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北上意大利(1)那不勒斯,龐貝

來源: 看天地 2024-06-15 07:44: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326 bytes)

到2023年為止,意大利擁有59處地點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遺產名錄,排名世界第一。多年前跟旅行團花十多天跑過一次,有意猶未盡之感。最近朋友擬了一個在三月裏自駕26天的行程(圖1-3)去探訪意大利南北部的20個世界遺產,捎帶去一下緊靠西西裏的馬耳他。除了個別是去過,其他都是久慕其名而無緣涉足之地。何況我是疏懶成性,有葉公好龍之癖,卻素來出遊不願為安排行宿和預習名勝所累。此行有朋友關照,可寬心遂願,豈容錯失?

P1,意大利南部行程

P2,西西裏島行程

P3,意大利北部行程

P4

P5

3月4號, 到達羅馬。以前在羅馬呆過,這回按計劃就不在羅馬流連了。租車直奔那不勒斯(Naples)。我們租的民居(圖4-5)在老城中心區,方便閑逛,不用開車就可以去看主要的景點。那民居從臨街走進一個約五米高的門廊才分不同的宅第,每層有近4米的高度。裝修過的房間仍然帶著昔日的厚重的豪氣。後來留意到在意大利看起來有點曆史的老宅的前院都有這種高大的門廊,想必是為了方便當年的帶甲騎士縱馬進出而建。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P13

像那些古城一樣,那不勒斯絕不會讓幕名而來的遊者失望。始建於公元前八世紀的這座城市後來又繼之成為文藝複興主要起源地之一。事實上翻動這個城市曆史的每一頁都很吃力,其中承載有太多超出想像力的文明記錄。每條街巷中的深宅古院(圖6-12)都積澱了世紀的風情。也許看起來很陳舊,但韻味卻在其中。走在並不寬敞的小街巷裏,不時和豁然閃出的小廣場,雕塑和精致的小教堂不期而遇。旅者在途中孜孜以求不就是尋找這些姿彩各異的文明載體嗎?

走著去聖薩維諾教堂(Sansevero Chapel Museum),看到街頭拐角一座小醜的銅雕(圖13),人們都會忍不住去摸他的典型的意大利式的又長又呈彎鉤狀的鼻頭,結果經年累月撫摸把雕像的亮點摸了出來。

 

P14

下載圖1

下載圖2

下載圖3

下載圖4

聖薩維諾教堂(圖14)其實已被改為博物館,這是那不勒斯最亮麗的名片之一。訪問者必須到網上買預售的門票後才能按時間段分批進去參觀。

這裏有被譽為傳奇的是大理石雕塑中的神品"蒙著麵紗的基督”(下載圖1-2)。1753年那不勒斯的朱塞佩 · 桑馬蒂諾(Giuseppe Sanmartino)用大理石雕刻出輕紗複蓋在從十字架上放下來的耶酥,連左鼻孔處紗線隨著微微的吸氣而略顯彎曲和腳上腫脹的血管都神妙入微地用大理石雕刻出來。人們當年曾懷疑那片輕紗是用某種神秘的方法把輕薄的紗巾石化後造成的效果。

展館中的另一石雕,是象征著掙脫罩網獲得自由的男性雕塑:它象征著悔改並脫罪的父親。這尊有鬼斧神工之觀的雕像名字叫“幻滅”(下載圖3),是熱那亞雕塑家弗朗切斯科 · 奎羅洛(Francesco Queirolo)在1759年完成的作品。那張被撥開而在空中飄動的縷空漁網隻能用"不可思議"來描述。

1752年由威尼斯雕塑家安東尼 · 科拉第尼(Antonio Corradini)奉獻的另一尊極為優雅而精致的紀念一位母親的雕像“端莊”(下載圖4)。紗披和玫瑰襯托的豐姿傳遞出女性特有的傳世柔情和美麗。

當然還有其他精美絕倫的展品。可是這個博物館有條不講道理的規則,就是麵對世紀經典卻不讓拍照片。不大的大廳裏那幾個工作人員虎視眈眈地盯著並不多的訪客。我看了一眼一位處心積慮想用手機偷拍的女同胞,對她說,別枉費心機了。不知道她最後如願了沒有。不過沒有照片確實令人遺憾,我從網上下載幾張照片以記此遊。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城裏不乏新藝術品。近港口處一女神擁抱著如山堆積的布條(圖18)恐怕是在推動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

不遠處就是那不勒斯的地標,新堡(Castel Nuovo,圖19-22)。城堡並不新,隻是當時已有更古舊的城堡存在,故冠以此名。這座13世紀建立的城堡在15世紀改建時把一座白色的巴黎凱旋門縮小版插建在兩座深褐色的城樓之間,俗稱“阿方索一世凱旋門”。有點諷刺的事實是:阿方索一世當年費盡心力南北征戰所堆積的功績如今隻怕僅留下幾頁史書記載,而他建立的凱旋門卻讓後來人一直朗朗傳說。

順帶說說,那不勒斯不僅滿城皆有可細品的風土人情,這裏也是風靡世界的Pizza 原生地。以前的一次意大利遊,奇怪旅遊行程安排為何避開這座古城,那導遊托詞說這城有幫派活動壞名聲。我此行初到,未可驟辨真偽,當若因噎廢食而不去那不勒斯,則是極其愚蠢的選擇。

 

P23

P24

P25

P26

P27

P28

P29

P30

P31

P32

P33

P34

P35

P36

P37

3月5日,按計劃上午去龐貝,離那不勒斯約30分鍾車程。

十多年前的一個擦黑的黃昏,在龐貝(POMPEI)的廢墟中盤桓了一個多小時,終因天黑而帶著遺憾離開。今天再度踏進這座兩千年前被維蘇威火山毀掉的城市,總算彌補了一點當年的缺憾。

盡管這裏已經挖掘了3個多世紀,人們仍然不斷地找出兩千年前羅馬文明的遺跡。那些公共場所(圖24-26),帶地暖和庭院的私人豪宅(圖27-28)都告訴世人當年的文明是在一個什麽樣的高度。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也知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圖29的龐貝古道就是證明之一。因為它們是按古羅馬的工程標準,夯實泥土後鋪上沙,碎石和大石建成的,且與當年延伸在歐洲,亞洲,非洲的帝國交通網相連。而且全部都按同一標準建造,雖過千年仍無破敗之相。當年羅馬人正是藉此將他們的軍團、文化、製度鋪向版圖裏的每一個角落。如今的鐵路寬度也因此和古羅馬道路有一定的淵緣。

青銅人頭馬(圖30),複原的壁畫(圖31-35),精美勝利女神雕像(圖36)就是當時在羅馬帝國版圖中的龐貝人生活狀態的分鏡頭。圖33那位像亞曆山大大帝的軍人讓人生疑,他光著腳丫在布滿銳矛利刃的戰場上能衝鋒陷陣嗎?如果光著膀子持著長矛去討好一位貴婦那又另說。據說最近發掘出特洛伊戰爭兩位肇事者,帕裏斯和海倫的壁畫,可惜這次無緣見到兩千年前羅馬人是如何描繪這個千古絕唱:男兒寧擁有傾城傾國之顏而將身國置於度外。類似的霸王別姬可是在特洛伊陷落千年之後才又重演的。

兩千年前的羅馬人已經有相當超前的商業意識。龐貝街邊的麵包店生產的麵包都打上店主的印記。街道的地麵上用男性最不安分的器官作路標給非愛情的異性尋求者指路,而目的地則用圖標規範了按圖索驥者可以用什麽姿勢作什麽工作。

當維蘇威火山灰在瞬間複蓋了龐貝城時,封存了兩千年前的羅馬人社會狀態,無意中給後世留下了一個"時空膠囊"。今天的人們或多或少能從中讀懂大自然給人類的某些啟示。                                          

 

P38

P39

P40

P41

P42

P43

P44

P45

P46

P47

P48

P49

P50

下午從龐貝回到那不勒斯,繼續在城中尋尋覓覓。這裏有足夠多的世界文明遺產等級的名勝讓人留連。路上看到一位媽媽帶著十多歲的兒子拿著一份清單在按圖索驥,指點著各色景點。我有點好奇地問那清單上有多少地方要去,她說準備在一星期內跑四十多個景點。我聽了有點氣餒,那是一種望塵莫及的心情。

匆匆路過16-18世紀建成的戲院和市政樓(圖38-40),來到寬闊大氣的平民表決廣場(圖41)。這廣場因1860年的一次公民投票決定加入意大利王國而得名。廣場中心的聖芳濟聖殿仿羅馬的萬神廟風格,穹頂高達53米。對著廣場的是那不勒斯王宮(圖42-50),建成於1537年。二戰期間被盟軍炸壞一部分,原貌修複後成為旅遊者必到之地。王宮外型不起眼也不算大,然而內飾極為奢華。這王宮可以讓人體驗到什麽才是美侖美奐的巴洛克風格。

 

P51

P52

P53

P54

那不勒斯的街頭的市井之氣烘托著古老的餘韻,遊弋街巷其中自可體驗個中意境。至少,在街巷裏看到那不勒斯人愛晾曬被褥的習慣(圖54)會喚起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跑的景點很多,也坐下來i享受美食和美酒了嗎? -安娜晴天- 給 安娜晴天 發送悄悄話 安娜晴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08:16:27

哈,說到尷尬處了,既怕膽固醇,又怕尿酸,也怕糖,隻好挑著來。隻能到您的博客裏看看,把分泌過多的消化酶咽了。 -看天地- 給 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看天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7/2024 postreply 14:22:54

在你的遊記裏拾遺補缺,發現了很多遺漏的好景點,留待下次~謝謝分享。 -陳默- 給 陳默 發送悄悄話 陳默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8/2024 postreply 16:28:58

那肯定會有錯過的,如蒙斧正,當為幸事。 -看天地- 給 看天地 發送悄悄話 看天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19/2024 postreply 22:06:1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