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收獲滿滿的高迪一天,意猶未盡的我想再看看高迪的另一個masterpiece:Park Güell。可是查遍了所有能找的官方網站和旅行社網站都沒有票了,留下一個大遺憾,也給了我下次再來的好借口。於是接下來的兩天裏,半天畢加索博物館,半天修道院,最後一天加泰羅尼亞藝術博物館。
畢加索 (Pablo Picasso)
畢加索1881年出生於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的馬拉加市(Malaga),被譽為是二十世紀現代藝術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奠基人之一。畢加索小時候便表現出極高的繪畫天賦,七歲開始師從於他的父親,十幾歲的時候已經有了驚人的創造力和繪畫技巧,在此後長達78年中,畢加索的藝術生涯跨越了多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展示了它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畢加索的成就不僅僅局限於繪畫領域,他在雕塑、版畫、陶藝和舞台設計等多個領域對世界現代藝術家產生了深厚的影響,他是個豐產的藝術家,研究專家認為畢加索總共創作了147,800件作品,包括:13,500幅繪畫、100,000幅版畫和蝕刻畫、300件雕塑和陶藝作品以及34,000幅插畫。
畢加索博物館,或者收藏有畢加索作品的博物館在全世界有大小無數,其中最大的是巴黎的畢加索博物館,其次是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畢加索在1895至1904期間生活在巴塞羅那,盡管之後移居法國巴黎並在巴黎的文化藝術氛圍下聲名鵲起,但畢加索內心還是對西班牙對巴塞羅那有很深的感情。畢加索是一名法國共產黨黨員,因此在佛朗哥的獨裁統治下,當他在巴塞羅那的朋友們發起創建這個秘密的畢加索博物館時,隻能以畢加索的摯友命名:“Art Collection of Mr. Sabartes” 。博物館於1963年開放,成為唯一一個畢加索在世時開放的博物館。如今館藏4251件畢加索的藝術作品,主要展示了畢加索在西班牙早期的作品:大量的早期學習階段的作品,藍色時期的創作,和少量粉色時期和立體主義時期的作品, 另外一個重要的部分是畢加索捐贈給巴塞羅那館的晚期作品。
一進博物館就能看到這麵牆掛滿了畢加索的小作品,大多數是他在幼年,青少年學畫和接受訓練時的習作,加上一些平時隨手創作的小幅畫作。
畢加索畫的父親像(左上)和自畫像:
畢加索有幾個主要藝術階段:
藍色時期 The Blue Period(1901-1904年):畢加索的摯友自殺和個人的抑鬱症使得這一時期畢加索的作品以藍色調為主,表現了孤獨抑鬱的情感及貧窮悲傷的社會現實,作品多以社會底層人民為主題,例如街頭表演的小提琴家,馬車夫,瀕臨死亡的婦女等。
玫瑰時期 The Pink Period(1904-1906年):得益於畢加索跟女友Fernande Olivier的交往,畢加索的心理情緒有很大的好轉,作品多采用溫暖明亮的橘色、粉色,題材也轉向了馬戲團藝人和小醜等形象。
立體主義 Cubism(1907-1917年):在立體主義繪畫中,藝術家摒棄了單一視角的透視法,而是將物體和人物分解成不同的平麵,采用簡單的幾何形狀重新組裝成抽象的形式,呈現多視角的視覺效果。
古典主義和超現實主義(1917-1937年):畢加索回歸到更具古典風格的繪畫,同時也受到了超現實主義的影響。
晚期創作(1937-1973年):畢加索在多個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藝術風格更加多樣和自由,創作了大量繪畫、雕塑和陶藝作品。

這幾幅作品創作於1899-1900,主題軍事社會的普通人物:熱戀的年輕人,老嫗,跳舞的女孩,車夫。






上麵兩幅畫實際上是畢加索在分析並再次創作西班牙黃金時代畫家委拉斯開茲(Diego Velázquez)在1656年創作的《宮娥》(Las Meninas)而產生的一個係列作品。《宮娥》是帶有複雜而且難解構圖的經典畫作,它是西方繪畫中經曆最多分析與研究的作品之一,在網上能查到很多分析它的文章:實景與虛景,畫中誰是主角,鏡子中的人物,觀察者與畫中人物間的不穩定關係等等。
委拉斯開茲的《宮娥》原作,現在收藏於馬德裏Prado的博物館 (圖片來自網絡):
畢加索的這個係列由58福作品組成,如今這一係列已經被完整地捐贈給了巴塞羅那畢加索博物館。除了下麵這副完整的作品,還有一係列小的衍生畫作 (感謝網友Ycart的指正):





阿根廷記者、作家和攝影師羅伯托·奧特羅 Roberto Otero通過共同的熟人結識了畢加索,並從1960年起直至藝術家晚年,他們一直是親密的朋友。羅伯托·奧特羅像一個家庭成員一樣在畢加索身邊記錄了藝術家的創作瞬間和個人生活:


畢加索博物館所在地由五所建築組成,這些房屋建築本身就是庭院深深深幾許有著悠久的曆史: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 Santa Maria de Montserrat
參觀完畢加索博物館,還有半天的時間於是乘火車到位於巴塞羅那48公裏之外的Montserrat ,聳立山穀地麵上方1,236米(4,055英尺)的高處,Montserrat 是加泰羅尼亞山穀的最高點。從巴塞羅那到修道院可以在西班牙廣場 Plaça Espanya坐FGC R5線到Aeri de Montserrat,然後再轉乘空中纜車(Cable car)或者地麵纜車(Funicular)上到山頂。
Montserrat 的字麵意思是“鋸齒狀的山”— 名副其實,它的外觀呈鋸齒狀, 岩石由硬化和侵蝕的沉積岩和石灰岩組成,一萬年的地殼運動,氣候變化和自然侵蝕形成了如今這座高出山腳盆地的明顯山峰。

蒙特塞拉特的最早文獻記載是公元888年,當時隱士修士在山上建造了最初的隱修院。如今所知的修道院建立於1025年,其聖殿經過了幾個世紀以來的重建,建築師們融合了羅馬式、哥特式、文藝複興式和折衷主義的建築風格,是加泰羅尼亞最重要的宗教聖地,在加泰羅尼亞地區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目前有七十個僧侶,正常主持宗教活動。修道院還有個世界上最古老的男孩合唱團Escolania – 這是一個類似寄宿學校的音樂學校,合唱團由50名9歲到14歲之間的男孩組成。孩子們在這裏會接受係統的音樂教育,學習鋼琴和另外一種管弦樂器。男孩合唱團世界聞名,曾經到過不少國家進行演出。
根據資料,蒙特塞拉特曆史上一個關鍵的事件是在12世紀發現了黑色聖母像(Black Madonna or Black Virgin)。這個發現讓這個修道院地位陡增,成為朝聖的焦點。黑色聖母是加泰羅尼亞人的希望和虔誠的象征,成為加泰羅尼亞的主保聖人,與聖喬治共享這一榮譽。
眾所周知,聖母瑪利亞Virgin Mary在西方宗教文學藝術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描繪聖母瑪麗亞的繪畫作品數不勝數,包括前麵看到的聖家堂有一個尖塔便是獻給聖母瑪麗亞。老實說基督教的很多東西是很燒腦的:Virgin Mary 又叫Madonna – 那是因為它是來源於意大利語:ma donna 'my lady'。 可是為什麽又被叫做Black Madonna?根據網上資料,黑色聖母(Black Madonna)或黑色聖母像(Black Virgin)這個術語通常指的是基督教中呈現深色膚色的聖母瑪利亞和嬰兒耶穌的雕像或繪畫,主要在天主教國家也可以在東正教國家找到。其起源一種說法認為可以追溯到拜占庭時代,由木頭或者石頭製作成的聖母雕像加上彩繪。


一過修道院的安檢門,撲麵而來的是眼前這個方庭的鍍金立麵,氣勢恢宏,如泰山壓頂一般令人立感渺小。Plateresque Revival(即新鍍金時代)是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興起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試圖通過細膩的雕刻、豐富的裝飾細節和複雜的立麵設計,重現16世紀西班牙文藝複興時期的輝煌。Plateresque一詞來源於“platero”,意為“銀匠”,因其建築裝飾風格精致如銀匠作品而得名。
主殿大廳以哥特式為主,也兼有文藝複興時期和傳統的加泰羅尼亞建築風格。聖殿的周邊由很多裝飾華麗的懸掛蠟燭,它們都是由加泰羅尼亞各城鎮和協會捐贈,代表了加泰羅尼亞十九世紀以後的珠寶製作風格。修道院的這個聖殿裝飾繁華,莊嚴輝煌,色彩沉重,氣氛肅穆,讓人很是膽怯幾分,跟我們前一天剛剛看到的聖家堂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和感受。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有一條步道,爬山一個多小時能到達加泰羅尼亞山穀的最高地,據說這裏是當地一個很受歡迎的觀看日出的好去處。




蒙特塞拉特修道院還是西班牙著名的朝聖之路的一站。 從中世紀開始就有朝聖者從伊比利亞半島的地中海沿岸開始,通過加泰羅尼亞之路(Camino Catalan)穿越加泰羅尼亞 ,經過這個修道院,然後在裏奧哈與法國路線( French Way in La Rioja)相連,朝聖者可以繼續前往聖地亞哥。


修道院的自然條件和宗教環境讓人自然想起了希臘的天空之城 - Meteora。相比之下,Meterora 有鬼斧神工的山峰,如刀削般直立的懸崖峭壁,峭壁陡峽從一片平原上高聳而起,更加令人震撼驚為天物。 這裏發幾張Meteora的照片作為對照。


加泰羅尼亞藝術博物館 National Art Museum of Catalonia
在巴塞羅那的最後一天,我們參觀了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National Art Museum of Catalonia - MNAC)。博物館成立於1934年,位於巴塞羅那西班牙廣場Plaça Espanya 蒙特惠奇公園內(Montjuïc hil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羅馬風格藝術(Romanesque)尤其是壁畫收藏之一,同時還有中世紀哥特藝術、文藝複興與巴洛克藝術、19至20世紀現代藝術收藏。此外,博物館還收藏有加泰羅尼亞的貨幣收藏(Gabinet Numismàtic de Catalunya),包括硬幣和獎章等。這些不同藏品旨在展現加泰羅尼亞從羅馬時期到現代和前衛藝術的整個曆史,涵蓋大多數藝術學科如雕塑、繪畫、素描、雕刻、海報以及攝影和硬幣收藏等等。高迪、畢加索和其他重要的加泰羅尼亞藝術家的作品都有在這裏收藏。
博物館在國家宮(Palau Nacional)內,是1926年到1929年間專門為1929年巴塞羅那舉辦的世界博覽會建造的展覽館。這是一座具有文藝複興風格的新古典建築,坐落蒙特惠奇山上,可以俯瞰美麗的巴塞羅那城市。國家宮外觀雄偉,中央圓頂引人注目,雖然中規中矩但是對稱優美。國家宮周圍有奧林匹克公園,石階上有燈光、色彩和水的特技組成的精彩魔法瀑布和噴泉,據說幾個大型放射燈每晚都會投射西班牙不同城市的名字在天空中,因此這裏也是一個打卡熱點。
1992奧運會在巴塞羅那舉行, 奧林匹克公園就在附近。
博物館主要分成幾大部分:
羅馬式藝術(Romanesque Art):加泰羅尼亞國家藝術博物館因其羅馬式壁畫(Mural Painting)而在世界上獨樹一幟,這些壁畫主要是20世紀初在位於西班牙東北部比利牛斯山脈的教堂中(如 Boi Valley 地區)發現的,加泰地區的藝術機構通過各種方式收購,收藏而得以集中於這個博物館。加泰羅尼亞的羅馬藝術從公園1000年到1250年左右,這段時間修建了大量的修道院、大教堂和古羅馬建築,因此留下了大量的羅馬式風格的板畫,還包括歐洲最古老的繪畫祭壇前壁、彩色木雕、石雕和11至13世紀的禮儀物品。
文藝複興和巴洛克藝術(Renaissance and Baroque Art):反映在15,16世紀期間加泰羅尼亞這的這兩種藝術形式相互交織互相滲透。

《唐吉柯德的頭像》(Ismael Smith創作)

意大利畫家Canaletto創作的《The Bucintoro》(Bucintoro是威尼斯共和國總督的正式大帆船,裝飾著紅色和金色, 是“至尊共和國”的象征,用於款待在升天節期間參加城市象征性嫁海儀式的顯赫客人)

十九世紀晚期出現的東方學 Orientalism: 西班牙跟北非的摩洛哥於1859年至1860年爆發“非洲戰爭”。對西班牙人而言,摩洛哥是一個伊斯蘭化和東方化的國家,中東文化的風景、文化和服飾給西班牙東方主義畫家以靈感和啟發,他們的作品捕捉了這些地區鮮豔的色彩、建築美和日常生活場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被歐洲東方主義運動神秘化,浪漫化和理想化了的東方。


《戴帽子和皮草領的女人》(Women in Hat and Fur Collar) 是1937年畢加索在巴黎繪製的作品,是他為在1927年至1935年期間的情人瑪麗-特蕾絲·瓦爾特完成的眾多肖像之一。藝術家將正麵和側麵的視角融合成單一的形象(注意主人公的兩隻眼睛一直向前看一隻向左看),這種形式扭曲,視線分散,角線分明的藝術特點是標準的“畢加索風格”。
博物館除了傳統的繪畫、版畫、雕塑等藝術,另外還收藏了現代藝術家們的新聞報道,攝影作品,日常海報,報道1936年到1939年西班牙內戰的諸多藏品和其他一些現代藝術品。
除了這些固定常駐的典藏,MNAC博物館常年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藝術家的展覽。我們去的這一天展覽的是蘇珊·瓦拉東Suzanne Valadon的作品。蘇珊·瓦拉東是著名的法國畫家(1865 – 1938年),她出生貧寒,經曆坎坷,曾經做過餐館招待、保姆、馬戲團表演者和模特。給巴黎一些重要的藝術家做模特的經曆讓瓦拉東學習到很多繪畫技巧,從而自學成才,她的藝術生涯從19世紀末一直延展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在20世紀20年代達到了巔峰。瓦拉東是個極具獨立和叛逆性格的藝術家,她的很多作品主要以女性為題材,尤其很多女性裸體畫比之於男性畫家的作品來說更加刻畫了女性覺醒和解放的細膩情感,深刻表達了女性的生活體驗,成為她作品的重心,也是賦予她聲望的創作。她也很可能是第一位描繪裸體男性的藝術家,這一裏程碑顯示了她極具個性的特點。
從一個底層的無名女性到模特,然後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環境中通過個人努力,戰勝各種挑戰取得成功成為二十世紀的女性藝術的先鋒和著名的印象派畫家,加上傳奇般的個人生活,她的一生簡直就是一部史詩。
瓦拉東用油畫、粉筆和鉛筆創造了很多自畫像和跟家人的畫像,這些畫像展示了她從青少年到老年的演變過程。左下是瓦拉東和兒子 --- 後來成為法國著名的畫家Maurice Utrillo,右下為她的情人,兒子和母親。
瓦拉東的其他一些作品:


巴塞羅那這座偉大的城市東臨地中海,西依科爾瑟羅拉山(the Collserola mountain),南界洛布雷加特河(the Llobregat River), 北靠貝索斯河(The river Besós)。城市裏有多座城門,其中這座用紅磚砌築有著摩爾複興風格的凱旋門(Arc de Triomf)為1888年世界博覽會的主要入口而興建,它前麵的門楣上雕刻有 "Barcelona rep les nacions"(“巴塞羅那歡迎各國”)。這座城市以開放的心胸歡迎來自全世界一百六十多萬來自全世界的常駐人口,以其保存完好的加泰羅尼亞文化傳統,和有非凡創造力的藝術家們無數卓越的文化藝術遺產像磁石一樣地吸引了全世界遊客。


下一站:馬德裏。
謝謝看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