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記憶的幼年的環境(1)

我所記憶的幼年的環境(1)

周末空閑些,和老朽兄一篇,我是沒他那文采,隻能算個記敘文而已啦。年紀大了,陸陸續續把自己的經曆寫出來,以後給孩子們講。

我小時候,住在距離四九城老遠的一個大院裏,所以跟京城的城市生活沒多大關係,我這個題目也因此不叫小時候的京城生活。

我住的這個地方,一開始叫複興路十七號,是49年以後建設新北京那從複興門向西的一係列軍隊大院最西邊的一個,在玉泉路和複興路的交叉口的東北角。路南是複興路十四號,鐵道兵司令部。這個路口的另兩邊,西南是未開發的農村,當時叫小瓦窯大隊,小時候隨著院裏的人去支農收過玉米。西北是中科大和八寶山公墓。

那時候這是北京開發到最遠的地方了,北京當時的公共汽車編號最多到38路,而38路的終站就在這個大院門口,每天晚上七八點鍾最後一班車從城裏開回來,工作人員把車一鎖走了(他們怎麽回家這我可就不知道了),第二天早上再有人來發首車。

這38路公共汽車是紅色的斯庫達,帶個拖車,前麵有個司機有個售票員,後麵拖車裏也有個售票員。那時候複興路整個挖開了修北京第一條地鐵,因為技術落後不是地下開挖。據說鐵道兵14個師有10個在修地鐵還修了好幾年,反正我小時候所有出門的時候都得走這大溝邊上用席子擋起來的戰戰兢兢的土路。這38路就這麽咣當咣當的開老半天到了西單,路過的除了一係列的軍隊大院就是開闊的農村,居然還有一站叫沙窩村,其土可想而知。要到城裏任何地方,得到了西單再倒車,所以我們都跟鄉吧佬一樣叫進城,這一天就出去了。我小時候進城的次數是少之又少,與其說生活在北京,不如說生活在大院。

故事講到這裏,熟悉北京的朋友已經知道了,這大院就是原來的政治學院,現在算國防大學一部分已經很多年了。

政治學院是朝鮮戰爭之後,中國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一部分,用以培養團以上軍官。比起複興路上其他大院來,這個單位的規模並不大,一開始上上下下全算上固定編製人員隻有五百人左右。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這個大院,我現在因為成為海外敵對勢力了,已經進不去了,隻能從小時候的記憶來複原一下。

這個院子大概是四百米寬,三百米深,分東西兩個區。西區大門兩邊八字照壁,是“團結緊張”和“嚴肅活潑”,進門一個花園(地震的時候警衛連在那裏搭過帳篷),正對的是五層的辦公大樓,排號算西5樓。這樓檔次甚高,有電梯,每層還有衝洗放大照片的暗室。左右兩邊是西1至西4號樓,筒子樓的辦公室。往北一東一西是6,7號筒子樓,是給比較低階的教職員的住宅,其中有一部分是幼兒園,本人當年稱王稱霸的地方。。

這6,7樓中間,夾了個八號樓,是院級領導的住所。住這兒的沒輪上住將軍小樓,要是沒取消軍銜到下次晉升就應該很快排上的那種。

6,7,8號樓後麵一排,是食堂,花房,和水塔,變電站。在那個年代這麽個大院還搞個花房實在是奢侈,記得裏麵種得有南方才有的鐵樹,這些花花卉是要送到辦公樓大廳裏擺設的。食堂原本也是按級別分開的,士兵食堂,尉官食堂,等等,到文革一概取消了。

這一溜後麵又是橫著的一片,分三部分,東西兩部分是三層的單元樓,每個樓三個門洞共18家,中間一部分是幾棟二層的將軍小樓,裏麵住的是幾個院領導。

所有這些部分都各自有半人高剪得整整齊齊的柏樹牆環繞。房子是一水的灰磚平頂樓,後來加蓋了斜坡頂。

這個院子西半部的最北邊,有個葡萄園,還有個豬圈,都是我小時候樂此不疲的地方。

東半部和西半部中間的地帶,從南牆開始往北數,是專修樓和圖書館,有幾十萬部藏書,還有個打熱水的鍋爐房。再往北分別是大操場,大禮堂,和後麵的服務設施,比如洗衣房,理發店,汽車隊和小賣部。這洗衣房絕對是超前的,衣服送進去釘個號碼的布條,有員工在大洗衣機裏洗完了烘幹了疊好了再由主人來取。

東區十幾棟樓,是學員的宿舍,還有個樓是衛生處,其實相當於個小醫院,大概有各科的十幾號醫生有若幹病床。這個衛生處是個奇怪現象,因為這個學院當初設立的時候級別很高(高到什麽程度?院長是元帥。。),所以各教研室都是軍級單位,連衛生處也是。這衛生處長姓。。。衛。。當年文革落難時跟他家姑娘在一起臨時住在個地方算是難友。。另外既然是學員區,有鍛煉的地方,燈光球場,遊泳池,還有警衛連也住東區,每天看見哨兵換崗,值星軍官陪哨兵到各個門口來換崗。接班的敬禮,哨兵回禮,哨兵交出槍支,接班的驗槍,上崗,然後再互致敬禮原來的哨兵跟值班軍官走回去。

既然是軍事單位,周圍都有圍牆帶鐵蒺藜的,除了大門之外,東西牆上各有一個小門也是有哨兵的,要看證件,不過對小孩,大概看著是院裏的樣子,哨兵是不管的。

好,大院講完了,下次講大院裏的生活。

所有跟帖: 

大院子弟有一種優越感,和市井貧民很對立,當年小混蛋事件你們院有參與? -老朽- 給 老朽 發送悄悄話 老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1:09:20

離城裏比較遠,摻和得少些吧。軍事學院的爹媽文化水平高一些, 不像別的大院那樣粗野。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1:34:19

燈光球場很古早的感覺。 -yhr- 給 yh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2:36:23

那些電影 -laoyangdelp- 給 laoyangdelp 發送悄悄話 laoyangdelp 的博客首頁 (90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3:56:29

大院子弟 -laoyangdelp- 給 laoyangdelp 發送悄悄話 laoyangdelp 的博客首頁 (42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3:58:53

十七號和科大子弟上玉泉路小學,十一中學。往東有翠微路小學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6:35:24

王朔上的是翠微小學吧。看上去很美裏提起過 -FL_MSD- 給 FL_MSD 發送悄悄話 FL_MS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5:36:24

搬個板凳聽故事! -淡然- 給 淡然 發送悄悄話 淡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19:08:07

又來了一位回憶童年時光的 -aChineseBostonian- 給 aChineseBostonian 發送悄悄話 aChineseBostonian 的博客首頁 (173 bytes) () 08/18/2024 postreply 20:01:08

哦,我們不遠,我在北太平路,軍事醫科院大院 -顧劍- 給 顧劍 發送悄悄話 顧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3:39:43

軍醫科知識分子更多,北邊一片是教授樓。小時候的鄰居據說是童第周的老師。大院子弟出來的極多。 -FL_MSD- 給 FL_MSD 發送悄悄話 FL_MS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5:34:06

你們政治學院,鐵道兵大院(我有親戚在那裏),還有五棵鬆301醫院(有合作)都去過多次。謝謝分享,勾起不少往事。 -鯉魚塘的魚- 給 鯉魚塘的魚 發送悄悄話 鯉魚塘的魚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6:31:12

我家在木樨地三裏河挨著長安街。 67年?修地鐵打鐵樁子吵了好一陣子。後來時興玩瓷片兒都是小孩們從地鐵工地偷的。 -drinkplay- 給 drinkplay 發送悄悄話 (78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7:29:15

玩瓷片是什麽意思?怎麽玩? -ljty1- 給 ljty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8:36:00

手心, 手背抓, -般的三抓, 高手有五抓或更多。 抓到手就是你贏的。瓷片就是一平方厘米貼牆用的。有各種顏色。 -drinkplay- 給 drinkpla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9/2024 postreply 09:13:59

波大記憶真好,這個係列打開了記憶的抽屜。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1/2024 postreply 13:41: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