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你的意見 當下想出經典太困難了,但事在人為, 前蘇聯時期也是有經典的啊,附上我的對芳華的評論

來源: liuwenxue 2019-01-02 18:41:2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55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liuwenxue ] 在 2019-01-02 18:47:0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終於看到了期盼已久的《芳華》,又一次感受到了馮小剛那個雖然有時流於膚淺,但仍然不失其真誠的認真製作。但由於期望過高,所以並沒有感到格外的震撼。由於電影對小說的依賴很深,因此沒有充分發揮電影藝術特有的音樂和畫麵上的優勢,在個別情節上也表現的比較生硬,顯得主次不分。盡管電影本身其實已經涉及到中國社會的某些深層次的矛盾和衝突,但由於影片對這些問題過於蜻蜓點水淺嚐輒止,所以粗心的觀眾幾乎根本就看不出來。就同類題材而言,小剛對社會批判的角度似乎還停留在當初謝晉的《高尚下的花環》的水平上。

從電影文學性來看,這部也許是嚴歌苓編劇寫的最好的一部了。因此有影迷還對影片做了認真的歸納,說是把人分成了從善到惡的六個層次:從邪惡的城管,自私的丁丁,利己的陳燦,明白的何小萍,善良的劉峰一直到至善的無名小戰士。這種分類本身就反映的這個電影的問題,即試圖包羅萬象但沒有真的給觀眾留下了什麽。蛋糕的所有材料都準備好了,但由於種種原因其中包括電影審查製度,送到觀眾手中的僅僅是一片博餅。相比之下,同期的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中的那種基於對人性深刻洞察而表現出來的神力,我們還沒有在《芳華》中看到。

其實,即使在那個曆史時期,中國就有著不少徹底看透了他們所處社會的黑暗和冷漠的人士。他們更能夠不甘寂寞及不屈不撓地開始苦苦地追尋探索中國人苦難的根源。但他們活到最後,還是被這個巨大而黑暗的社會所吞沒了。如今的他們,或窮困潦倒,或身陷囹圄,或英年早逝,或流落異鄉。可惜這樣的人物至今還沒有出現在中國的影視甚至文學作品中。盡管如此,他們作為人間的至善至美,將永遠活在誌同道合者的心中,並最終照亮這個冷漠的世界。

所有跟帖: 

當年中國也有張藝謀的活著。但好像國內是禁演的。 -skitahoe- 給 skitaho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2/2019 postreply 19:13:10

是的 很久以後才解禁,但 活著 似乎是張導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作品了 -liuwenxue- 給 liuwenxue 發送悄悄話 liuwenxu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2/2019 postreply 19:24:4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