河”是敘述在三個不同階層而又有些關聯的圈子裏所發生的故事,讓我們能了解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不同階層裏人們的努力和他們的悲歡離合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國企金州廠的變化,看到了鄉村辦小雷家的發家過程,看到個體戶楊小饅頭的艱難和堅持,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情義。那首片尾曲“時間走過”更是讓人幾乎能跟著音樂的旋律,感覺到時間正隨著大江大河裏流淌的水,永遠不停地在流。我們的歲月已在不知不覺中流走了,那首歌好,唱得更好。
在“大江大河”流淌的歲月裏,所淘出來的財富會帶給我們中國人光榮嗎?這才是“大江大河”故事給予我們該深深思考的問題。我借用大陸一位人士的文章來讓我們參考,他寫得非常中肯而到位。我把那篇文章節錄了幾段貼在下麵,其實他說的每一句話都很在理,能發人深省,他寫的真正是“大江大河”真能淘出來的未來中國問題。如果要我對他所指出的添加一點附註,那就是:如果我們真有“貴氣”,那是來自無私和利他,是中國儒家的根本。
我的一生,是親身經歷生活在中國,台灣和美國三個地方,看到了三個體製的同異和利弊。看到三個體製的變化,讓我看問題比較清楚些。我的“大江大河”記憶是從隨著父母在抗日的戰火中,從家鄉艱難地跋涉到重慶開始,勝利後才回到老家接著又逃難到了台灣,那時在台灣沒有人有錢,國民黨在絕地,在臥薪嘗膽,當官的沒人敢貪腐。在學校的校訓都是四維八德,也就是“禮義廉恥”和“忠孝仁愛信義和平”,我們算過得國泰民安。我們這些大陸出生到台灣開始讀小學的一輩,被教育成一批很特殊的一代。我們在學校的時候除了正規課程,讀的是儒家論語道德思想,政治覺悟是“解救大陸同胞”並熱愛祖國,以身為中國人感到光榮。直到李登輝時代開始,台灣就漸漸地走偏了,因為有了錢,要民主就不要講倫理道德的規矩了。
我們這一輩大多是在60年代後期或70年代來到了美國生根。那時的美國是個世界的天堂,因為那時美國人都有著和中國儒家相去不遠的“Value system”,他們講誠信,講honor,有家庭觀念,有道德標準,上教堂且守法。雖說那時對我們有些歧視,我們都覺得是應該的事,我們不就是來到他們祖先為他們打下的樂土來享現成的嗎?人們對我們的尊重或歧視,決對不是爭得來的,而是要努力去earn來的。我們一無所有來到美國,再苦再被歧視,但是幾十年後看到孩子們都置身美國主流社會,為人尊敬,心中是感恩無比的,所以我們教育子孫絕對不忘了中華文化的傳承。
美國這幾十年來因為政客常常標榜“人權”,要求各種“平權”而不講究自己拚搏,漸漸地美國的價值觀變了,沒有人再說道德。連宗教在學校都不能說了。沒有了這些和“規矩”或“道德”有關的教育,美國的下一代就越來越發空洞,接著政爭就變質了,以前兩黨競爭,在野黨一旦敗選,一定全力支持執政黨不遺餘力,因為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現在隻有政治鬥爭,非把自己的總統鬥垮,早已失去了真正的民主精神,以致美國在世界上已不像四五十年前那麼受人尊敬了。
我不懂共產黨也許說得不很妥當,中國在共產黨的統治下沒有宗教或道德教育來凝聚人們的精神,可是有一個替代,那就是“黨”,雖然誰也不知道究竟誰是“黨”,可是有最高領袖,有一種強大的“管製力”,有了管束,人們就不能任意隨著個人的習性走了。改革開放是成功了,但是那麼大的國家,一旦有了錢,沒有自發的“道德規範”養成在心底,誰能管得好自己呢?貪腐是抓不完的,隻有讓每個人心裏都有了一把尺,都有守法的基本做人觀念,那才是根本最重要的事。所以中華文化的基本養成教育是最重要的,有了道德的根基,人們才會真的愛國。我們真希望中國能真的成為泱泱大國,讓人從心底裏看得起我們,而不是看中國的錢。再大再富貴的羅馬帝國,也不能抵得過人心隨著習性的腐敗。我們自己早有數不盡的歷史故事讓我們警惕,可惜的是,歷史往往是在不斷地重演。
大江大河的故事裏,我們看到了令人振奮人心的事,也看到了許多讓人惋惜的事。想要在人心裏深深種下“因果天理”的種子,那可是最難的事。如果從現在開始種些善因,中國才能真正崛起而且牢牢紮在結實的根上,深深地種在神州大陸的土地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流淌在大江大河裏延綿不斷,就能應了宋運輝背誦的國家政策裏的最後一句:為了中國的千秋大業。
我自己寫完了都覺得自己像個國民黨的政治幹部,對不起,我是真的愛我們的祖國。讓我們一起期待“大江大河的第二部”吧。
下麵是我節錄的幾小段來自大陸的文章:
富而不貴是種痛(深度好文)
富是物質的擁有,沒有精神的高貴,永遠成不了貴族。浙大教授鄭強直言不諱地說,“大家都在嘲笑俄羅斯,但我知道俄羅斯一定會發達,因為那裡人兩天沒吃飯了餓著肚子還排隊,而我們兩個人還要擠公交車。將來中國即使發達了,你看看開豪車的富翁們,從車窗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中國再富裕也沒有強大。”
富二代在中國儼然是一個貶義詞,目中無人,橫行無忌,因為中國富人大多是從改革開放之後開始富起來的,財富積累也才區區三十年,還是鑽了各種空子,所以說中國沒有真正的富人,充其量有些"土豪"。
上一世紀台灣錢淹腳目,台灣人暴發戶的形象窮得隻剩下錢也是差到上了國際性雜誌的封麵,這些年台灣島內惡鬥,不但社會對立,國法公器私用愈多愈甚,順昌逆亡,民生和經濟急遽向下沉淪,貧富不均嚴重,全島各漁港仍然到處是清不完,清了又丟滿地的垃圾,台灣詐騙犯揚名海外,台灣人還夜郎自大沾沾自喜,仇視貶低對岸和東南亞國家,殊不知別人的實力早已跨越自己,如果為富不貴不仁令人失敬,窮乏仇恨偏執更是令人厭惡。
二戰期間英國王子愛德華視察貧民窟,他對一貧如洗的老太太說,“請問我可以進來嗎?”真正的貴族永遠尊敬每一個人,即使對方是不名一文的窮人。
高貴與否不由經濟的差距決定,而在於人的本性。儲安平在《英國風採錄》中說:“凡是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他們都看不起金錢……英國人以為一個真正的貴族紳士是一個真正高貴的人,正直、不偏私、不畏難、甚至能為了他人而犧牲自己,他不僅僅是一個有榮譽的、而且是一個有良知的人。” 於丹說貴氣就是一種慈悲,一種責任,是一種擔當,是對於社會持久的關注,與以富的能力轉化出來的一種效能。
信力健說,“西方所崇拜的貴族精神不是暴發戶精神,它不與平民精神對立,不意味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它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係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真正的貴族一定是富有自製力,一定有強大的精神力量,而這種精神力量需要從小加以培養。”
高貴不是奢侈品加身的包裝,高貴是源自內心的本善擔當。金錢上的富有永遠彌補不了精神上的貧窮。物質上的富足不能與精神的高貴等同。富可以是一個數字,但貴的內涵更深,是金錢永遠無法抗衡的豐厚底蘊。
精神的財富最能養成性格的高貴,以貴為美,在不知不覺中營造出和氣的氛圍﹔以貴為高,在潛移默化中提升我們的素質。以貴為尊,在創造了大量物質財富的同時,精神也提升一個境界。
一個心靈高貴的人舉手投足間都會透露出優雅的品質,一個道德高貴的社會大街小巷都會留露出和諧的溫馨,一個氣節高貴的民族一定是讓人尊崇膜拜的民族。別讓富而不貴成為永久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