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又疼了,針戳一般、連續不斷的那種;這已經是第二天了。 服下750毫克泰諾,半個小時後、疼痛沒減甚至覺得更疼了。 |
右上這顆槽牙一直是我的軟肋。小時候不懂口腔清潔,牙洞越來越大、疼痛難忍,十來歲就拔了、吃東西一直是個問題。移民加拿大以後問牙醫能不能植牙,他說過了幾十年了、兩側牙齒移位、空位太小,沒法植;這樣又湊合了二十來年,問題是兩側的牙壓力大了,特別是缺牙左邊這顆槽牙,偶爾會發炎。
約了第二天上午家門口附近的牙科診所。Sanitas的保險帶基本牙險,除了洗牙免費、檢查也是免費的。
到診所說明情況,很快就有護士來做X光拍片,然後給我領入診療室。
牙醫很年輕、英語不太靈光,叫了一個翻譯進來。她給我看了X光片說這顆牙裂了,至於怎麽治療需要專科牙醫;我想麻煩了,這得等好幾天吧!然後她說,專科在看別人、你等一會兒。
十多分鍾後專科來了。她的英語也不太好,雖然能講最簡單的、複雜一點的還是要靠翻譯。她說這顆牙基本上攔腰斷、保不住了,需要口腔外科醫生Surgeon處理。
“這得等多久啊?”,我有點絕望。在多倫多,約口腔外科最少也要等兩三周,可是現在這牙疼的、我也忍不了啊!
專科在計算機屏幕上搜了一下告訴我,你先回家、下午四點回來,這之前我先給你開一點止疼藥。
David看起來四十多歲、精明強幹,見麵問好後就跟我說咱們說英語吧、我說太好了。他讓護士又給我拍了一個片子,然後告訴我,牙保不住了、最好的辦法是植牙;我同意了,問David什麽時候能開始,他說現在。
牙疼起來要人命,能馬上做、多貴也得做了。
|
|
|
還是先看了一下報價quote。護士拿過來一張紙,說不買牙科保險的話、兩顆牙是三千九百歐,如果買保險(基本險每月12歐、需要買一年)是三千三百歐,兩者都是分三次付款;我小九九了一下、買保險立省四百多歐,當即買了保險。
David希望我把最右邊的18號智齒一起拔掉,我問他能不能保留,他說中間缺牙的部分間隙不夠、植兩顆牙會有問題;我想了想同意了。
告訴David用足麻藥、因為我特別怕疼;David說不必擔心,開始讓護士準備。打了幾針麻藥,過了幾分鍾敲一敲看我沒感覺、開始拔牙;他動作快,一會兒兩顆牙全拔下來了;然後切開牙齦、鑽洞做牙根post,最後告訴我“做完了”(我當然不知道這麽多術語,但是看見他用鉗子、刀子、鑽子了LOL;因為沒有痛感、感覺時間不長)。
David給我開了四種藥:三天強力止痛、十天處方止痛藥和消炎藥、一種消炎漱口水,還給了我一些消炎gel,告訴我怎麽使用;如果沒有意外,三周以後檢查愈後、三個月以後裝牙基,特別強調這九十天對牙根和牙槽骨的結合特別重要、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
離開診所時看了一下表,六點剛過、也就是說一共花了兩個小時。 回家的路上順便去藥房拿藥,四種藥一共14€,拍片、拔牙、檢查都不要錢!
回到家,太座一直在擔心;當她聽說兩顆牙拔了、牙根做好了、藥買好了、再過三個月做牙冠,她大呼“不可能”,過了好幾天還是不敢相信,兩個半小時能做這麽多事兒!
對我來說,最主要的是不需要忍受鑽心的疼痛了!
強力止痛藥很管用,按時吃就不疼。
前兩周,每餐刷牙後都需要用消炎漱口水浸泡拔牙;此後每晚一次、再此後每周一次。三周後檢查的時候David說恢複的非常好,過兩個月再見他。
這三個月不能使用右側咀嚼,左側牙齒辛苦了許多。我老家地下水質不好、含氟量高、牙質偏軟,很擔心左側再出問題在(實際上,左上27號牙也偶爾疼,五年前做了根管治療)。戰戰兢兢又撐過了兩個月,這回再見David是做支台abutment:X光檢查、然後安裝,過程很快,二十多分鍾就結束了。
David告訴我最後安裝牙冠不需要他親自做、不過做好以後需要用牙間刷Interdental brush清潔,但具體是0.6還是0.7毫米的牙間刷需要做好亞冠以後才能決定。
取模還是最初那個專科牙醫,用的是口內掃描儀intraoral scanner,她告訴我要去訂製牙冠、十天以後回來安裝。
終於,在看牙醫的第一百天,我用上新牙了!
相關
《打針驚魂》
《病了怎麽辦?》
《衣食住行住最難》
《居留卡的故事》
《馬德裏萬花筒》
《馬德裏的聖誕彩燈》
《下一站,西班牙!》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