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回憶(2)
所有跟帖:
•
翼風模型,也是我的最愛。
-hkzs-
♂
(129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5:21:01
•
翼風彈射模型飛機套件
-hkzs-
♂
(303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5:30:37
•
好熟悉的圖紙。我也有一套。還買過4塊錢一盒的環球模型。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7:24:41
•
哈哈哈,做過這個。。
-borisg-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22:51
•
這個好像是最普通的那種彈射滑翔機, 當時1.8元?
-Uusequery-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9:34:36
•
記不得了,應該不超過一元。
-hkzs-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2:40:17
•
波大也是個航模愛好者
-aChineseBostonian-
♂
(3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5:45:47
•
我外公也是寧波人,還記得他的口頭語,奧梢奧梢,現代人都不說土語了。外婆是浦東鄉下人。
-老朽-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5:51:00
•
我外婆家在培利土特產樓上,你說的這些地方都太熟悉了
-WLRC-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5:53:58
•
…
-名校FAN-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6:11:55
•
巨鹿路現在非常小資,很多酒吧,晚上弄得黑燈瞎火的;襄陽公園恢複了原名,裏麵有家咖啡店,我去年回上海,唯一見到外國人的地方
-名校FAN-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6:16:10
•
每人每月30塊夥食費有筆誤嗎?那時候工資也不會超過30塊. 長樂路一帶我也非常熟,那一排大櫥窗當時是引領潮流的。
-NHHiker-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7:29:13
•
看到這我也驚呆了,那會上海一般人隻有3塊。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7:33:38
•
三塊太少了。我家京津之間的一個小鎮,人均生活費十塊還是覺得很拮據
-巴黎到羅馬-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9:13:07
•
30塊沒有離譜,那時候有工資高的,一月二三百不少人的,買五百快勞萊克斯手表的也有
-WLRC-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7:56:07
•
71年普通工人工資40出頭,2~3百要師級了
-Lisland_2013-
♂
(55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33:35
•
36是二級工,學徒好像是十九塊錢。級別高的老師傅可以有七八十塊的。
-borisg-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38:31
•
我印象裏從六十年代開始就不再調級漲工資,所以高工資的工人都是定級高或六十年代之前漲的
-巴黎到羅馬-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9:33:23
•
學徒三年17.84開始,每年加2塊,滿師36。100以上的師傅都是公私合營前老板定的。
-陶次瓦-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3:28:00
•
有個前資本家親戚。解放的時候有2萬美元存款,家裏大魚大肉挺吃。可惜她隻存CD吃利息,前幾年百歲去世的時候還是2萬..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55:29
•
那時候銀行定期利息是二厘七,不知道外匯是否也樣。兩萬美元一個月56美元,也不是很多啊。
-borisg-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59:06
•
工資再高,沒東西賣給你
-nancyjin5391-
♂
(24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2:06:50
•
70年代初每月每個人三十塊夥食費。。。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7:31:51
•
我有一天說我家也算上海人吧,1910年從浙江桐鄉搬到上海,有人馬上糾正我,
-coach1960-
♂
(11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01:16
•
明朝來的在上海叫“本地人”。以前大都是種菜的,被開埠後來的看不起。不過現在都拆二代了。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25:35
•
哈哈,誰都是上海人;我覺得還是以出生地為準吧,所以我不是上海人..
-名校FAN-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25:40
•
沒嚴格定義,一般還是以文化認同為準。現在很多新上海人家裏的小孩不當自己上海人。
-Lisland_2013-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8:36:39
•
哈,你還別說,其實元朝就已經有上海了
-慢漫遊-
♂
(422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2:28:07
•
哈哈,我住浦東,鄰居是浦東本地人,去一江之隔的浦西,叫去上海。
-阿迪2000-
♂
(0 bytes)
()
08/30/2024 postreply
23:18:04
•
寫得很好!喜歡看中國真實回憶錄,無論城市還是鄉下都非常有意思,比課本上假的曆史好看多了。
-bobpainting-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9:09:06
•
寧波腔的上海話,做事仔細叫“把細”,應該不是“過細”。
-llarry-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09:45:21
•
正確 , :)
-AntelopeCanyon-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0:45:08
•
溪
-輕羥鬆鬆活一回-
♂
(24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0:53:18
•
那個時候上海市民的日子挺辛苦的
-nancyjin5391-
♂
(114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2:01:30
•
淮海路上的皮鞋店
-laoyangdelp-
♀
(75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3:28:55
•
對。
-borisg-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3:46:18
•
更正確的說,是“藍棠”:))
-越王-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5:00:46
•
藍棠在南京西路
-愚園.-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3:07:03
•
紅山口,玉泉路,五棵鬆,101,301,上海南京路,淮海路,江灣五角場。。。
-招財老虎-
♂
(93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5:56:57
•
“上海比北京人生活講究很多”。 八十年代,我去上海親友家,一魚三吃,佩服得不行。
-XQQ-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8:06:02
•
然後吃完了摸摸肚子想不明白三個菜為什麽還是沒吃飽。。
-borisg-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8:40:50
•
這一帶我比較熟, 進賢路還記得嗎?
-allweiss-
♂
(0 bytes)
()
08/26/2024 postreply
19:55:08
•
藍棠?女士皮鞋!博步 才是男士光顧的皮鞋店
-longsky-
♂
(0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09:51:57
•
你老爸是將級的?這個級別現在的退休金也是常人的好多倍。
-小黑貓-
♀
(245 bytes)
()
08/27/2024 postreply
13:09:14
•
嗬嗬,那一片很熟閉著眼睛都可以不迷路。每逢國慶那一段淮海路都是封路做“步行街”的,音樂學院即使文革時代周末也會放電影。
-吃素的狼-
♀
(69 bytes)
()
08/30/2024 postreply
1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